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補氣養生 健康一整年
古人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身為一年之始,也因此,春季的養生最為重要。春季陽氣升發,人體新陳代謝也開始旺盛,何不趁著這個萬物復甦的好時節,調養好身體,呈現最佳狀態的您將有滿滿的體力,應付一整年的挑戰。
春為四時之首,萬象更新之始,也是保健養生重要的起點,春陽升發、乍暖還涼,春季養生應注重保養陽氣呢。《黃帝內經》裏曾明確指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意思是避免接觸使人致病的風邪,這一點在春季尤其重要。春天是風氣主令,雖然風邪一年四季皆有,但主要以春季為主,春季養氣正可以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可養足體力以應付環境變化。
小標-溫補陽氣多食菜
古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也就是說,在飲食方面,宜適當多吃些能溫補陽氣的食物。李時珍《本草綱目》引《風土記》裏主張“以蔥、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雜和而食”,除了蓼、蒿等野菜現己較少食用外,蔥、蒜、韭可謂是養陽的佳蔬良藥。此外,春天養生食道,就是多吃綠色蔬菜,避免油膩食物,以免肝火過旺,進而防礙脾臟的助能。。春天正值萬物生長期,身體進入重新生長、發育的循環,和季節相對的綠色蔬菜,能源最豐富,最能養氣。
《黃帝內經》記載,肝主春;肝屬木。肝的功能在春季較旺盛,此時人體氣血活動開始增加,新陳代謝開始旺盛,而肝主藏血,主疏泄的功能逐漸加強。春季與人體五臟之一的肝臟相應,春天,人體肝氣易偏旺,而影響到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但春天多吃些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但胃虛有熱,下部有火和消化不良者不宜食用。
小標-春季防寒保暖
春臨大地,萬物生機盎然,然而早春卻寒意正濃,古云:「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就是提醒人們當心春天裏的「冬天」。春天是冷暖氣團的過渡時期,北方冷空氣的勢力還很強,導致了春天多風的天氣。風速越快,人體散失的熱量也越快越多,人也就覺得更加寒冷。看起來似乎天氣暖和了,而實際上仍感覺相當冷的情況,在初春季節尤其明顯。
因此,春天除了防止風邪傷人,亦需要防寒,尤其是在早春時節。。腦血管疾病患者更需注重春季防寒保暖。春天氣壓高,氣候乾燥,體表蒸發快,體內的紅血球積壓和血液粘稠度就增高,血流速度減慢,加止血管收縮的時間相對延長,故易誘發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腦出血、腦血栓。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室溫最好保持在15℃以上,睡眠時蓋的稍厚一點,以不出汗為原則。
小標-春季疾病防治有方
春天多變的氣候,成為感冒的高峰期。此外春天萬物滋長,也是細菌、病毒生長繁殖的季節。風為春季的主氣,風為陽邪,春天的風邪襲人,感冒一般屬於風熱感冒。風熱感冒的特點為:起病急、傳變快、惡寒輕、發熱重、頭痛、咳嗽痰黃、咽喉腫痛、口渴、尿黃、舌尖紅、脈浮數、在治療上應以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為基本法則。
春季感冒的預防辦法是:可在住宅內放置一些薄荷油,任其慢慢揮發,以淨化空氣。抵抗力較弱的人,應盡量避免到人多,空氣混濁的公共場所活動。食物中的紅蘿蔔有防止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可將750克紅蘿蔔洗淨去根後,切成2.5釐米的菱角塊,放入油鍋中滑炒成淡黃色時,加入米酒約15克、白糖5克、精鹽10克、醬油15克、味精3克,隨之再下入少許香菜葉即可成為保健餐點。
春季推薦食補方:
建議食補 配方 作法
老年人 蟲草靈芝湯
(補虛健腦,幫助睡眠) 冬蟲夏草5公克、靈芝5公克 洗淨,同放鍋內,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煎沸,再用小火煎30分鐘,可連煎2次,合併2次煎汁備用。
一日二次服用,渣渣可再沖入開水,代茶飲用。
中年人 枸杞子淮山藥養身粥
(滋養肝腎,補虛養陰) 枸杞子30公克,淮山藥30公克,龍眼肉30公克,蓬萊米100公克 枸杞子、淮山藥、龍眼肉、米一起放人鍋煮。
早、晚食用。
年輕人 山藥巴戟燴海參
(補腎強精、滋陰養顏、增強體力) 山藥20公克、枸杞15公克、巴戟天20公克、海參450公克、紅棗4枚。 將山藥、枸杞、巴戟天、紅棗、海參,分別用清水洗淨。海參切塊,紅棗去核後,將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燉鍋中,加入適量開水,隔水燉約3小時。加入調味料,即可食用。
女性 首烏鯉魚湯
(補腎益肝、養血調經) 首烏20公克、鯉魚一條約500公克、生薑6公克、料理米酒15㏄ 將鯉魚去鱗、去內臟及鰓,與首烏一起放入鍋內,加入水適量,煮沸,加入薑片,米酒,煮沸後改用小火燜至魚熟,調味即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