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撰文/樊語婕

 

客家研究對於客家認同的形成意義重大,為強化客家學術研究基礎、促進客家知識體系發展,客委會成立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推動客家系所、學術委員會創立,支持客家研究相關的學術期刊與專書出版,獎勵國際合作,持續匯聚學位論文、研討會論文、專書著作,引領客家研究聚焦於客家觀點詮釋視角、拓展台灣多元文化主義的論述深度,彰顯台灣研究在國際上的特殊性。

 

 

1987年之前,客家研究只有零星、個人的「文史工作者」與「客語教學者」,尚無任何制度化的客家研究機構作為推動的力量。因此,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委員兼召集人蕭新煌稱之為「客家界」,並不構成任何客家學界。[U1] 

 

1988年還我母語萬人大遊行、客家權益促進會創立,1990年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成立、1994年寶島客家電台誕生、1994年台北市公共事務協會成

立、2000年客家基本法通過。而在2001年客委會成立後,至今累積20年的努力,帶動客家知識體系的建立,包括組織生態、研究領域、國際研究能量等,為客家學術研究取得主動詮釋、全球發聲的利基。

 

為強化客家學術研究之基礎,促進客家知識體系之發展,客委會於2004年成立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聚焦於客家知識體系發展計畫之規劃及審議、客家知識體系發展計畫之評核等任務。

 

建構客家知識體系 培育研究人才

客委會持續推動客家系所、學術委員會創立,支持客家研究相關的學術期刊與專書出版,獎勵國際合作,客家知識體系發展獎勵補助持續支持「客家學術研究計畫之推動」、「客家課程之開設」及「博士後研究人員之獎助」等申請計畫,鼓勵研究計劃、客家研究博士、博士後研究,持續培養客家研究人才、建構客家知識體系。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成立於20038月,為全球首創之客家學院。在客委會前主委羅文嘉任內,中央大學已創設客家學院,交大則剛要成立客家文化學院,他特別強調,「要做客家研究,就是需要人才,培養未來可能投入的人才。」客委會前主委葉菊蘭則點出,在知識體系中,若沒有語言、族群的觀念,未來很難做長久的傳承。「因為有客家學院,就有客籍的教授,招收想要認識、研究客家的學生。」

 

2001年客委會正式成立之後,推動三個公立大學客家學院的設置和客家知識體系及其學術發展的建制化!」蕭新煌進一步說明,包括2003年中央大學客家學院、2004年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2006年聯合大學客家學院)、兩個半的客家研究所成立(高師大客家文化研究所、屏科大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屏東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碩士學位學程)以及兩個學會(台灣客家研究學會、台灣客家語文學會)因為客委會的設置,不但吸納相當多的人才、資源和活動,也釋放不少的經費和計劃給三學院、二‧五個研究所和二個學會。[U2] 

 

「要制定政策必須要有學術研究基礎,所以設立了客家學院、研究所與學會,有制度性的建置,這些機構都是客家文化發展的重點。」中央大學特聘教授張翰璧更以中央大學為例說明,把客家研究帶進去台灣最嚴格的學術領域,把台灣的客家研究提升成東南亞華人區的研究重鎮,甚至於國際上的族群研究或移民研究的重鎮。

 

在客家知識體系的建立過程中,質與量皆同步提升。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羅烈師指出,在台灣三所重要大學設立客家學院,以及二.五個研究所、兩個學會成立,從量的角度來看,增加了學術機構的數量。此外,在還未成立客家學院之前,當時的交大在人文社會領域較為落後,因為客家學院成立,進而匯聚30位具備人文、社會、傳播等專長的教師,為交大融會理工與人文社會領域,落實全人教育,更強化台灣人才在地化人文領域素養、與在地客家族群社會連結,從高等教育現場帶動客家課程、教材、出版、期刊等全面的蓬勃發展。

 

鼓勵客家研究 支持論文專書期刊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教授利亮時指出,客委會鼓勵學術機構的學者投入研究,並持續支持國內學術機構發行客家相關的學術期刊與研究計畫。他就曾執行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計畫(2017.5-2018.11星馬地區客家文化資產 數位典藏計畫:馬來西亞地區)、苗栗園區海外研究─ 東南亞客家研究先期計畫等客家研究計畫。

 

客委會持續鼓勵研究計畫,其中包括眾多海外研究,例如2003年由蕭新煌帶領臺灣客家研究團隊,至東南亞進行客家研究計畫「海外客家基本調查:新加坡、馬來西亞」、「海外客家基本調查:越南、泰國與汶萊客家基本調查與東馬、印尼客家主題計畫」(2004);暨南大學副教授林開忠「苗栗園區海外研究東南亞客家第二期研究計畫:泰國、越南與印尼客家人全球客家研究」(2011)、逢甲大學教授胡志佳「全球客家基礎資料建置計畫」(2014)、中研院兼任研究員湯熙勇「中南美洲客家研究計畫」(2015)……等。[U3] 

