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語婕

國光國小去年啟動「玩程式 樂創客」的國光小RD(研發工程師)課程,師生形成學習共同體,動腦思考、大玩創意,透過軟硬體整合的能力,研發出超聲波感應歡迎機器人、互動LED耶誕樹優等 投籃車機器人、LED3路循跡自走車,實現腦中想法,化為最實用的成品!

 

創客的種子在新北市國小校園萌芽發展!國光國小於104學年度開始投入創客教育,以「玩程式 樂創客」的國光小RD(研發工程師)課程為主軸,開設資訊主題實驗課程「S2A程式設計與開放硬體機器人」,每周三下午,20位校內五、六年級學生,聚集在315電腦教室內,跟著負責課程研發與授課指導的老師、資訊組長王文科的講解,從S2A程式設計開始,結合開放硬體,最終透過專題製作連結創意與所學技能。

 

啟動創客 程式設計結合開放硬體

國光小RD課程利用五、六年級兩年時間,第一年練基本功,熟悉程式語言,第二年以專注進行專題製作、發揮創意,老師還將課程內容相關資訊全部放在Google Classroom中午,學生課後可以不受限於時空,隨時在雲端自學、強化創客能量。

 

課程首先採用Scratch2.0程式,作為程式設計訓練的基礎,並搭配Arduino開發板,結合各種感應器,進行軟硬體整合訓練,最後學生將自行設計的程式利用Ardublock寫入開發板,進行離線操作,讓創意發想的程式撰寫化為具體的機械實踐。創客教育有別於一般的學習型態,老師扮演引導思維的角色,重點在於培養孩子動手做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王文科聊起推動創客教育的源頭,「近年來發現臉書上教育夥伴們開始轉貼創客相關訊息,再加上新北市極力發展創客教育,每個月在新北市的分區資訊組長會議介紹創客理念,我覺得這種教育模式很棒,可以有不一樣的電腦教學模式,還可以啟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小朋友一定會覺得很有趣,因此決定要開設一門創客實驗課程。」為了要從無到有打造創客課程,國光國小還組團到新北市國小創客教育的起源地積穗國小參訪取經,開始了從無到有實現創客教育的歷程。

 

因為歐美等先進國家都已把程式教育納入正式教育體系,再加上我國也將在107年將程式教育納入國中課綱中,因此王文科將創客課程的主軸鎖定在程式設計與開放硬體結合,召收五六年級學生,可以從國小高年級奠定學生的程式邏輯基礎,未來進入國中就讀,就能夠順暢銜接之後的程式教育。

 

只上過兩次基礎創客教師研習,僅會最基本的單一感應器運作,就是王文科當時的創客能力,但是要擴大應用必定要結合兩個以上的感應器運作,只能自己摸索思考、自學解決問題,另外一個難題是,小學生的抽象思考尚未成熟,還不能接受C語言的程式教學,啟蒙時期較適合運用積木式的程式語言,而網路上的分享資源都還是以C語言為主,王文科必須轉化後,編製適合小學生的教材。

 

三階段學習 培育小小創客

國光小RD課程分為三階段進行,首先透過code.org程式教學網站,在網站的引導下,以圖形化、積木化的Scratch2.0軟體為主軸,利用學生最喜愛的遊戲設計主題,引起學習動機,建立基礎程式設計的邏輯概念與語法應用能力。

 

在建立程式設計概念後,就進入第二階段開放硬體的世界,學生開始了解開發板腳位定義,熟悉不同功能的感應器應用,例如LED燈、按鍵使用、光敏感應器、蜂鳴器、聲音接收器、紅外線感應器、馬達、舵機、12VLED燈條等。

 

老師將介紹各種感應器的功能,並且教導學生透過程式設計整合兩個以上的感應器,有效協調軟硬體,最後將程式利用Ardublock寫入開發板中。這時學生就開始進行簡單小專題的製作,例如以自走車應用為題,練習軟硬體結合應用。

 

教務主任蘇子鈞分享,因為使用開放硬體,不同的廠商製作的各種開發板、擴充板與感應器,都可以相互搭配使用,降低學校投入學生入門學習的費用,也可以不再侷限於材料,無限發展孩子的創意。

 

第三階段就是讓學生進級成為真正的小小研發人員,透過分組進行專題開發,每一組由學生自訂開發主題,與老師討論專題的可行性,讓孩子在互動討論中決定小組研發主題,確定專題後進行硬體組裝與軟體程式設計,必須配合不同功能的感應器,會產生程式設計、感應器整合、軟硬體協調等各式各樣的問題,老師不會提供答案,只會出手幫忙解決關鍵性問題,小組成員必須自學、討論、不斷嘗試,直到解決挑戰。

 

進入專題製作不僅深化學生的思考力,對於授課老師而言也是一大挑戰,班上共分為六組,每一組在研發時都會遇到各式不同問題,每個學生變得更積極主動學習,總是想要即時與老師討論、激發思考方向,老師常會陷入分身乏術的狀況,但是面對熱切積極、充滿求知動力的學生,卻也感動萬分。

