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語婕  

因為完全中學六年一貫的優勢,以及動手實作的實踐,金山中學將創客精神融入課程中,把偏鄉化為優勢,讓這群放學後不必趕赴補習班的孩子,學習動腦、動手、合作、面對挫折、啟發思考、解決問題…,真正成為多元跨界的T型人才!

 

9月下旬的周五上午8點,新北市金山區一如往常,厚厚的雲層預告了陰雨的來臨,但是在金山中學的創客教室卻熱力無限,洋溢著歡樂的學習氛圍,三十多位剛升上高三的學生們,在資訊學程的創客課程中,一面觀賞學長姐的畢業作品「創客一號」電動車,一面試乘、了解性能,時而爆衝、時而牛步,一邊七嘴八舌地討論這台車的座椅、造型、煞車、電路…等細節,這僅是本學期第三堂的創客課程,未來的小創客們已經習慣啟動「思考」模式!

 

生活科技課程 啟動創客精神

談起金山中學創客教育的成功,有賴於歷任校長的支持、教務主任鄭敬儀的大力相助,以及生活科技課程教師兼圖書館資訊媒體組長吳建璿的全力投入。鄭敬儀分享,校內創客教育的開端,始於2009年,當時吳建璿老師跟她討論,想要讓學生在生活科技課程中動手實作,逐步開創「做中學」的實用課程。

 

那一年學校採購了第一步雕刻機,國中部的學生在課堂中設計、製作各種造型的壓克力鑰匙圈,發揮巧思實現腦中的想法,生活科技課程也正式轉向,從過去的工藝實作精神,帶領學生樂在創造生活實用小物。

 

吳建璿形容,在創客教育中老師的目的是點火,幫助學生找到可以做的方向,並且在過程中得到學習創造的樂趣,師生在課堂中是一起動手玩的夥伴!以高中部為例,選修「創客課程」資訊學程的學生,在高三的兩個學期中,每周兩堂課進行創客教育,而國中部則透過生活科技課程,引導學生發揮創意,製作專屬的作品。

 

創新教學 協同指導 效益倍增

吳建璿是金山中學校友,在校期間已經是聞名全校的陶藝高手,更曾經獲得全國技藝競賽獎項肯定,自己就是實作型、充滿創意的學生,進到母校服務後,不但大力推動創客教育,而同樣身為教師的妻子高佑彤老師,也在今年加入金山中學的教學行列,夫妻兩人共同散播創客種子。教務主任鄭敬儀感性地說:「非常感謝兩位老師不計酬勞、不計教學時數的熱血投入!」

 

金山中學去年開始再度創新創客課程,提早一年培育創客種子,在選修資訊學程的學生中,很多在去年高二時都已經開始擔任創客教室的工讀生,具備了大部分的能力,升上三年級後,在創客課程中就分散到各組擔任小老師,不但自己學習更深入,也能夠帶領同學發揮創客精神。

 

今年在教務處的大力支持下,從本學期開始,國中部的學生融合生活科技與資訊課,以創新性的主題教學進行,由吳建璿與高佑彤兩位老師協同教學。吳建璿指出,「以往僅有一堂課,光是設備準備好就要花掉半堂課的時間,如今兩節課合併,學生比較有充足的時間連續學習!這是一個實驗性的做法,這樣的想法可以實現,有賴教務處的全力支持,因為必須克服排課的難度,還必須兩位老師互相配合,老師的教學時間也會倍增!」

 

高佑彤分享,「一節課有兩個老師任教,最大的好處就是生師比十分完美,在操作時一個老師分別照顧十多位學生,可以更加深入,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當一個老師在台上授課講解時,另一個老師可以在台下照看防護,安全性也增加許多。」

 

由於創客課程的啟發,學生具備資源再利用、運用創意解決生活問題的習慣,舉凡清潔隊收到的報廢機車、學校淘汰的電動公務車、路邊收集到的廢棄長軸燈座,都成為創客教室的珍貴教材。因為教室牆邊放滿各式機具,廢棄長軸燈座就成為老師延伸手臂關窗戶的好幫手,同學也因此竊竊私語,引發連鎖效應,「我家都是用棍子關窗戶耶,長軸燈座好像比較酷!」「長軸燈座是不錯啦,但是我想要把它變得更有美感一點。」創新、思考已經深入成為學生的DNA了!

 

高中分組分流 專題製作實現創客

吳建璿分享這學期的創客課程進度,上一堂課讓高三學生發想、構思希望製作的主題,這堂課讓大家親眼看、親身試坐學長姐成功創作的「創客一號」電動三輪車,因為抽象思考是金山中學學生普遍較為缺乏的能力,在要求實際創作之前,必須讓孩子看到已經成功的實體,引導他們了解想像與現實的差距,進一步思考細節,例如要完成作品需要用到的軟硬體工具。

 

高三學生之後的課程將會依據作品主題分組分流,例如想要創作車子的歸為一組,因為學生的創意五花八門,老師的心臟必須要夠大顆,才能解決各式各樣的突發問題。吳建璿強調,「課程是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目的真正做出一個實用的作品,因此我們會引導學生,在設計作品時首先仔細思考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要做甚麼東西改善現有問題?不是為了要做出作品而做、不是為了學雷射學3D列印而做,技能與雷射雕刻機或3D印表機都只是輔助的工具。」

