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語婕

雙手的溫度,絕對勝過冰冷的機器。對傳統手工藝的堅持,讓看似理所當然的平凡生活、尋常事物中,皆能發掘出動人的篇章與細緻的美感。台北,正有許多堅持與保存手作傳統的有志者和職人,透過即將消失的傳統工藝,重拾對生活的美好想像;或是融入創意,以手作刻畫出生活中的日常器物;讓有溫度的美好手藝,創造台北亙常如新的日常感動。

雖然手機、平板電腦與電子書崛起,但是紙張帶給人們的溫暖美好感受,永遠無法被科技產品所取代!抱著對紙的眷戀,「二皿手工紙設計」創辦人李孟書拋下穩定的教師工作,投入研發手工紙,創作獨特的明信片、紙項鍊、紙燈飾等商品,成為台灣少數以「紙張」為主的特色文創品牌。

 

開設工作室 專注手工紙研發

從國中開始唸美術班,一直到美術系與研究所,李孟書一直在美術與設計領域精進。她談起與手工紙的第一次接觸,是在小學時寫書法時使用的宣紙,當時並沒有太大的感受,一直到了研究所創作論文時,為了想要研究文創領域主題,她運用鳳梨纖維創作「旺來」開幕禮主題,並赴菲律賓參訪台商紙廠,首度見識到多元的製紙技法,也由於紙廠與日本的合作,認知到在日本有紙藝師的專業領域存在。

 

因為這樣的機緣,李孟書愛上手工紙,開始了自學製紙的歷程,收集資料、拍攝製紙師父手法,嘗試各種不同材質、不同製紙技法,再不斷練習,做出自己心中想要的效果,漸次累積製紙的知識。

 

踏出校門後,她在高中廣告設計科擔任教師,因為內心對於手工製紙的盼望,總是想要投注更多時間研究、期盼激發出更多可能性,兩年後毅然辭去穩定的教師工作,於2010年在寶藏巖創設「二皿手工紙設計」工作室,也開啟了理想與現實的拔河,逐步學習訂價、成本、行銷等經營細節。

 

注入設計靈魂 創造紙張新生命

李孟書喜愛紙張溫暖的材質,透過手指的觸摸,透過眼光的觀注,每一張紙傳達不同的手感與視覺,構成十分豐富精彩的表情,她更認為紙張是一種非常柔和的材質,「例如燈罩或屏風,透過紙張,就能夠讓光線變得和煦、不再尖銳。」

 

相較於傳統技藝師父,李孟書發揮自己的設計強項,為手工紙創造新的生命,她更期待帶領大家重新認識手工紙,可以是生活化、實用化的,除了大家熟知的紙張、卡片等型式,也可以成為例如杯墊、燈罩、書衣、屏風、輕隔間、產品包裝等不同面貌。

 

環保取材 循環再用 MIT紙張

李孟書在創作時,有高達9成的材料都是運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資源,例如運用瓦楞紙、新鮮屋(牛奶盒)、廢棄的吸水紙等環保材料,讓原本即將進入生命尾聲的媒材,再度因為手工紙而有了全新應用,在擴大應用層面時,她也都會延續這樣的理念,致力於減少廢棄浪費,例如與酒廠合作,就會以製酒的麥渣為材料製紙,而為農會開發手工紙時,也回收利用筊白筍的筍殼。

 

除了周末開放的寶藏巖工作室,李孟書也在誠品生活松菸店設櫃,透過手工紙教學,接觸親子檔、國內外遊客、手作愛好者、文青等不同族群,她也到教養院等弱勢團體機構義務授課,透過種子教師讓弱勢孩子發揮創意、訓練手部肌肉。

 

談到推廣手工紙的未來之路,她希望能夠有更多應用領域,為手工紙變化出不同面貌,她也計畫加入台灣本土元素,例如原生植物咸豐草,找出更多紙張紋路的可能性,而在開拓市場與應用範圍的同時,從材料、製作等過程一定是100%來自台灣,堅持打造純粹MIT台灣製造的紙張!

