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學不應該是只問知識的象牙塔,不應該自外於校園圍牆外的社區與社會,英國及歐盟早已重視大學的社會責任實踐(USR),我國教育部也從2018年開始連結「高教深耕計畫」推動USR,鼓勵大專校院師生參與公共議題。透過發揮專業知識,與地方居民及企業、在地組織協力,大學已經成為社會的超級隊友!

 

早在USR這個名詞出現在我國之前,中原大學就設立服務學習中心,持續推動「全人教育」,鼓勵學生社會參與、服務學習,例如自2000年起,中原大學策略長吳肇銘在資管系開設「企業概論」課程,引導學生深入桃園市復興區,運用網路行銷協助銷售拉拉山水蜜桃;2006年起電子系開設「場域應用與服務設計」課程,學生維修企業捐贈的舊電腦,搭配微軟捐贈的作業系統與文書軟體,提供非營利組織「開機即用」。

 

「大學存在的目的是人才培育,中原大學以學生為主體,期待打造全人!」中原大學策略長吳肇銘曾任服務學習中心主任,他進一步分享中原大學的理念,「

將學習場域跨出教室與校園,帶領學生進入社區與社會,中原大學培育的人才具有關愛社會的心意與能力,善用專業打造他人的幸福!」

 

連續三年深耕 彰化埔鹽社造

2018年起,中原大學景觀系連續三年至彰化縣埔鹽鄉進行社區營造課程,今年首次結合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串聯大學社會責任、社會參與及跨領域課程。中原大學景觀學系副教授連振佑分享,透過校外教學周,老師帶領學生入住社區,透過一周的LONG STAY,帶動社區的改變!

 

連振佑進一步說明,第一年重點在盤點,帶領學生認識在地特色、發掘社區議題、了解居民需求;第二年延續、擴展,以「昨日重現 風華再現」為主要服務內容,例如在大有社區攜手當地匠師,運用竹子、木頭等環保材料打造開放空間街道家具,放置於古厝三合院前的廣場,成為社區居民聊天互動的好所在。

 

累積了前兩年的經驗與人氣,第三年適逢瓦窯社區發展協會復會,師生參加復會大會時,受到居民熱烈歡迎。「大有社區、西湖社區呷好逗相報,讓瓦窯社區非常期待學生的參與協助,大家真的就有如隊友一般密切合作!」連振佑指出。

 

社區學校互利 超級隊友模式

今年社區營造課程首次結合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有了更多資源挹注,結合中原大學跨系資源,師生發揮專業技術解決社區需求。例如景觀系許宜珮老師開設植栽設計課,引導學生規劃、分組討論,善用當地植栽、結合文史故事,成功將瓦窯社區閒置空間變身為「開心農場」。商業設計系黃文宗老師帶領學生,攜手埔鹽菁英農民果菜生產合作社,為在地種植的花椰菜乾、玉米筍、葡萄、草莓等農產品設計包裝,啟動農村好品牌!建築系葉俊麟老師號召同學與社區居民走訪古厝,為埔鹽鄉宗教活動「十二庄迎媽祖」等文化資產進行記錄保存。

 

中原大學成功打造出社區與學校互利的超級隊友模式,對於社區來說,中原大學就是點火、培力的隊友,「透過三年的陪伴,打好基礎、做好藍圖,給社區釣竿,未來可望開展食農教育、銀髮關懷、社區共餐等產業締結與社會照顧。」連振佑描繪著社區的持續改變。對於學生來說,透過實際場域的實踐學習成長,發展出更為接地氣的專業知能。以景觀系的學生為例,不少學生發出這樣的感想:「終於懂了,做設計不只是在圖紙上想像而已,更要呼應地方需求!」

 

社區場域實踐 貼近職場實況

社區與居民更成為學生最好的生活老師!學生們在瓦磘開心農場實作時,泥水匠、鋪磚等師傅級的在地阿伯熱情相助,每次路過總會開口指導,甚至動手幫忙施做,自動成為業師!吳肇銘認為,社區場域帶動最佳的實踐,幫助這些未來的設計師,避免成為孤傲的藝術家,更能了解執行合作、團隊溝通的重要!連振佑也點出,透過機會教育幫助學生了解,施工圖該如何完善標示、該如何在施工現場要求承包商,更貼近未來職場的實況。

 

每一年社區營造課程結束,在地鄉親都會熱情預約,讓中原大學師生非常感動!談到未來社區營造課程、實踐USR的各種可能,連振佑笑著說,師生將會再到新的社區持續點火、培力,驅動地方與社區的改變起點!吳肇銘則以學校的教育理念鼓勵師生:「以智慧慎用科技與人文的專業知識,造福人群,運用所學知識服務社會,持續成為社會與社區親近的超級隊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