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語婕
由於必須照顧家人而離開職場的經歷,洪莉茜串連女力與居家照顧市場需求,創辦DoCaSo到咖手,以專業的照顧小組模式,提供「專業分工、分時共聘的居家照顧」服務,協助亞急性、亞健康型的長輩,包括日常生活、急慢性病照顧及失智症的陪伴照顧、陪伴就醫等服務,為許多二度就業女性找到職涯的新起點與人生價值,也解決無數家庭的照顧問題。
到咖手是臺語「幫忙」的意思,結合醫事護理、居家照顧與關懷陪伴,服務特色包括單次鐘點、客製月付、專業分級、區域派案等設計。DoCaSo到咖手創辦人洪莉茜分享,由於每位長輩的服務需求不同,她都會親自家訪了解需求、透過醫事護理專業人員評估長輩身體狀態,與家屬達成服務內容的共識,提供客製化的整合照顧服務。
客製化服務 團隊專業照護
洪莉茜透過案例分享服務內容,例如一位93歲與兒子媳婦同住的爺爺,由於白天家人上班,周一到周五需要關懷陪伴員的服務,到咖手安排兩位姐妹分別負責每周一三五與二、四的服務,每天九小時,並且搭配一位職能治療師進行復健、運動等專業指導,每天關懷陪伴員會幫爺爺量血壓、與爺爺聊天、依據家屬準備的食材烹調、陪伴戶外散步或運動、也會帶爺爺去想去的地方、陪伴爺爺外出參與聚會。
在創業前的職涯中,洪莉茜曾在建築業、金融業、電子商務等產業工作,為了照顧婆婆而回歸家庭,之後在2015年與夥伴創辦到咖手,由於過往的工作經歷曾經多次跨界、從零開始的經驗,在心態上不會畏懼從零開始的創業挑戰,再加上曾任銀行分行經理、電商產業人資與展店的經驗,具備創業經營所需的管理學五管(產銷人發財)等基本能力,奠定創業的利多基礎。
觀察到銀髮產業的趨勢,洪莉茜直指,在相關需求市場上,醫事護理類不到15%,清潔洗澡等身體型照顧不到20%,關懷陪伴超過七成!也因此,原本公司營運初期鎖定傳統一對一的居家照顧看護,慢慢轉型成為如今結合醫事護理、居家照顧與關懷陪伴三種服務主軸,更持續培育招募關懷陪伴員。
為了提早讓年輕族群有機會接觸到銀髮產業,到咖手持續招募實習生,包括技術類與社群編輯,透過採訪案家與關懷陪伴員、進行文字與影像紀錄,讓年輕人不必第一線站上照顧崗位,一樣可以提前參與銀色產業,也有助於降低年輕人與長輩的代間認知差距。
展望未來的銀髮產業趨勢,她預期由於相關人力不足,機器人勢必將會投入銀髮生活照顧,另一塊很大的商機則是中高齡初老者的老化準備,例如相關的書籍、課程、活動、知識分享傳遞等,都將會是健康產業的未來商機,帶領大家準備面對未來數十年的銀髮生活,學習如何優雅與幽默地變老,享受有樂趣的銀髮生活。
二度就業婦女 尋求肯定價值
目前台灣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僅約50.74%,其中多數是因家庭因素離開職場,洪莉茜指出,這些女性平均離開職場7.3年,建議平時要多了解孩子或職場工作者的動態,避免與職場脫節,並且透過網路豐富的自學資源持續保持專業、學習新知。對於二度就業的女性,洪莉茜建議在重返職場前,必須有許多的準備,包括透過溝通尋求家人的支持、時間效率的安排,以及心態上的準備,「將工作當成一份價值會比當成一份工作更為適合,就能在中找到自我肯定的動力。」
洪莉茜觀察,目前職場中婦女二度就業的機會,大多都是比較不需專業技能的兼職工作,例如餐廳服務生、速食店計時人員。依據到咖手的經驗,雇主在工作設計上,可以透過彈性工時設計、學習成長、優於市場行情的薪資等方式,吸引二度就業婦女。
她進一步說明,到咖手的彈性工時設計,讓關懷陪伴員不影響原來的生活,只要一周可以配合八小時以上,若是只能假日服務也可以。此外,公司打出「相招共學 成為有溫度的暖男暖女」口號,幫助豐富生活閱歷的婦女,從照顧素人轉達人,投入一份有價值的工作,更在公司的培訓課程、生活療育活動中不斷成長。
婦女要兼顧家庭並擁有收入,彈性工時是最佳選擇,而在從事彈性工時的工作時,洪莉茜提醒,在找工作時要做好相關確認,若為了經濟而工作,必須衡量自己可以工作的時間與薪水是否吻合期待,不要做過高的期待,或是對工作尚未認知清楚就貿然投入;有的婦女世為了填滿時間而工作,一樣要帶著工作熱情與敬業心態,不能只是因為無聊而抱著試試看的心理。
職前實習培訓 在職課程加值
目前到咖手在雙北市的關懷陪伴員共有48位,高雄則有7位,年齡介於35到55歲,皆為深具生活經歷的資深熟女。在職前訓練部分,首先安排3天20個小時的培力課程,通過面試審核後,在成為關懷陪伴員前,還會安排至少三小時的實習,直接進到目前公司案家的家中,第一線學習工作細節。
而在職訓練部分,到咖手會由護理師、職能治療師等醫事護理人員擔任導師,在案家的家中對關懷陪伴員進行場域式的訓練,此外,每個月都會安排一次案例分享會,包括40分鐘的專業課程訓練,圍繞失智、桌遊、輔具 、肌力訓練、活動設計規劃、照護芳療、節慶手作等主題,隨後關懷陪伴員都會針對自己照顧的個案進行分享,彼此互相學習成長。
在徵才時,到咖手偏好具備活潑、不怕生、同理心、愛心、耐心、好學等人格特質,曾經參加過社團或志工團體、具備一定程度的管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也是加分項目,由於必須進入服務者家中,良民證與每年進行勞工體格檢查都是必備要件。此外,目前公司透過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app派案,通訊軟體等科技應用能力也是基本能力。
對於有志想要進入銀髮居家照顧的人,洪莉茜建議,二度就業的婦女,心態調整好就直接跨進這個產業,跟隨著已經有經驗的姐姐妹妹們學習;年輕人可以先參與了解社區關懷據點群體,參與醫院免費的衛教宣導活動,或是選修大學相關科系的課程,並且搜集網路上長照與銀髮族相關知識,大量吸收知識後,分析了解釋適合自己的走的路,成為銀髮產業的生力軍!
@延伸閱讀:
村田裕之(2013)。無所不在的銀髮商機。臺灣:先覺。
陳俊欽(2013)。熟年世代:最誠實的熟年心理與人生剖析。臺灣:台灣商務。
楊蓓(2016)。熟年真好。臺灣:法鼓。
康哲偉(2015)。當爸媽過了65歲:你一定要知道的醫療、長照、財務、法律知識。臺灣:先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