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撰文/樊語婕

面對快速變遷的未來,台灣的未來人才必須具備創新、跨域、資訊、就業、公民與全球移動力等六大關鍵能力。當前的台灣面臨了產業轉型、高教過度擴張、少子化等挑戰,培養學生關鍵基礎能力及就業能力,成就每位學生,連結社會與產業,成為高等教育刻不容緩的使命。

 

徵詢各界意見 啟動高教改革

自去年5月起,教育部密集徵詢各界意見,經過多場分區大專校院校長會談與高教改革論壇會談後,重新思考高教發展與資源分配因應對策,希望大學更為自主和自由,高等教育真正落實「以學生為主體」,擬定「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期待引導大學依照優勢資源,各自發展特色。

 

教育部將在明年起執行為期五年的高教深耕計畫,本著零基預算的精神,盤點檢討高教經費,整合規劃三項大型及十七項小型計畫競爭性經費,引導各大學思考自身特色,盤點學校資源及條件,設定中長期校務發展目標及定位,提報五年期整體性的深耕計畫。

 

五年逾850 以學生學習為主體

高教深耕計畫每年將投入173.7億元,五年逾850億經費,比起過往的頂大、典範科大及教學卓越等三大計畫加總經費更高,更重要的是,改變過去零碎分配、重新配置高教資源,以學生學習、在地連結和國際人才培育為主體。教育部長潘文忠指出,打破以往各校競爭經費的思惟,以學校為本位出發,各大學依據中長程校務發展重點規劃,不必再像過往必須配合個別競爭型計畫而調整,有利於大學長期穩定發展特色與優勢,大學將發揮質化特色爭取教育經費,真正落實高教自由化發展與大學自主。

 

高教深耕計畫分為兩大部份,第一部份聚焦於「全面提升大學品質及多元發展」,著重於落實教學創新、發展學校特色、提升高教公共性與善盡社會責任四大目標,共規劃經費88億,並規劃「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12億元,及「支持及協助學生發展」13.7億元。

 

為了提升教學品質、落實教學創新,引導各大學將經費落實於教學現場,落實以學生學習成效為主體的重點,潘文忠強調:「未來學校獲得補助經費後,必須將其中的五成運用於教學上,也就是直接與教師及學生教學相關的軟硬體。」

 

計畫第二部分的主軸為「追求國際一流及強化研究能量」,共60億元經費,用於支持高教「國際競爭」與「研究中心」,協助具有國際競爭能量的學校與研究中心,在過往累積的基礎上持續提升,分別設有40億及20億元。其中研究中心的預算,分別來自於教育部經費13億元、科技部補助7億元。

 

帶動區域產業創新 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高教深耕計畫特別將「大學社會責任」獨立出來,要求所有學校均須另提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潘文忠期待,大學師生能強化與所在區域及社會連結,帶動產業創新、議題討論與區域發展。

 

「例如在『5+2』新創重點產業中,台中有著國防航太的優勢,桃園鎖定亞洲.矽谷,都是當地高教校園可以攜手創新的領域。透過與區域及社會的連結,也加強學生在學期間即與產業及社會互動,關懷社會、關愛鄉土、關注公共議題,並且產生『被需要感』,進而激發學習熱忱,培養主動積極態度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潘文忠進一步解釋。

 

未來高教也將更為公共化,協助弱勢學生、調降生師比、提升教學品質,增進校務專業管理(IR)能力,強化自我審視監督,定期公開各校系所辦學資訊。在接軌國際的部份,將透過制度鬆綁、鼓勵教育創新,增加大學校園的國際交流機會,鼓勵大學推動更多國際合作辦學計畫,推動與國際接軌的課程及教學制度,教育部也將協助大學提出更具有競爭力招生策略、吸引外國學生就讀。

 

簡化指標 放鬆管制 提升高教自主

潘文忠打趣地說,過去大學校長們總是說教育部管太多,全台灣只剩下一所「教育部大學」,未來在推動高教深耕計畫的過程中,教育部的立場以開放為主,管理為輔,放鬆管制,讓大學各自發揮,找回辦學規劃和自主性。此外,教育部已於去年規劃4年設置50億元基金,用來處理大專轉型及退場,妥善安置學生與教職員,未來將對於異常學校果斷處置,盡快排除不良學校。

 

未來高教深耕計畫的審查作業上,將簡化固定量化績效指標,提供各校自由化發展的空間。未來教育部將事先集結學校現況、定位與辦學成效等資料,提供審查委員進行審查作業前的深度了解,辦理審查委員共識會議,建立計畫核心價值與審查共識,讓後續的審查改善意見更適切專業。

 

除了高教深耕計畫,教育部也同步提出「玉山計畫」,提出玉山學者、高教深耕計畫彈性薪資、教授學術研究加給提高10%等做法,幫助高教校園國外攬才、國內留才,提升教學與研究能量。

 

高教轉型關鍵 塑造品牌價值

台灣的高教正面臨轉型的十字路口,高教深耕計畫有如GPS導航,帶領全國一百五十八所大專校院,朝向教學創新、發展特色、透明度、協助弱勢、連結區域與產業、社會責任、國際化等方向前行,也為一百二十三萬名大學生搭載各項關鍵能力。

 

展望台灣未來的高等教育,各校發揮特色與優勢,塑造獨有的品牌形象與價值,

打破學校排名的迷思,吸引有興趣的學生就讀,而非僅依考試分數選校,找回高教學生的學習動力與熱忱。大學也將真正打破圍牆樊籬,連結校園教學、區域發展、產業創新與社會議題,善盡大學社會責任,推動社會創新,培育學生成為具備跨界創新力的未來人才,真正落實《大學》所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