 

以遊戲引導 具象方式學程式

王文科回想,去年剛開始上課時,學生本來腦海中認定程式很艱深、困難,當老師運用Scratch積木堆疊的方式呈現後,並以他們熟悉的麥塊、憤怒鳥、星際大戰等遊戲方式呈現,引導小朋友第一次接觸程式語言,每個孩子接受度都很高、進步非常快,只須一節課就快速建立了程式的基礎概念,第二節就可以針對「電流急急棒」主題撰寫桌遊程式。

 

經過一年的培訓,這群國光小RD綻放創客能力,有多達六組作品參加新北市2016國中小Scratch程式設計競賽-生活競賽組,包括研發感應式互動遊戲、手機陀螺儀搖控車、紅外線避障自走車等作品,並以「超聲波感應歡迎機器人」獲得特優獎,「互動LED耶誕樹」拿下優等,「投籃機器人」與「LED3路循跡自走車」皆贏得佳作肯定,這些創意作品還代表新北市參加跨縣市「105全國瘋狂貓咪盃-Scratch程式設計暨創意市集」活動,

 

談及創作互動LED耶誕樹的發想,三位六年級學生笑著說,「因為每年都看到新北耶誕城的耶誕樹,想要製作一個耶誕樹主題的作品,運用6LED燈、212V電池等硬體,以耶誕音樂城的概念與人們互動,只要有聲響就會亮光,也可以用拍手的方式啟動發光。」

 

研發小組在過程中花費一個多月的時間不斷嘗試,出現包括程式錯誤、接電失誤、腳位接錯等狀況,還差點把整個開發板燒壞,也從中學會如何接電、裝飾美化作品、面對團隊成員意見不同時的協調,不但邏輯觀念增強了,也更增加自信。六年級學生紀崇毅說:「完成了互動LED耶誕樹之後,我對自己更有信心,也學到如何寫程式,在分組的過程中,更學到了團隊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不能永遠當獨行俠。」

 

參與研發的六年級學生陳孝承回憶,「有時候程式會顯示錯誤,大家就要從一開始最基本的語法到最後的進階語法全部檢查一次,找出是哪裡出錯,或是檢視是否因為兩個程式語法互相矛盾,而產生當機或是錯誤。找到問題之後,如果發現是兩個程式不能寫在一起,就必須重新寫成平行語法才能執行。」

 

另一個作品投籃車機器人是由韓承志、黃煒傑與吳承原三個男學生共同研發,因為喜歡籃球運動,希望透過這個作品讓人們與機器人關係更密切、增加互動,運用伺服機馬達、萬向輪、車板等簡易材料,還設計將隨手可得的白色塑膠湯匙當成投籃手臂,投擲乒乓球,以創意實現趣味作品。

 

這一群學生在進行測試程式過程中,陸續出現過各種大小問題,歷經不斷修正的過程,一度因為存錯檔案和忘記存檔,必須重寫五次程式,也曾經因為語法寫錯,導致電池膨脹、燒毀,還發生車身偏移的狀況,最後終於運用熱膠槍固定發射器、改變電池的擺放位置,在成果發表會的前一天順利將萬向輪固定,克服問題。

 

LED3路循跡自走車的研發組員一樣經歷了狀況連連的研發過程,每一次遇到問題,大家就試著把程式拆解開來,看看哪裏有錯誤,並且檢查參數是否打錯,常常都多出了一個小數點,找到錯誤後小心修改,再重新灌一次程式。謝薰萱分享,「我們利用3路紅外線軌跡感應器來控制自走車,這個3路紅外線尋跡感應器有左、中、右三個燈,當感應到地面百紙上的黑線時,燈就會暗下來,當感應到白紙,燈就會亮。在創作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大家靠著討論、思考加以改善,例如發生了自走車一直超線的狀況,我們不斷修正輪子轉速,最後發現145是最佳的設定。」

 

國光國小也為這群孩子搭建展能舞台,配合學校的紅色耶誕社團成果發表會,小小創客們將這學期的學習成果介紹給社區與家長,一一介紹所有設計的機器人與互動式感應遊戲,儼然是創客的小小代言人,分享創客精神、解說創作歷程點滴,讓更多學生與老師了解創客的魅力。

 

創客新秀 第二屆國光小RD起跑

今年學校再度開辦國光小RD課程,新生對於課程充滿期待與好奇。五年級的蔡珮遙平常很少有接觸電腦的機會,很喜歡在課堂中查資料、動腦想、找答案,希望自己未來可以寫出很厲害的程式,也已經規劃好專題製作的目標,將要打造一台會畫畫的機器人!

