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語婕
自創校以來,慈濟大學堅持人文與學術並重,將環保永續等SDGs目標與多元、平等、共融等DEI理念落實在校園中,培養具有慈悲喜捨精神、為社會服務奉獻的專業人才。
內文
當學生進入慈濟大學的第一天起,透過穿制服、用環保餐具、吃健康素食、參與服務學習、與外籍生共學……等歷程,培養尊重生命、奉獻服務、環保永續、國際視野等特質,點滴累積氣質改變。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說明,緊扣創校精神,學校注重實踐、合作、服務學習,培養具有慈悲喜捨精神的專業人才,不僅專業紮實,更能為社會貢獻服務。
慈濟大學每個學系都會帶著學生投入偏鄉長期服務,包括在國內的佳民國小與水源部落、撒固兒部落的小學課輔學童、傳播衛教觀念。海外服務包括連續18年造訪汶川大地震災區,陪伴孩子學習;醫學院師生組成人醫菲揚志工團隊,赴菲律賓海燕風災災區照護村民與孩童;在慈濟基金會為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孩童創辦的滿納海國際學校,語文學系學生於疫情期間持續透過視訊教導中文。
SDG3表現亮眼 位居全球12名
累積自創校以來的奉獻精神,慈濟大學備受肯定,在2019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 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名列全球第67名,在2022年的排名中,SDG3(促進健康照護及人類福祉)更名列全球12!
環保永續更是早已深植慈濟學生的DNA,劉怡均分享,現在大家習以為常的自帶環保杯享5元折扣,最初是由慈濟大學學生在花蓮推動,串聯全台「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簡稱慈青)帶動風潮,慈濟大學畢業校友也將永續觀念帶到工作場所,持續發揮ESG影響力!
與外籍生共學 點亮學習熱情與自信
連結慈濟基金會在全球的慈善援助行動,慈濟大學廣納來自全球39國的學生,外籍生佔10% ,校園內還為穆斯林學生設立祈禱室,在有如聯合國般的環境中學習,學生不僅英文能力大躍進,也學會包容不同宗教、飲食、文化,從日常落實多元、平等、共融等DEI理念。
為了強化學生的國際能力,慈濟大學設有「國際及跨領域學院」,開設眾多全英文授課課程,更帶領學生參加國際競賽開拓視野,例如去年在德國紐倫堡發明展(iENA)勇奪二金、一特別獎佳績;劉怡均長期帶領學生參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 主辦的「國際基因工程競賽」,點亮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與自信心!
參與DEI倡議 實踐多元平等共融
天下雜誌、天下學習與Cheers快樂工作人今年舉辦第二屆「TALENT, in Taiwan 為台灣人才永續的倡議行動」,年度倡議主題為「DEI多元、平等、共融」,慈濟大學參與這項倡儀行動,多年來更持續實踐DEI精神,例如強調學生入學審查、口試、考試一視同仁、不帶任何偏見。根據天下雜誌2018年報導,慈濟大學醫學系在台灣各大學醫學系中,錄取男女學生比率最接近。劉怡均進一步說明,校內的兩性教授比例、一級主管比例都將近一比一,並持續延攬國際人才在台灣共融發展。
今年慈濟大學與慈濟科技大學即將整合,可望發揮強強相加的力量,發展頂尖研究、串聯東部第一科大最接地氣的辦學成果,照顧東部在地孩子,持續落實SDGs與DEI,打造最佳的學習共同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