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語婕

基於學校長久以來的研發能量,加上創新育成中心的輔導,以及11月甫掛牌運作的萃取技術基地,國立嘉義大學連結校園創新與產業升級,帶動產學革新,敲開市場商機!

當年輕人想要領導傳統家族企業升級轉型;當大學教師的研發成果希望進入商品化市場;當企業引進學校研發技術卻遇上技轉後的量產關卡;市場上總有一連串的問題待解決!嘉義大學透過創新育成中心及萃取技術基地,為上述需求找到最佳解答,讓傳統產業創新加值、讓青創家的新創事業起步躍升,更扮演校園與產業的橋樑,讓老師的研發成果商品化、達到中量產量規模,讓技術更加成熟,吸引更多企業合作,引領產業無風險技術升級!

母校專業助陣 創新經營鹿園

由於長期跟隨岳父經營鹿園,郭皇志自嘉義大學生物事業管理系畢業後,興起創業的想法,經過母校創新育成中心的輔導,以及校內動物科學系與獸醫系等團隊的資源,優化梅花鹿與水鹿的日常照顧與飼料配方,從產品、行銷、定位等多方面思索創新經營的方向。

 

2014年經過創新育成中心的輔導,郭皇志參與教育部「U-Start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贏得製造業第一名的肯定,就以115萬元的創業基金啟動創業夢,創立皇佳企業社(皇佳鹿園),陸續成功打造鹿茸酒、鹿茸養生酒蛋,並開創具有防偽效益的鹿角印章文創產品,更以產品品質獲得肯定,包括2015年度鹿隻鹿茸量頭剪組比賽中第六名、2016台灣水鹿大茸組比賽優等獎。

 

談起母校的幫助,郭皇志靦腆地笑著說,「當初我連申請計畫報告都不會寫,還有產品開發、萃取技術、行銷宣傳、肉品實驗測試等,都是創新育成中心一點一滴地教導協助。為了幫助我們提升知名度與可信度,還介紹參加嘉義縣政府的嘉倍安心產品認證、贏得農委會優良牧場獎,現在鹿園內的每一個鹿角都早已被預約,擁有穩定的客源與收益。」
 

一路輔導皇佳企業社的黃振瑋經理預告,未來計畫持續研發煙燻鹿肉乾、養生鹿肉爐等產品,並以養生保健產品進軍海外市場。由於鹿場堅持以無毒自然農法栽種鹿的主食玉米和狼尾草,守護鹿園所在地生態,讓民雄鄉中央村重現螢火蟲蹤跡,因此還準備順勢投入休閒觀光產業,成為橫跨畜產、文創、食品、保健、觀光的多角化經營企業,不僅成為嘉大之光,也為傳統畜產業開創出新的可能性。

 

萃取技術基地 產學無縫連結

當產學合作遇到製造現場的現實,許多在實驗室印證的道理都在量產階段遭逢挑戰。為了讓教師的研發成果商品化,達到中量產量規模,在校內就能讓技術臻於成熟,吸引更多企業投資合作,嘉義大學在今年11月正式啟動萃取技術基地,主動連結校園與產業,積極推動產業升級。

 

萃取技術基地設置的新創公司廠房位在嘉義大學林森校區,延攬食品產業資深專業經理人擔任廠長專責經營,不僅已取得ISO22000HACCP等認證,更吸引包括白蘭氏、統一、老行家、許氏食品等大廠,以及生技公司的投資。

 

萃取技術基地主任陳政男分享,研發投入動輒上億元的開銷,再加上難以預期的回報率,常讓許多中小型廠商卻步,有了嘉義大學萃取技術基地的幫助,以試量產中心與外部技術基地的概念,減少產品上市前的風險,廠商無須自行設置研發部門,免除技轉後的製程問題,更有意願投入創新的行列。

 

技術領先優勢 引進三創能量

這是國內首度創設的萃取技術基地,短期目標鎖定幫助廠商技術升級,未來當進駐基地的新創公司營運成熟、增資擴大後,中期目標就將進入到產業園區,朝向上市上櫃發展,長期目標則瞄準成為舉得GMP認證的原物料供應商。

 

過去師生團隊必須要努力爭取各項政府計畫補助,如今有了萃取技術基地,扭轉過去等待資金的境遇,掌握研發的主導權,更在校內形成一股創新研發的正向循環,讓學校的實驗室與產業現場之間零距離,研發完全符合市場需求,促進老師帶領學生積極研發、技術升級,學生在校提前貼近企業現況,企業則能夠撙節開銷、降低風險,運用以往十分之一的成本啟動新產品。

 

由於過去累積的萃取技術優勢,在藥物、食品與保健品等原料市場,嘉義大學萃取技術基地都佔盡先機,以突破性的萃取技術降低成本,為企業與產業取得更大的獲利空間,目前已吸引國外藥廠興趣,購買初萃原料,未來也將鎖定植物工廠等主題發展。

 

嘉義大學副校長吳煥烘期待,為學校帶進更多的三創能量,已規劃一系列的創業育成計畫,嚴格篩選具有實務經驗的高年級學生,接受創業課程的洗禮,經過一至兩年培訓後創立公司,引進政府計畫補助經費,透過育成中心已有的成功營運模式,並運用萃取技術基地資源,發展新產品與新事業,讓學生在校即創業,在學校的資源挹注下提前起跑,堅定地朝向目標奮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