 

在客委會的支持下,持續匯聚學位論文、研討會論文、專書著作,例如2002年出版的《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8年出版的《客家社會祭儀:姑婆牌、入祖塔及女性禮生田野紀實》[U4] 2018年蕭新煌與多位客家文化專家學者協力,出版《臺灣客家文化研究論文選集》主題叢書,幫助讀者進一步瞭解客家研究與其知識體系在臺灣成長過程、特性與已有成果。

 

目前台灣已有三份客家研究學術期刊定期出刊,2006年由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與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共同合作,兩校合作發行國內第一本客家學術期刊《客家研究》(半年刊);其二為《全球客家研究》(半年刊),由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於201311月創刊發行,成為全球客家研究溝通交流的平臺;其三為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發行的學術期刊《客家公共事務學報》(半年刊),於民國20107月創刊,創建族群關係、客家研究、區域研究、全球客家發展等相關領域之研究論文、研究紀要與書評交流園地。

 

具備客家觀點的研究詮釋視角

長期以來,學術研究詮釋的主角都不是以客家為主,近20年來由於中央客委會及地方客家單位、客家學院、客家研究中心成立,透過客家知識體系的建立、透過客家研究,客家族群拿回詮釋的主動權與主體性,透過研究聚焦「客家觀點」的詮釋視角。

 

在客委會前主委羅文嘉任內,為了客家文化保存,自2005年起進行「客庄文化資源普查」,累積20餘萬筆客庄家戶之社會調查資料,涵蓋區域包括桃園、新竹、苗栗、台中、高雄、屏東、花蓮等客家人口較多或密度較高的縣市。羅文嘉分享,「我們當時做了一個全國文化的普查,因為所有政策都要有基本數據資料來當依據。」

 

在所有中央機關各部會中,客委會是除了科技部、教育部以外,唯一被賦予推動學術研究的機構。蕭新煌直指,推動客家的學術研究就是為了要修正糾正歷史誤會、重新建立族群史、回復最合適的歷史定位,在釐清族群刻板印象之外,也要建立客家族群的自我信心、正確的自我意識。

 

發出客家聲音 補足族群面向

過往對台灣史的了解,皆為大中國概念下的台灣,近30年,台灣史回到台灣史本身,用台灣看台灣。羅烈師指出,隨著社會解放,表現在環境、勞工、農民、社會運動,使大家真正認識台灣,卻忘了客家聲音,客家學院作為客家學術重鎮,不斷提醒、發出客家聲音,拿回詮釋的主動權。

 

台灣客家研究是客家研究在台灣本土化的一種現象,曾任客家委員會籌備處主任、知名民族學學者徐正光認為,「研究客家學不只是客家人自問自己是什麼人,還有怎樣走出去、客家人彼此講客家話,不再做都市裡的隱形人。」

 

在台灣研究當中,因為閩南人的人數最多,早期的人類學家、歷史學家都以閩南族群為主要視角,而人類學家、民族學家則聚焦在研究原住民,學術上客家人長期被忽略,蕭新煌強調,「有了客家學院後,學術界才得以補足客家族群的面向。」

 

「過去客家歷史記載,並不是很正確,係以別的族群、地主的觀點,紀錄了早期福佬人跟客家人關係,或是客家人樣貌的描述。」徐正光進一步說明,過去撰寫客家相關歷史的知識分子採用非常主觀的歷史觀,不是客家人自己寫的歷史,客家人想用客家研究找回自己,不論是地方人士或後來成立的客家學院、研究所,皆重新用各種方法,用不同資料來書寫自己的故事,從而發展出客家學。「透過客家研究,客家族群得以自己詮釋自己,反駁別人的看法。」

 

拓展台灣多元文化主義論述深度

在過往「泛中華民族種族意識形態」和威權體制統治下的台灣,沒有「多族群」的概念,只有「漢人VS.高山族」二元種族對立觀和「本省籍VS.外省籍」的二元省籍對立觀,完全漠視和否定台灣本為一個多族群社會本質的族群發展史事實。[U5] 

 

客委會前主委葉菊蘭指出,在中央有一個單位客委會,客委會所做的各項短中長期的政策,目的就是要把客家族群的信心找回來,台灣族群多元的信心才能建立。利亮時也呼應,客委會成立20年以來,帶動學術機構中的各世代的學者、民間文史工作者投入研究,在台灣已經形成一股學術研究力量,客家研究形成學門,被很多人重視。

