撰文/樊語婕

面對全球化浪潮,以及高齡化、少子化、晚進早出、高出低進等挑戰,勞動力發展署在就業服務、職業訓練及跨國勞動力管理等三大業務主軸上,因應時勢、創新服務,為青年謀求適性發展、為中高齡者創建友善職場、協助二度就業婦女重返職場,並延攬高階外籍專業人士來臺,多管齊下打造臺灣競爭力。

 

內文

勞動力發展署持續創新服務,以就業服務為例,各地就業服務據點在軟硬體上不斷提升,空間明亮寬敞、色彩繽紛,並加設隔屏保障隱私,提供儀容提升改造方案,協助改善履歷內容,為個人量身打造職涯諮詢方案。

 

虛實整合 就業服務細膩個人化

勞動力發展署長黃秋桂強調,現今的就業服務早已擺脫以往「衙門」般的刻版形象,致力於提供求職者最好的服務,就業服務採行一案到底、專人就業諮詢與媒合服務的服務方式,提供更細膩、個人化的全方位諮詢輔導服務。

 

此外,就業服務也善用e化力量,提升就業資訊的流通性,勞動力發展署透過台灣就業通求職求才資料庫,結合4大超商,遍及全國的1萬多處門市觸控式服務系統資源,提供全年無休24小時虛實整合的服務。

 

在跨國勞動力管理的部份,為了確實保護外勞權益,防止外勞入境後受到不法集團及有心人士拐騙,或發生行蹤不明等狀況,在桃園國際機場及高雄國際機場都設有外籍勞工服務站,提供相關的關懷服務,並設置1955「外籍勞動24小時諮詢保護專線」,提供全年無休免付費申訴諮詢服務,並設置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尼等語言選項,保障外勞人權。

 

此外,去年10月立法院已透過《就業服務法》第52條修正案,取消外籍勞工在臺滿3年必須出國1日的規定,避免僱主面臨勞力空窗期,外勞也不必再多繳一次仲介費。外籍勞工聘期屆滿前,在臺工作累計時間只要未滿12年或家庭看護工未滿14年,雇主向勞動部申請續聘,經許可後外籍勞工不須出國,繼續留臺工作。

 

加強職業訓練 強化勞動素質

勞動力發展署針對年輕族群、中高齡者與二度就業婦女,提供適切的職業訓練,包括強化職前訓練,透過客製化訓練對應企業用人需求,讓失業勞工受訓後立即就業,並規劃辦理多元就業導向的實務訓練課程,協助失業者受訓後強化專業技能,重返職場奉獻專長。

 

為了提升在職勞工的知識、技能與態度,勞動力發展署結合民間訓練資源,委外辦理實務導向的職業訓練,並且依據全臺各區域的產業特性規劃多元職類訓練,即時對應就業市場需求。

 

因應數位科技的發展,勞動部職業訓練在今年首度開設雲端(虛擬化)建置與管理班、智慧家庭APP程式設計、CIM電腦整合製造系統、智慧住宅大樓設計與控制等課程,提升我國人才的e化科技實力。

 

先就業再升學 全方位協助青年

2018年台灣正式進入高齡社會,受到少子化及高齡化影響,15歲至64歲的勞動力供給即將緩步下滑,平均每年流失18萬人,再加上我國「晚進早出」(晚就業早退休)的職場現象,勞動力發展署朝向開發青年勞動力、鼓勵婦女二度就業、活化中高齡及高齡勞動力等方式因應。
 

許多年輕人並不清楚興趣與能力所在,如果只是因為社會觀感或家庭期待而進入大學,選讀不適合的科系,耗費金錢、資源與時間,十分可惜。因此勞動力發展署與教育部攜手,推動「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規劃「青年就業領航計畫」,自今年8月起試辦3年,5000名高中職畢業生先就業,投入國家發展重點產業的優質職缺。

 

黃秋桂指出,這群年輕人真正在職場中進行試探,每個月可領取1萬元補助,3年之後不僅對於職場與性向興趣有明確認識,並且已經擁有人生第一桶金,希望進入大學求學者可以自付學費,無須背負學貸壓力,想要續留職場或創業的青年,也備有生活與創業基金。

 

二度就業中高齡 重返職場貢獻

我國婦女教育水準高,但勞動參與率僅有50.6%,許多婦女因為步入婚姻、養育子女、照顧親屬…等因素離開職場,行政院於20156月修正就業服務法,將「二度就業婦女」納為該法第24條致力促進就業的特定對象,勞動力發展署持續透過培養職業技能、調整重返工作的心態等協助,鼓勵婦女回歸職場。

 

中高齡與高齡族群大多擁有豐富的人生歷練,雖然因為年紀增長而體能減低,仍然可以透過培養第二專長或適當調整工作流程、內容、彈性工時的安排、提供就業輔具等職務再設計,發揮中高齡者及高齡者職場的優勢。

 

為了活化中高齡及高齡勞動力,勞動部推動《中高齡就業專法》,參考日、韓、美等國家的做法,延後中高齡退休年齡、獎勵雇主聘僱,讓中高齡勞工延續職場經驗與人生智慧,在職場發揮貢獻專長。

 

友善職場 中高齡者職務再設計

勞動部針對五十五歲以上民眾,特別整合虛實資源,設立銀髮資源網(http://swd.wda.gov.tw/),並在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設立兩處銀髮人才資源中心,提供個別化服務,協助中高齡民眾發揮所長,參加職業訓練、重新投入職場或轉型創業,並且運用「就業保險促進就業實施辦法」僱用獎助措施及「職場學習及再適應計畫」,增加僱主僱用誘因,也提供雇主僱用獎助,凡是雇主僱用全國各地就業服務據點新推薦的中高齡人力,可獲得每月一萬元、最高十二個月獎助。

 

為了鼓勵企業營造友善中高齡及高齡職場環境,勞動力發展署持續推動「中高齡者職務再設計」方案,針對參與方案的廠商,每年每一位員工提供最高10萬元補助,並且協同專家實地訪視、量身訂做專屬再設計調整方案,勞動力發展署特別在去年12月份舉辦6場中高齡者職務再設計宣導座談會,邀請超過300家企業參加,透過專家解說及參與方案的廠商分享,分享改善工作設備或機具、提供輔具、改善工作條件、調整工作方法與流程等方式,打造友善中高齡員工的優質工作環境。

 

由於全球化的浪潮持續,國際人才流動頻繁,我國人才外流、人才短缺、「高出低進」(流失白領引進藍領)等問題日益嚴重,在不影響國人就業權益之前提下,勞動力發展署積極打造友善外國人環境,吸引具有專業技術水準的外籍白領專業人才,去年起針對雇主聘僱外國專業人員來台工作許可的各項申請類別案件,已簡化程序、全面開放線上申請,並且放寬外籍人士配偶與子女的工作資格,也將持續跨部會協調,鬆綁僑外生留台工作的相關規定。

 

面對全新的一年,勞動力發展署將持續創新多元服務,整合就業服務、職業訓練及跨國勞動力管理等三大業務主軸,結合政府跨部會的專業與資源,統整全國勞動力,提升產業競爭力,帶動勞動力升級、永續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