 

當初高三學生全班在創作創客一號時,主體是運用學校的報廢電動公務車,前輪採用機車輪子,後面兩輪使用手推車的輪子,再從清潔隊轉介的報廢機車堆東拼西湊、靠著學生敲敲打打完成外型,之後大家發現車子在轉彎時發生傾斜的狀況,學生們找來機車仔細研究,還不斷追問周邊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長輩,在加上老師的引導,發現問題出在懸吊,透過更換避震器等方法,改善了車體傾斜狀況,也落實了問題解決的能力。

 

不過,每一屆都還是會有卡關、最終失敗、做不出作品的例子,例如上一屆學生想要設計加入體感元素的電動滑車,所需的能力遠遠超越學生具備的能力,吳建璿尊重學生的理想、並未勸退,而是在過程中不斷鼓勵孩子再試一下、或是進行調整,就算是失敗也是一種學習!

 

在創客課程中的失敗主題一樣擁有使命,它們將會建檔、傳承給未來的學生,讓學弟妹接續創作任務,不必從頭開始摸索,更有機會能夠找出失敗的癥結加以改進,「已經有同學認養之前失敗的體感滑車,正在努力突破中,而創客一號電動車也是目前學生研究的目標,將會不斷改善,就如同大學校園內研發的太陽能車輛一樣,都是一屆接著一屆研發,終於突破卡關處,持續改進、不斷朝向完美邁進!」

 

啟發創意 落實想法 解決問題

因為在高二就成為創客課程的工讀生,高三學生陳咸文在去年開始跟著老師動手做、幫忙課務,比同班同學早一年接觸創客相關軟硬體,他開心地說,「現在同學不會的,我在去年就已經接觸過、學會了,還有能力指導同學,很有成就感,今年我們要分組製作創客作品,我與三個同學打算創作一台可以載人的挖土機!」

 

總是想法多多的高三學生郭如惠覺得,透過創客教育可以落實想法,「以前我會天馬行空地想東想西,卻只是想想而已,未來可以有能力腦海中的東西真正做出來、讓日常生活更便利美好。例如開遠處或高處窗戶這件事,以前我們家都是使用棍子,總會遇到搆不到或不好著力的問題,看到老師拿廢棄長柄燈罩開窗戶,覺得更方便實用又環保,我希望未來有能力把那個長柄燈罩裝飾得更漂亮,讓它更升級!」

 

在觀賞並試坐創客一號作品後,高三學生陳蘋深深佩服學長姐的創客能力,可以從無到有創作出很棒的作品,「不過,我有信心我們這一屆一定可以超越他們!當初老師讓我們自由發揮想做的主題,聚焦在以創意解決日常問題,必須要實用而且要有創新點子,讓大家驚艷,組上4個人開始發想,有人想要做躺著騎乘的腳踏車,但是因為大家覺得不夠新奇酷炫而放棄,最終決定創作傘筒,並且增添殺菌、烘乾等實用功能,再加上美感元素,為它增加裝置藝術的價值!」

 

來自土城的高三學生廖婷文,在住校後發現金山地區的冬季實在非常多雨潮濕, 很多東西都容易發霉潮濕,因此發想了傘筒的創意,並且加入大家的各種意見改善,希望可以透過這個作品,解決學校同學以及金山地區居民在雨天的困擾。「

因為住校在高一時就看到當年高三學長姐的創客精神,他們在4月考完統測之後,繼續拼創客作品,放學後總是留在創客教室討論、實做,僅花一個月就做出這台創客一號,這樣的精神讓我很感動!」

 

國中創客教育 結合生科與資訊

每周五的創客教室內,上午10點開始,由國中部接棒,在老師的帶領下,了解氬銲、立銲、平銲等知識,動手組裝小夜燈的燈座,每個人認真地將電熔器、電晶體、發光二極體等小物件裝置到電路板上,依照步驟進行銲錫、剪電線等步驟,老師在一旁仔細叮嚀:「要戴上手套、女生頭髮綁起來!」還一邊教導「兩條電線長為正極短為負極」等口訣。在完成之後,每個人要將成品插電測試,燈亮了,贏得大家拍手鼓勵,當燈不亮時,立刻有同學說:「沒關係,人生不是只有這一次!」樂觀創新的氣氛充滿整個教室!

 

在國中部的創客教育,透過生活科技與資訊課程的協同教學進行,國二學生認真地把電熔器插到電路板、以電銲槍銲錫銲上去,國二學生賴世軒覺得這個課程非常好玩,以前從未接觸過這樣活潑、實做的課程,透過課程讓自己的動作變得很快、很靈活,非常期待未來要製作電罩的進度!

 

同班同學林筱菲小心翼翼地完成老師指定的進度後,還指導同桌的女同學,她細心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銲錫不能太多以免鄰近的點會黏在一起,對於下一節課要設計燈罩的方向,她已經想好要製作小巧精美的主題,未來製作完成後,要把這個親手創作的小夜燈放在自己房間,每天都可以使用!

