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語婕

每年有超過9萬家新創中小企業誕生,為台灣經濟帶來無窮活力,為了協助中小企業提升創新創業能量,並汲取全球成功經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在1028日舉辦2016年度「創新創業國際專家學者交流會議」,多元探討國際城市發展、創新創業、女性創業等面向。

活動一開始,工研院產經中心副組長賴英崑以「中小企業運用產學合作提升競爭力策略」為題,分享台灣的做法,包括在研發階段引進學校老師或研究機構助陣企業邁向成長期間以遠距輔導帶動升級轉型,每年皆完成近千件中小企業輔導專案。在國外的經驗方面,新加坡政府提供五年採購的保證,幫助新創企業永續發展;美國也有業者利用創新開放式平台,引進全球專家協助解決問題。

創業與城市發展 日本福岡經驗

日本福岡一向是日本通往亞洲的門戶,人流及物流頻繁往來造就福岡國際化現況。福岡亞洲都市研究所情報戰略室長久保隆行分析,在產業結構特色上,福岡的第三級產業價值大於92%,過去以服務零售業最多,如今以資通訊產業為主。福岡位居全國致力經營ICT產業第二名的城市,就是由於推動產業聚落,例如白島海濱地區ICT產業聚集地,即匯聚日本IT大廠研發中心,福岡市更主導成立ISIT九州先端科学技術研究所,結合產學合作與育成研發中心等多元機能。

透過2014國家戰略特區制度,福岡成立就業諮詢中心輔導創新創業,藉由創業簽證,讓外籍人士更容易取得日本簽證,而經由中心特訓的前五名新創企業,更可減免營所稅率,種種努力使得福岡的新創企業家數榮登全國第一,未來更希望吸引更多資金回流,營造有利創新創業的生態系統!

 

鼓勵女性創業 增加社會參與

隨後接棒的是專修大學商學部教授鹿住倫世,向全場分享日本女性創業現狀與支援措施。由於日本勞動人口下降,政府希望吸引銀髮族與走入家庭的婦女重回職場,並且積極培育女性創業領袖。日本政策投資銀行三年前創設女性創業資源中心,成立首獎千萬日幣的女性創業計畫獎項,第一年就吸引600件參賽,之後每年也有300件,然而,由於日本平均開業率僅有5%,希望未來能向歐美看齊,提升至10%的水準。

 

女性創業家面臨許多挑戰,包括工作經驗不足、缺乏托嬰托兒支援、難以獲得社會資源…等,日本政府因此決定成立10個女性創業資源網絡,讓女性創業家獲得相關服務,也透過與前輩交流、參與講座增加自信。由於日本過去沒有先例可供參考,在推動相關政策時還特別參考台灣的微型創業鳳凰計畫,期待逐步提升女性社會參與的意願。

 

整場活動分別從台灣與日本經驗出發,綜觀產官學研推動創業、福岡經驗以及兩性創業等面向,為未來的創新創業政策提供建言,也為未來的創業家提供前行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