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語婕
一場疫情,打亂了人類常軌,按下了OFF鍵。在疫中與疫後新常態裡,慢活、永續、低碳的價值逐漸放大,讓花蓮縣彎道超車,以科技串聯世界,以慢活守護環境,以台灣東大門之姿翻轉偏鄉形象,成為我國永續領頭羊!
關於花蓮的速度,可以說快,也可以說慢!在科技教育與遠距醫療,關乎孩子與長輩的政策與建設,花蓮積極加速,這是花蓮的「快」;在生態與旅遊的主旋律上,花蓮以「慢」取勝!今年花蓮就推廣「吃在地、玩在地、住在地」,邀約大眾騎單車、賞星、鬆綁,來一場「慢‧精品」之旅!
在政壇一片法、商背景的主流中,花蓮縣長徐榛蔚畢業於文化大學音樂系顯得獨特,她對於縣政懷抱著溫暖、感性的情懷,「讓百姓安居樂業」是核心思想。為了讓青壯鄉親無後顧之憂地打拼事業,把下一代、上一代顧好,教育、醫療成為花蓮縣政雙軸要務。
力拼教育醫療 落實安居樂業
花蓮縣祭出「一中心三區」政策,結合智慧教育中心與花崗國中、光復國中、玉里國中三區發展不同主題的智慧教育。多年累積的科技素養,讓花蓮每年都能主辦全國性的無人機、程式語言、自走車等比賽,成為台灣科技教育的領航者。
在硬體建設上,花蓮縣建置教育網路中心,撰寫計畫爭取經費,獲得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支持,落實校園網路布建、愛部落i-Tribe無線寬頻計畫,為第一線師生建置完善硬體設備,在108年率先啟動遠距教學,進而在去年於境內所有學校進行遠距教學實際操作,因此今年5月19日全國啟動三級防疫警戒後,花蓮縣得以善用豐富的遠距教學經驗,貫徹停課不停學的願景。
狹長的花蓮縣南北距離超過170公里,醫療資源集中在北花蓮,為了改善中區和南區的醫療服務,花蓮縣府與慈濟、門諾醫院合作,將遠距醫療布建於衛生所,在地衛生所的醫師使用五官鏡、眼底鏡等設備為病患進行檢查,透過5G傳輸就能與慈濟、門諾醫院的專科醫師線上會診,讓偏鄉不再有醫療資源落差的問題。
有機農業首都 智慧科技助陣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人移居花蓮,就是因為愛上它的天然潔淨!花蓮縣長徐榛蔚分享,台灣的大米倉就在花蓮富里、玉里,花蓮更是我國有機農業首都,從農委會資料顯示,全國有約15,000公頃的有機栽種面積,花蓮縣有機驗證面積高達2806公頃,是全國通過驗證面積最高縣市。[U1] 花蓮縣近年來資材補助皆為有機肥,期待推動每年增加10%有機耕種面積!
智慧科技是花蓮縣永續農業發展的一項利器,幫助青農傳承接棒。從去年起花蓮將智慧農業實行在有機蔬菜、稻米、咖啡等特色農產品,並與國小、國中、高中,及慈濟大學合作,翻轉下一代對於務農的印象,了解到在大數據等數位科技的助攻下,智慧感測土壤濕度、氮磷鉀肥濃度等,幫助科技農夫快速學習成長。
守護生態環境 永續深山美地
在旅遊推廣上,花蓮有著截然不同的關鍵字,109年推動「淨」、「靜」、「勁」、「境」、「靚」五字 ,訴求乾淨、安靜、勁道、意境與靚美,今年則以「慢‧精品」為重點,訴求身心靈慢活療癒,邀約大家在花蓮重拾對於美好生活的想望!
去年受到疫情影響,出國旅遊大不易,島內旅遊成為王道,東漂的台灣旅人在去年為花蓮寫下歷年最高紀錄,有高達1460萬人次造訪花蓮,正是因為大家熱愛花蓮的自然環境,也讓花蓮縣府多年來極力推動環保生態、永續旅遊、低碳旅遊有了更大的動力,進一步在東大門夜市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改以租借、回收餐盤減量垃圾,花蓮縣環保局更規劃全國首創的「環保餐具清洗中心」,已獲得花東基金補助,可望進一步推動花蓮永續旅遊。
「花蓮的建設視野,並不侷限在建一棟樓、創一個科學園區,而是守護著美好的生態環境。」徐榛蔚進一步描繪花蓮的美好生活樣貌,5分鐘內就可以上山下海,到美崙山探探自然、到太魯閣挑戰百條步道、到七星潭傾聽海水與石頭的合奏,又或是端坐在一棵大樹下,打開筆電,立即與全球連線、工作上線,「花蓮就是一個迦南美地、深山美地、台灣東大門,歡迎大家來放鬆放空、享受花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