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感遊戲大受歡迎,成為玩家新寵,其實,體感溫度也能夠是便利商店經營的好點子,全家店舖可以從消費者對溫度變化的感受,預測商品的銷售走向,更有效率地訂購店舖所需商品,順利提升日商、降低商品耗損所付出的成本!

 

內文

全球氣候走向極端化,季節、氣候、氣溫等因素大大影響人類生活方式,也掌控消費者購買商品的行為,尤其現今不分四季,日夜或每日溫差常常動輒十度以上。溫度的變化不僅只是讓人們出門瑟縮或是覺得悶熱,也反應在他們購買的商品內容,消費者會因為覺得熱而渴望清涼降溫的食感,或是感到寒冷而想要吃些能夠溫暖身體的食物。

 

小標~以體感溫度出發 精準掌控商品組合

一年中氣溫變化最大的期間包括1011月,以及上半年度的4月份,在店舖經營上,關心消費者的「體感溫度」更重於實際溫度,所謂體感溫度就是消費者身體感受到的冷熱感受,受到每日溫度變化影響,舉例來說,今天溫度20度,昨天12度,因為溫度大幅上升,消費者在今天的體感就會覺得「熱」,但若昨天是28度,今天的20度相對而言就會在體感上造成「冷」的感受,全都是因為昨日與今天的比較而不同。

 

基於體感溫度的概念,若是消費者覺得熱,即使在冬天也可能會想吃冰,在夏天也可能會因為溫差、下雨或陰天等因素,感到涼意、想吃廣東粥暖一下胃。因此,店舖訂貨時不再僅考量季節與溫度等指標,站在經營店舖的立場,更必須以消費者的體感溫度為出發點,養成「依據溫度變化預測商品銷售」的能力。只要店長每天多花一點時間關心明天的氣象預測,觀察明天與今天的溫度變化,以及即將對消費者體感溫度造成的影響,就能夠有效預測商品的銷售,更精準地預訂商品,並大幅降低商品耗損的成本。

 

小標~聰明訂購 預策明日的商品銷售

體感溫度訂購法,曾經在「吳副總講堂」專欄中提過,是一種依據溫度變化而預測商品銷售的先進訂購思維,以前的觀念是從今天為出發點:「今天溫度28度,冷飲、冰品賣得很好,明天要增加冷飲、冰品的訂購數量。」體感溫度訂購法的想法則是以今天與明天的比較為出發點:「今天溫度28度,明天降為20度,消費者的體感溫度會覺得變冷,因此要增加燴飯、關東煮、廣東粥等溫熱商品的訂購量。」

 

除了溫度的變化外,店舖在決定陳列商品的內容與數量時,也可以考慮氣候的變化,是否下雨或出大太陽、或是接近特殊的節日…等,找出最適合自己店舖的商品組合,例如上午1120分開始下大雨,建議店長立刻在店外擺放滿滿的傘桶,並增加關東煮區、蒸包機內的商品量,讓不想在下雨天走遠路買中餐的上班族一進店就聞到溫暖的食物香氣、可以輕易快速選購;在結帳櫃台也可以多擺放幾包輕便雨衣,並將雨傘放在較靠近店舖入口的展示空間,方便沒帶雨具的路人購買雨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