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語婕

屏東縣的長輩開心又有活力~八旬截肢嬤志工服務破千小時!阿公阿嬤熱血參與比基尼泳裝秀!銀閃閃銀髮合唱團熱情傳唱!銀髮長輩成為基層治安最佳探子!由於屏東縣推動「安居大社區」政策有成,實踐在地安老,塑造敬老氣氛,真正讓銀髮族樂活安養,打造一座幸福溫暖的銀髮友善城市!

 

攤開屏東縣的數字現實:六十五歲人口比例達一四.七八%,高於全國平均的一二.七八%,老化指數129.36%遠高於全國的九四.%,在全縣三十三個鄉鎮中,共有五五%(十八個)屬於高齡社會,也因此,在政府啟動長照十年2.0計畫前,屏東縣早已從教育、社區、人力、空間…等多元面向,完善建構在地安老基礎建設,做好迎接高齡社會的準備。

 

從社區為起點 落實多層級照護

提起過去20年在基層的觀察,屏東縣長潘孟安感性地說,「在漁村、在鄉間、在城市,都會發現,老人家每天的生活,就只剩下電視機與收音機了!」為了打破銀髮族的生活困境,潘孟安上任以來,去年起在屏東縣推動由下而上、以人為本的「安居大社區」政策,發展多層級照護模式,實踐在地安老。

 

潘孟安強調,「安居大社區」從全縣四六四個村里為起點,透過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針對社區老人進行關懷訪視、電話問安、生活諮詢、餐飲服務、健康促進活動…等,將逐步落實一鄉一日照()、村村有關懷據點的長照願景,全面實現生活照顧、延緩老化等安居細節,重現長輩臉上的燦爛笑容。

 

屏東縣整合社團與社區照顧志工的力量,積極在各村里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打造讓長輩促進健康、延緩老化、人際互動的快樂環境。各地的關懷據點鎖定健康與亞健康的銀髮族,吸引宅在家的長輩走出家門,真正樂齡樂活。

 

屏東縣副縣長吳麗雪笑著說,長輩在中心總是很忙碌很開心,從報到後完成量血壓的例行工作後,進行健康操,接著參與畫國畫、學日文、學電腦等多元活動,並且享用健康美味點心,透過參與活動、與老鄰居新朋友交流,銀髮族每天都活力滿點。

 

創新長照 以人為本 樂活安居

在二○一四年屏東就率全國之先,首創由社區發展協會辦理、以社區人力照顧社區老人的「日間托老中心─松鶴園」,屏東縣近年更活化舊建物,例如永大路公21公園中的舊拖吊場,變身為永大多元照顧中心,在今年五月落成啟用。

 

由於提早起跑,屏東縣境內的三十三個鄉鎮皆設有學習中心,今年年底社區關懷據點將達到兩百五十處,全縣並設有十一處日托、十六處日照中心,並且結合衛生所與地區醫院推廣居家安寧照護等公衛知識,未來還將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對面開闢多元照顧園區,設有五十個床位,結合復健、四重溪溫泉療癒等主題,成為全國高齡照護的示範園區。

 

此外,屏東縣於高速公路下方建置槌球場、二高高速公路底下設置單車國道,為銀髮族增添健身空間,並廣設人行道無障礙環境,例如萬年溪畔的無障礙坡道、水岸散步道及休憩涼亭等,而低底盤公車、無障礙計程車、敬老優惠餐廳…等,也都扮演在地安老的一塊塊拼圖。

 

屏東縣不僅希望實現在地安老,更要提升阿公阿嬤樂活指數,廣設老人學習中心、帶領長輩投入志工服務,並且在照顧場域中全面倡導「不尿布、不約束、不臥床」三不原則,全面倡導回歸以人為本的照顧,建立有尊嚴自主的照顧環境。

 

校園啟動長照思維 育才搶先起跑

面對已經顯現的高齡照護人力缺口,屏東縣持續開設照顧服務員訓練專班,鼓勵社區媽媽與志工投入,由於他們具備熟識社區長輩、就近照顧就業等優勢,未來將成為銀髮產業的穩定人力基礎。

 

在銀髮產業的人力培育上,屏東縣搶先起跑,由教育現場為起點提早扎根,啟動敬老氛圍與長照專業,從八年級的健康教育開始,教導認識老化與敬老等議題,並將長照納入國中技藝教育課程,引導九年級學生學習高齡照顧服務專業,並在縣內四所完全中學進行照顧服務員訓練課程,經由超過一百小時的培訓,輔導學生考取「照顧服務員技術士技能檢定」,在銀髮產業取得就業優勢與先機。

 

屏東縣將銀髮族珍視為重要資源,積極發展銀髮產業、擁抱銀髮商機,促進青年就業,並善用長輩人脈與智慧,長輩不僅擔任導護、路平、導覽、地方文史編撰志工,活到老、奉獻到老,更因為熟悉在地事務,也成為基層警力的最佳幫手,透過長輩的人際網絡,杜絕不法份子在社區內的活動。

 

「安居大社區」的大傘下,串連起屏東縣的老中青三代,老一輩在社區的關懷中在地安老,中堅世代就近投入銀髮照護,年輕學子學習長照專業,形成正向循環,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能夠為高齡社會做出貢獻,為台灣未來的高齡照護提供最佳解答,也真正實現銀髮友善的願景,回歸過往敬老尊老的溫暖社會傳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