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語婕

透過google搜尋資訊、尋求手機的語音助理…,人類早已生活在AI的世界中,各行各業需要擁有跨域AI專業的人才,帶領世界邁進全新世代,東海大學雲創學院預見這樣的產業趨勢與人才需求,創設「雲創學院」,儲備未來三十年的領袖菁英!

 

東海大學擁有9大學院、34個學系,擁有培育跨域人才的優勢,去年設立雲創學院及雲創中心,並與亞馬遜AWS及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攜手合作,發展「雲技術」與「新經濟」兩大學程,「雲技術」期待訓練未來產業需要的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及雲服務人才,「新經濟」則聚焦在顛覆傳統的創新經營模式。

 

打破系所藩籬 培育跨域領袖

雲創學院首任院長吳士駿為東海大學資訊科學系(現為資訊工程系)首屆校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資訊工程博士,現為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學院學術副院長,長期專注於資訊安全、社群網路與未來網際網路的研究,曾榮獲IEEE/IFIP DSOMACM SIGCOMM CCR最佳論文獎,指導的學生獲得GoogleAmazonFacebookLinkedInAirBnBCisco等龍頭企業青睞,也培育許多新創家,例如Pointimize共同創辦人王振濃等。

 

吳士駿院長強調,目前大學教育以科系為主軸,專業區分明確,卻缺乏跨域育才機制,雲創學院以AI為核心,打破系所藩籬,橫向貫穿所有科系,培育具備人文、科技、創新、AI…等思維的未來人才。「我們將眼光放遠,企圖打造未來三十年的領袖,他們將擁有熱情、批判式思考(Critical Thinking)、破壞式創新(Destructive Innovation)等關鍵特質!」

 

創新前瞻研究 結業專題跨域合作

雲創學院共設有19學分的課程,包括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全校必修)、產業論壇、結業專題等,「雲技術」學程必修課程包括AI(一)資料科學技術與實作、AI(二)機器學習實務、IOT物聯網技術與應用。「新經濟」學程則有智慧科技概論與應用、新經濟與創新營運模式、精實創業與商業模式設計。

 

結業專題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將匯聚跨域、場域與AI三大主軸,以至少一年的時間進行,聚焦在解決產業痛點與前瞻創新,已經鎖定智慧冰箱、假新聞、空汙…等主題,結合跨系跨域團隊共同研究。

 

在人機協作下,人類的世界將充滿驚喜,東海大學雲創學院團隊率先邁開步伐,將會引領大家走向AI應用的無限可能,把前瞻、創新未來帶到眼前,讓生活更便利、更美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