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餐吃魯肉飯
跆拳國手高血脂上身
以往一向被認為是健康一族的運動員,其實並不會因為大量的運動而降低高血脂的威脅,高血脂的發生主要來自遺傳體質,若您的家族有高血脂相關病史,不但要做好飲食控制,更要早點抽血體檢,及早做好膽固醇管理。
小標~隱形殺手高血脂纏上運動好手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科主任翁國昌表示,體內膽固醇中有75%來自於肝臟自行合成,飲食吸收的膽固醇僅佔25%,因此先天遺傳的肝臟代謝功能主宰著血脂指數,遺傳型高血脂病人常會有總膽固醇指數超高的現象。翁國昌醫師舉例,院內有一名病患為體型標準的42歲跆拳道教練,因為遺傳體質與愛吃魯肉飯、糕餅類食品,成為高血脂患者卻不自知,直到胸悶掛急診才驚覺是心肌梗塞,當時病患的中性膽固醇指數飆高到8400、總膽固醇為800,高出正常人三倍以上。
經由飲食控制與傳統Statin藥物治療後,該名跆拳好手的指數降至約350,加倍藥量卻無法降至目標,病人血管反複阻塞,陸續進行三次心導管手術。幸而拜科技發達之賜,新一代降血脂藥物Ezetimibe問世,可有效抑制腸道的膽固醇吸收,新舊藥合併使用後,從肝臟與腸胃道雙向降低膽固醇,病患指數首度降至250的標準。自己也有遺傳型高血脂體質的翁國昌醫師也服用新藥Ezetimibe,指數降至前所未有的新低162。
小標~新舊藥合併使用 效果達4-8倍
翁國昌醫師指出,傳統控制膽固醇用藥Statin即使增加劑量也無法產生加倍效用,遺傳體質患者的超高膽固醇指數降不下來,更要擔心因為加藥而提高的副作用機率。近來新一代降血脂藥物Ezetimibe問市,成為高血脂病人的新希望,因為它藉由抑制腸道內的運轉蛋白,阻止膽固醇攝入體內,更可防止腸道中的膽固醇送回肝臟再利用、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內的堆積,大大降低罹病率。目前新舊藥合併使用可產生以往單一用藥4~8倍的效果。
高血脂並非胖子的專利,但體型標準、看似健康的人若未抽血檢驗不會得知自己的病況,翁國昌醫師建議有相關家族史的民眾要定期體檢,並可透過飲食與藥物降低血脂,每降低1%血脂就可減少1%心血管疾病的罹病率。除了高血脂體質,代謝症候群、男性腰圍大於36吋、女性腰圍超過32吋的中廣身材,都容易有血糖高、血脂高與血壓高的問題,要盡早抽血檢驗膽固醇相關指數,每年定期體檢,避免高血脂上身。
翁國昌醫生簡歷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科主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