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打造韌性大學、培育韌性人才、與在地共好共榮,是當今大學的重要使命,國立臺東大學師範學院USR計畫鎖定在地原鄉,鏈結部落觀光旅遊產業,對內為課程延伸多元的教學場域、培育務實專業人才,對外為部落旅遊文化加值、推動臺東農業升級與責任旅遊共好,永續臺東部落旅遊產業。

 

2017年至今,國立臺東大學師範學院持續透過USR計畫奉獻在地,守護部落珍貴的山海文化旅遊資源,透過振興旅遊找回傳統產業榮耀,並且藉由複合式旅遊帶動產業創新模式,在推動USR計畫的同時打造韌性大學,實踐SDGs8(合宜工作與經濟成長)、9(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以及10(減少不平等)。

 

師生首先關注八八風災受創最重的金峰鄉嘉蘭村,攜手排灣族、魯凱族原民,推動第一期「攜手共創部落新旅力」計畫;之後在嘉蘭村與縱谷線的延平鄉武陵社區(布農族),以及海岸線的富山、莿桐社區(漢族、阿美族),執行「臺東Y計畫-共創部落好旅遊」計畫。今年計畫邁向第三期,聚焦南迴線新興社區、縱谷線永康社區、海岸線加路蘭部落與沙城(臺東市舊稱)旅遊產業,執行「臺東Y-2計畫:共創山海沙城好未來」,永續臺東部落旅遊產業。

 

整合三系資源 培育跨域人才

USR計畫以師範學院的山海部落遊憩教育中心(簡稱山海中心)為窗口,統籌師範學院體育學系、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等三系的課程師資,強化課程與在地連結,透過產官學合作,推廣以文化為底蘊的遊程,讓部落族人可以自主操作,並且串聯學生、旅遊產業與從業人員,營造共好共榮的永續部落旅遊商業模式。

 

為了鏈結師生與在地,師範學院開設「山海教育與遊憩跨領域課程模組」,發展包括海洋文化與遊憩探索、山林部落故事行銷、自然教育訓練與發展、生態活動企劃與實作等院級跨域課程,以及戶外冒險教育、休閒美學、導覽解說實務、文化資源調查、數位影片設計與製作、產業實習等14門跨系選修課程,連結在地需求,培育跨域韌性人才。

 

USR計畫已經成為火車頭,引領師生發掘在地議題,設計戶外探索亮點遊程搭配在地產業活動,深入部落進行田野調查與服務。例如杉原海洋遊憩搭配富山漁業資源保育區生態導覽、嘉蘭部落攀樹活動搭配傳統石板屋農事體驗與陶珠文化、武陵部落溯溪遊程搭配布農族獵人文化,透過遊程設計、解說服務、接待服務、數位行銷,點亮在地遊憩資源,提升旅遊服務專業,實現以社區部落為主體的旅遊產業。

 

山林海洋為教室 深化情境教學

師範學院還將教室搬到臺東的山林海洋,發展一系列「結合實際情境」的教學內容,進行在地文化資源探索任務,為學生搭載專業山海技能。例如藉由課程與專業培訓,推動無動力海洋運動,並且定期辦理淨海以及淨灘活動,提升學生的環境保育素養;透過數位影片展現部落多元風貌及文化底蘊,並藉由學術研討會、計畫成果發表、跨校交流、碩士論文及期刊論文,分享USR計畫經驗與成果,持續創造共好。

 

因為跨域課程的啟發,在地實踐已在學生心中萌芽,製作專題作業時連結在地需求,並且延伸課程所學的知識技能,協助部落遊程服務及周邊商品開發。更有修課的學生決定留在臺東創業,例如體育系畢業生成立戶外水域遊憩工作室,帶領富山杉原灣的海洋遊憩活動體驗;數媒系的創業團隊取得金峰鄉公所計畫,製作場域實景、尋寶、店家優惠等元素的金峰鄉專屬互動式導覽APP,協助遊客探索各個景點,帶動深度旅遊。

 

農業加值旅遊 擴大社會實踐

最新第三期計畫於今年啟動,將第一期的「點」,第二期的「線」,延伸擴展成第三期的「面」,藉由擴充場域放大經驗與成果,課程規劃「社會實踐跨域模組」,涵蓋永續生態、山海教育、文化休閒、數位行銷、原民智慧,皆是為臺東量身打造的模組,跨域課程開放全校學生申請修課,擴大培育大學生成為在地人才,促成在地就業與創業,並新增運動競技學士學位學程參與計畫,該學程約有90%為原住民學生,為原鄉培育在地產業人才。

 

臺東兩大重點產業為農業與旅遊業,第三期計畫將旅遊「食、宿、遊、購、行」中的「食」和「購」與農產結合,透過專業師資與課程的設計,從農業生產、加工到餐桌的過程中,加入旅遊解說與體驗,藉由旅遊帶動農產行銷,善用農業加值旅遊服務,推動臺東農業升級與責任旅遊共好。

 

延續多年的USR實踐,臺東大學整合產官學資源,帶動在地正向改變,為部落旅遊建構創新商業模式,牽動教師、學生、部落、產業、生態共好,讓「臺灣後花園」特色發光、永續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