 

簡易手工製紙流程(麥渣杯墊)

  1. 將廢紙等材料與水放入果汁機中攪打,製作紙漿。
  2. 在紙漿中加入樹糊,讓紙漿均勻散開。
  3. 將紙漿倒入抄紙框瀝水,用煎蛋器固定形狀。
  4. 以吸水紙吸取多餘水份,用熨斗燙平。

 

百年品牌林三益 從毛筆到刷具

位在台北大稻埕、重慶南路二段的林三益門市,毛筆、硯滴、端硯、印章、壽山石雕陳列其中,充滿諶沉穩中國風味,眼影刷、粉底刷、粉刺刷等刷具也身處在同一空間中,散發時尚繽紛氛圍,文房四寶與彩妝刷具兩條產品線毫無違和地並列共存。

 

溯及林三益的品牌故事起點,始於清末時期,當時以最低成本習藝的首選就是製筆,第一代林萬務為求習得一技之長,在家鄉福州拜師習藝,於當地的「三益齋」學習製作毛筆,學成出師後持續在師父門下工作,數年後老師父退休,由林萬務頂下該店,為了飲水思源,也加入新的經營者元素,於是在1917年將店名改為「林三益」,並在1946年舉家遷至台北後,繼續於大稻埕經營「林三益」品牌,成為臺灣人熟知的筆墨專業世家。

 

要製作一隻毛筆的完整工序至少須要48道,而且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師父反覆仔細操作,好的毛筆的毛料配方必須正確,筆頭收鋒順暢、有彈性,才能讓使用者運筆自如,揮灑暢順,筆桿的材質與造型更為毛筆加分添色,例如融會牛角、銀器、青花瓷等材質。

 

毛筆市場衰退 前進刷具藍海

由於以毛筆書寫的人口遽減,再加上書法課程逐漸退出國小、國中課表,大環境對於製筆產業十分不利。1996年第四代林昌隆接棒,從內勤、送貨開始紮根,之後轉任業務,勤跑文具店、文化廣場,也試圖開拓佛具店,期待從佛像繪製開拓市場,然而客戶總是回他:「沒有需求、沒有銷量,不須要進貨!」

 

苦思突破之道的林昌隆之後受到指甲彩繪店的啟發,林三益正式於2002年推出指甲彩繪用筆,並在2008年進軍彩妝刷市場,以LSY林三益彩妝刷具為品牌經營,以更為精緻化與美觀的造型,從製筆工藝跨足時尚圈,並持續透過偶像劇、女性美妝節目、彩妝名師合作,擴大知名度與專業形象。

 

在毛筆製作上,從選用不同毛料開始到完成一枝筆的製作,每道過程皆須繁複且精細的手工製作,基於百年手工製筆的專業,對於毛料的選材知識與選材的堅持,林三益在發展刷具上一樣秉持著傳統工藝精神,更發揮創新行銷功力,近年與三麗鷗攜手,開創出具有Hello Kitty造型的毛筆、可愛圖騰的彩妝刷,也在刷具布套加入繽紛原住民圖騰,讓女性愛不釋手。

 

跨界展業 創新經營 推廣文化

從林三益筆墨專家,到LSY林三益彩妝刷具,傳承了百年的品牌,如今成功跨界展業,以「有毛的筆」為產品定位,讓毛筆與刷具兩條產品線共存共榮,讓傳統與創新既平行又交錯。

 

在經營模式上,林三益也有很大的改變,除了在百貨公司設櫃、在迪化街增加據點、在中正紀念堂等觀光景點展店,也擴大大稻埕門市的空間,期待以體驗的方式,引導消費者試寫毛筆、試用刷具,並從中了解認同品牌的堅持與理念。

 

未來林三益期待在時尚彩妝界展業之外,也將持續推廣書法文化,計畫開設書法班,帶領學員透過撰寫書法靜心,也將設置林三益筆墨專家專屬網站,持續為百年品牌注入全新生命!

 

手工毛筆製作流程

  1. 分選毛料
  2. 對齊毛料前端
  3. 剔除前後端較短較細的毛料
  4. 在骨梳上將毛料對齊
  5. 毛料整理成型
  6. 扎筆頭後串成筆頭串
  7. 兜筆管後最後整修
  8. 毛筆最後定型上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