 

六年級學生陳竑齊去年選擇戲劇主題實驗課程,在看過國光小RD課程的發表會後,被各種功能的機器人吸引,因此今年參加「S2A程式設計與開放硬體機器人」課程,深深著迷於創客的世界,「老師給我們任務,不告知答案,讓我們自己思考,例如要在遊戲中做出一個障礙物,必須要從很多積木當中,挑選出一個可以完成指令的積木,我還會透過Google Classroom的平台回家練習,嘗試設計自己的遊戲!」

 

在同一堂課的20個學生中,分別有五、六年級的學生,六年級的邏輯成熟度比較高,王文科會用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引導、給予挑戰題目,或是持續拋出各種問題,例如在設計桌遊時,要求他們自己設計障礙物,在一次次的任務中,讓孩子習慣思考、自行達標。

 

在分組時也頗具巧思,採取每一組三人的設計,安排學習能力最佳、邏輯觀念最強的主要開發者坐在電腦螢幕中間,左右各坐一位同組同學,讓組內形成相互學習的機會與氣氛。

 

國光國小推動的創客教育特色,在於不僅教導基礎程式與感應器,在後期採行純專題製作的方向,以師生互動方式呈現,運用感應器整合,專題主題更會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因此每學期都可以產出很多專題作品,也因此在2016國中小Scratch程式設計競賽中,國光國小能夠完成多達六件作品參賽。

 

學習蛻變 思路寬廣 解決問題

經過課程的訓練,學生開始出現多面向的改變,普遍最明顯的差異,就是開始懂得動腦思考,還記得一開始的幾堂課,只要提出一個新的題目,全班幾十雙眼睛就直接盯著老師看,完全不知道要思考、或是怎麼思考,現在的課堂上,學生變得超有想法,每當老師提供方向時,此起彼落地跟老師互動,推斷這個方向可行或不可行。「學生的思維方式已經改變,而且思路變得寬廣,同一個東西會用不同角度去思考,真正達到當初課程設計的目標~引導孩子思考、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些剛入班時害羞、畏縮的孩子,在分組討論時間必須要討論、分享、上台發表,開始放開胸懷、侃侃而談,幾位原本挫折容忍度低的學生,初期只要遇到程式發展上的問題,就容易發怒或是放棄,透過老師激勵引導,逐漸建立自信,願意面對挑戰、再試一下!

 

不過,王文科也坦言,還有有學生無法接受挫折,就會退出課程,唯有懂得思考、願意主動解決問題的學生,才會留下來繼續學習,而每個做出作品的學生,在過去一年都歷經了許多的辛苦歷程,必須一直改、一直修,再上傳程式,不斷重覆這些步驟,一直到最終成功為止,對於學生的多元能力有很大的助益。

 

每一屆的國光小RD課程都培育約20位小小研發人才,這些孩子成為校內研發的生力軍,王文科笑著說,校內老師已經紛紛開出須求,由小RD們接單研發,近期專注於實現搶答機與體育老師指定的運動員感應器。

 

六年級學生謝薰萱開心地分享全新的設計構想,「我們這組已經認養了搶答機,組員有各種想法,先在組內各自討論,再跟老師討論可不可行,目前我已經進行3D透視圖的繪製,預設未來作品的樣貌,還會再加入各種元素讓搶答機更棒。」

 

熱血教師主導 軟硬體資源挹注

王文科認為,要在學校推動創客教育,首先要有一個主導的熱血老師,還要資源的挹注,因為即使使用免費軟體,硬體需求還是必須經費支出,很多其他學校想要推動創客教育,都是因為經費問題而無法踏出第一步。

 

國光國小校長李水德指出,雖然課程中使用免費軟體,但是開放硬體仍須要經費支出,所幸學校在新北市教育局的與市議員的協助下,爭取到相關經費,開始研發「玩程式 樂創客」的國光小RD課程,運用孩子愛玩的天性,在學校申請的實驗課程教育中,將S2A程式設計與開放硬體機器人相互結合,進而在玩樂之間學到電腦程式運算的概念。

 

王文科指出,在進行課程的過程中,最大的困難還是在於各種材料的結合,例如將感應器整合在不同的零件上,常常會沒辦法完善拼裝起來,例如學生在創造投籃車機器人時,總是無法把湯匙手臂與零件接合,期待未來希望能有經費引進3D列印機,在創作上就不會侷限於現有材料,真正實現學生的創意想法。

 

再者,由於目前國光小課程,僅有王文科一名教師任教,遇到專題製作各組的問題時,需要更多師資投入,王文科期待,希望在校內培養兩三位創客教師,未來在進行專題設計時可以集思廣益,每個老師負責幾組學生,就能更即時協助學生在專題製作上的各式疑難雜症。

 

校長李水德非常感動於校內小創客的努力,也希望透過這門實驗課程,培育種子老師與種子學生,將程式教育推展成為國光國小的特色,目前的程式教育以五六年級學生為主體,未來希望延伸至中年級,從三到六年級的學生都有機會透過資訊課程,學會Scratch應用,有能力做出個人化的主題機器人,並且將研發主題與日常生活結合,能夠解決生活與家中的問題, 也透過這些成品感染同學、老師、父母,社區,邀請各多人一起投入創客教育。

 

為了號召更多人共同推廣創客教育,國光國小特地開設新北市教師研習課程,與各校老師分享國光小RD課程的成功經驗,期待有更多教師加入創客師資的行列,讓創客精神在新北市各個校園發光發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