 

這群國二學生將在下周進入資訊領域的創客學習,學會使用3D繪圖軟體123D Design,為小夜燈創作造型燈罩,並且趕在1170周年校慶前完成小夜燈創作作品,大家就可以在校友與師長面前展示,增加學習的動力與成就感!

 

在這樣創新的課程中,不像一般課程有考試分數,吳建璿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差異化評分,包括各組的進度、是否達成設定的學習目標、學生在小組內的參與度與貢獻等細節,他強調:「在創客課程中,除了引導學生發揮創意、解決生活問題,最重要的是當他們遇到問題時,要忍住挫折感撐過去,最終做出作品、落實自己的想法。

 

培育T型人才 積極主動尋找解答

如今軟硬體皆已到位的創客教室在2013年啟用,當年第一屆使用的高三學生每個人皆以USB隨身碟為主題進行畢業製作,學生的作品包括卡通主題、武器、收藏盒等型式,其中校內比賽第一名的作品為蘑菇造型,不但可以抽離主體,還可以翻轉。許多學生的作品已經受到廠商的青睞,主動跟學校接洽,希望購買學生創意,未來進行製造銷售,讓學生的作品變為商品,不但增添學生的自信,也以創意賺進第一筆收入!

 

創客教室位在陶瓷工坊旁,正是傳統手創與新興創客的聯結,也標示著金山國高中一直以來的動手實做特色。在創客教室中,沒有一個同學愛睏、發呆、眼神渙散,各個都是專注無比,聽著老師幽默有料的講解,隨後活力十足地動手實作驗證!而孩子的成長更是令師長們感動,某一堂課只是要學生運用雷射切割機製作一個盒子,學生以木頭甲板為材料,打造出一臺典雅逼真的木造鋼琴,未來還將加入音樂盒、鏡子等素材,遠遠地大大超越了老師的預期!

 

教務主任鄭敬儀認為,金山中學因為地處偏鄉與完全中學的特性,擁有更多發展創客教育的優勢,偏鄉的孩子放學後不必趕赴補習班報到,家長十分尊重學校的教學理念、不會質疑課程進度,再加上六年一貫的課程規劃,可以從國中三年提早打下創客基礎,到了高中進行專題式的創客教育,我們提供他們動手實做與創客教育的機會,幫助他們找到最適合的發展方向!

 

在發展創客教育時,國高中生的教育方式大不同,國中生須要一個範本,老師必須要提供一個可以遵循的目標,在高中部,老師不必給答案,只要教導、引導,讓大家分組分工合作,並且在過程中幫助他們補足缺乏的能力。綜合高中的學生缺乏許多能力,金山高中的創客課程透過主題式的教學,培養學生跨界多元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打造一個個T型人才,才能夠面對未來世界的挑戰。

 

歷經了這些年的創客課程教學,吳建璿確實發現課程在學生身上的影響,導入創課課程之前,學生遇到問題,只會意識到有問題發生了,卻沒有意願、動力與習慣要面對解決,通常都是等待老師提供方向或答案。導入創客課程後,學生面對問題的態度轉變了,開始找資料、互相討論、詢問專家,嘗試著解決問題,不斷找到一個又一個的新方向,即使方向不一定一次就能順利解決問題,但是態度變得非常積極正面,現在班上絕不會有人被動地等待老師幫忙。

 

燃起創客熱火 蔓延北海岸各角落

因為校內推動創客教育走在前面,金山中學獲選成為新北市政府教育局設立的「科技創新應用教育中心」,不僅在校內已經燃起創客熱火,更在北海岸各級校園推廣創客精神。新任校長賴來展八月甫到任,期待校內的創客教育未來朝向點線面全方位發展,將與鄰近小學、社區大學聯結,加入大學與產業界的能量,並融入美感、設計、行銷等加值元素,今年還規畫開設創客市集,讓學生的作品可以對外發表。

 

賴來展預告,金山中學不但肩負科技創新應用教育中心、培養人才的使命,也將進一步與大學合作,帶領學生進行通過檢定認證,取得專業證照,並將打造成為北海岸的創客教育中心與文創園區,結合大家的努力,一齊打造具有金山特色的文創產業!

 

每一次到他校分享,吳建璿都會特別強調,「一定要將創客的精神融入到課程與教學單元,並且加入生活化的元素,就會形成一種模式,就算是新接任的老師,一樣可以接續這個模式,創客精神才會一直進化持續,不會受道專案經費用罄、任課教師調動等因素影響。」

 

過去三年,透過創客課程的畢業製作,已經在高中部運作了三年,打下了很好的創客基礎,目前開始向下延伸至國中部,逐步建立基礎,期待發展出風靡全校的創客風氣,成為金山中學的最大特色!

 

對於還未找到切入點發展創客教育的老師,吳建璿建議,可以延伸自己的興趣發展創客課程,讓老師的興趣與專長延伸成為學生多元接觸的窗口,隨後學生的正向反饋必定成為老師進步升級的動力,源源不絕的教學熱情與活力是最棒的收穫,而創新、耐挫的新生代,更將成為國家社會未來的堅強支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