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脂是健康第一步
控制膽固醇吸收 告別動脈硬化陰影
吃得太好、運動太少已成為現代人的健康隱憂,不少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民眾更是將高血脂、膽固醇視為大忌,深怕指數飆高影響健康。拜科技發達之賜,新一代降血脂藥物Ezetimibe問世,可有效抑制腸道的膽固醇吸收,且安全溫和,是醫學界十五年以來的劃時代突破。
小標~中廣肥胖者小心高血脂
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數值一向是評估高血脂的重要指標,而高血脂又與動脈硬化與心血管疾病密不可分。當壞的膽固醇指數超過130,就有高血脂的危險,而已被診斷為高血脂患者,醫界採取更高的標準,希望將指數降至100甚至70以下。瘦子一向被認為與高血脂絕緣,其實並非正確,單就體重並無法衡量高血脂,腰圍與身體質量指數BMI才是更精準的評估基準。
大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郭錦松主任表示,身材中廣型的人大多有代謝症候群,容易有血糖高、血脂高與血壓高的問題,例如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就算是中心型肥胖,要盡早抽血檢驗膽固醇相關指數。此外,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25、長期熱量攝取過多、久坐辦公室、抽煙應酬過度、常食用動物性脂肪等,也都是高血脂的高危險群。
小標~新一代降血脂藥物 患者新契機 (or腸道肝臟齊抗膽固醇 效果加倍)
以往醫界治療高血脂患者僅能採用阻斷肝臟膽固醇生成的藥物,然而仍有70%的病患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指數降不下來造成身體負擔與健康赤字,醫病之間一直亟待突破。由於傳統單從肝臟阻斷膽固醇僅能發揮部份作用,新一代降血脂藥物Ezetimibe藉由抑制腸道內的運轉蛋白,阻止膽固醇攝入體內,可減少超過一半的膽固醇吸收,Ezetimibe更可防止腸道中的膽固醇送回肝臟再利用,肝臟內的膽固醇量減少,便會自動清除血液中的膽固醇,減少在血管內的堆積,大大降低罹病率。
郭錦松醫師表示,傳統用藥方式有其限制所在,目前新舊藥合併使用,可同時經由肝臟與腸道兩方面控制膽固醇生成,雙管齊下效果更好,並可降低肝臟負擔、減少橫紋肌融解症、腎衰竭等副作用。新藥Ezetimibe的作用機轉為抑制腸道吸收膽固醇,安全無副作用,而由於Ezetimibe是經由重複不斷的腸肝循環發揮作用,藥效可延長至長達22小時,一天只需服用一次,十分方便。而透過Ezetimibe作用未被身體吸收的膽固醇將先先停留在腸腔內後排出體外,並不影響腸道的正常運作。
郭錦松醫師表示,體質、飲食與運動是高血脂發生與控制的三大關健,呼籲40歲以上、或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民眾,保持定期體檢的習慣,隨時留心膽固醇的攝取,包括減少食用動物性脂肪、一周不吃超過三顆蛋黃,素食者也應避免食用過多的加工素料,再加上規律的生活與運動,就可以遠離高血脂的威脅。
郭錦松醫生簡歷
大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