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撰文/樊語婕

臺南市的耕地與養殖面積為全台第一,是臺灣的農業首都,為了加值農業,在2011年起「新農業、新農村、新農人」旗艦計畫,給農民釣竿、引進青年從農、為農產建構品牌與通路,成功開創農業轉型升級六級產業的創新樣貌!

 

內文

走進臺南鄉間,美麗的景致與四時豐收的農產交錯,吸引遊人造訪,流連在白河區「花現店仔口」的蓮花、木棉、阿勃勒花海中,或是遊走於後壁區無米樂社區後廍幸福花園、菁寮老街、墨林文物館之間,品嘗割稻飯、體驗古早農村生活樂趣,更見證府城的農村再造成果。

 

新三農旗艦計畫 翻轉農村經濟

永續經營是臺南市發展農業政策的核心目標,農業局自2011年起提出「新農業、新農村、新農人」的新三農旗艦計畫,6年來成功翻轉農村經濟,讓農村改頭換面。臺南市已有78個社區通過農村再生計畫審查,共獲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37,794萬元補助經費,為五都之冠。臺南市農業局長許漢卿強調,農村再生不僅只投注在硬體建設,關鍵在於給予農民釣竿,提升農村生活品質、培育社區營造人力。

 

首先,農業局盤點社區資源,輔導一級農業升級到二級加工業,再延伸到三級觀光產業。自2013年起連續3年辦理農村再生區域產業輔導示範計畫,舉行農村再生社區嘉年華、辦理鄉村體驗旅遊,並培訓農村社區導覽人員、輔導社區自主辦理農村體驗遊程。

 

臺南市更進一步打造優勢農業,依據臺南市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乾旱少雨,以及土壤地形等特性規劃,輔導成立優質品牌米、雜糧、蔬菜、水果及花卉等作物專區,集中管理,擴大規模,也引進農地契作種植、產銷無虞的玉米與大豆等進口替代與外銷潛力作物,並且推廣胡麻、洋香瓜等適地適作、具有地區特色的作物。

 

百萬新農人 營造在地幸福感

農村長久以來苦於人口高齡化,為了吸引年輕人返鄉,注入新活力,臺南市推動「新農人計畫」,招募45歲以下青壯年從農,更以「臺南百萬新農人」為號召,協助農地及資金取得、技術學習、經營輔導、產品行銷等多元面向,營造新農的在地幸福感。截至今年10月底止,輔導新農人數達到1040人,其中更有一成收入突破百萬!在今年行政院農委會第三屆百大青農選拔中,臺南市的4位新農人以及3組新農人團隊分別贏得個人組與團體組的肯定,為臺南市的永續農業扎下深厚基礎。

 

青農有著創新與理想,小農有著辛勤耕作的故事,消費者有著購買良品的期待,臺南市農業局串聯耕作者與購買者,拉近產地與餐桌的距離,建立整合行銷通路。自104年起輔導北臺南家庭扶助中心辦理「社區菜市長@臺南」,推動優質蔬果共同採購,鼓勵消費者透過FacebookLINE等社群媒體,直接向農夫訂購最新鮮的蔬果。目前已有新營民治、安平永華、東區林森、南科管理局、南科社區中心、永康大成、農會安南與新市農會等8處取菜點,方便消費者就近購買,吃當季、食在地,也降低食物里程,為環保盡心力。

 

創建城市品牌 臺南尚青助攻

關廟鳳梨、麻豆文旦、白河蓮子、玉井芒果…都是臺南知名的優質農產,近來更以臺南越光米贏得口碑!許漢卿分享,基於安全健康新農業形象,臺南市農業局帶頭創建城市品牌,許消費者健康、安全農產品的承諾,更為農人帶進收益保證。農業局嚴格把關農產品品質,輔導農民安全管理、鼓勵農人落實生產履歷制度。今年度針對主要特色農產米、文旦與蜂蜜辦理評鑑比賽活動,帶動農友精益求精、生產優質農產品。

 

為了建立農產品牌、集體輔導,並且推廣臺南在地優質農產品,臺南市持續推動「臺南尚青」認證標章,已經陸續推出「好米、好柚(文旦)、好蜜」系列農產品,由臺南市政府嚴選,為農產品質掛保證,幫助消費者輕鬆辨識、安心選購。

 

截至今年11月為止,已有56項農產、39項漁產、4項畜產生鮮品及17項農產加工品,共計116項產品榮獲「臺南尚青」標章,農業局正努力發展「臺南尚青認證標章線上申請系統」,讓申請更便利普及。系統預計在今年底上線,未來農人只要透過網路就能高效申辦,從標章案件申請、審核、列印標章、編碼管理、網路行銷…等流程,全都一站式完成。透過電子化申請,更能提升農產業者的申請意願、擴大行銷效益,更進一步落實「臺南新農業」的願景。

 

2010年縣市合併前,臺南市的休耕面積高達50,824公頃,目前休耕面積驟降為16,555公頃,活化農田達67%!休耕面積更善用於調節農村微氣候、擔任滯洪池等功能,全方位守護大地。在新三農政策的推動之下,翻轉臺南市農業面貌,創造「人」與「產品」的加值,拉近農村、農人與大眾的距離,營造樂活健康產業鏈,帶動農村、農業與農人的經濟升級轉型,建構農業永續、落實農村再生、引進新農活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