 

客家族群研究拓展台灣多元文化論述視角,促使族群關係變成重要的研究學門,彰顯台灣多元文化研究特色。利亮時觀察到,「客家研究的詮釋權不只有客家學者,也吸引其他族群投入,透過國內學術機構、論文、期刊、研究計畫等方式,彰顯原本隱性的客家議題,例如包括傳統技藝、開墾聚落等,在台灣被看見。」

 

「過去20年客委會推動客家研究奠定基礎,帶動科技部也將客家相關研究列在學門底下的次學門,這些都是走向成長的第一步!」利亮時進一步強調,客家研究未來需要客委會投入經費、不同領域的人才投入,持續茁壯、提升能見度。蕭新煌也樂見,在科技部的學門分類中,「客家研究」與「原住民研究」明確並列在「人類學及族群研究」之下,雖非獨立學門,但已經明白出現「客家研究」。

 

從客家研究得以了解,客家人從來不是離群索居,長期以來與原住民、福佬人互動,所有族群之間都會為了經濟、為了土地而有鬥爭有合作。蕭新煌推崇客委會楊長鎮致力於推動族群合作的努力,「我們要把客家人歷史、發展史、跟台灣的關係,都放在整個族群共同的歷史、共同經驗當中去了解,完整建構多族群的臺灣歷史。包括客家人、閩南人、原住民、外省人,再加上新住民研究,從四族到五族共和建構的族群關係史,從過去到現在,都要仰賴學術研究,才可能互相尊重、和諧融合。」

 

1988年客家人走上街頭提倡還我母語運動,之後客家學講求保留客家語言與文化,與台灣其他族群互相影響互相學習,徐正光欣見目前教育部重視閩南話與本土語言的復興,也極為認同客委會的族群主張,「客委會主委楊長鎮主張族群主流化,推動各族群說著不同語言、來自不同地方,大家互相尊重。」

 

掀起全球客家研究浪潮

如今臺灣已有六所國立大學成立了客家學院與相關系所,培養客家研究人才,持續匯聚學位論文、研討會論文、專書著作,台灣建立了客家知識體系,更掀起全球客家研究的浪潮,包括中國大陸、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出現越來越多的客家研究團隊,呈現豐碩的研究成果。

 

「東南亞的客家研究是台灣刺激出來的!」蕭新煌直指,因為臺灣學者到當地進行客家研究,將原本零星研究客家領域的學者聚集起來,例如新加坡黃賢強、馬來西亞   學者,帶動高教學界與客家會館對於東南亞客家族群相關社會研究的興趣。利亮時也點出,由於臺灣學界與東南亞長期交流互訪、進行學術研究,累積影響力,喚醒當地華人逐漸淹沒的客家意識。

 

「當我在2011年到東南亞進行客家研究時,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新堯灣就成為議題!」羅烈師以自身研究經歷為例說明,透過與當地居民談論,學者就成為把台灣經驗轉進當地的窗口,帶動包括社區營造、文化資產、地方創生等經驗交流,分享台灣如何看待、如何保存多元文化,與當地產生共鳴。

 

彰顯台灣研究的國際特殊性

 

早在第一任客委會主委范光群任內,就積極推動台灣與全球客家交流,而後在2010年的客家基本法第19條明白規定,「政府應積極推動與全球客家族群民間及政府之文化與政策交流,並建設臺灣成為全球客家文化創新、交流與研究中心。」范光群深覺,這是很有遠見的立法,而且獨具特色,他更強調,臺灣要繼續努力,打造成為真正的世界客家文化中心。

 

台灣在學術面發展出客家研究,自然吸引全球客家的學者,客委會前主委葉菊蘭指出,「我們的企圖心是全球研究客家的重鎮,如今也達成了!」利亮時強調,臺灣在海外客家研究領先對岸十年,透過客家研究將台灣打造為客家文化中心[U6] ,經由多元論述、本土客家研究延伸,帶動海外客家研究同步發展,與在地連結,從在地角度看到在地客家特性、變化,他舉例說明,例如東南亞客家移民與台灣客家人不同處、與其他種族通婚研究,深入全球不同地域客家人在語言、文化、信仰的異同。

 

20169月第四屆學發會成立以來,更致力於推動國家及客家知識體系發展、推動客家研究具備學門地位、培植國際級客家研究指標性期刊、鼓勵學界籌組國際客家學術聯盟。[U7] 

 

客委會自許成為全球客家的hub(中心),以鼓勵學界籌組國際客家學術聯盟為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透過客委會協助,已於20206月成立「臺灣全球客家研究聯盟」 (Taiwan Consortium of Global Hakka Studies,簡稱THAS),匯聚台灣、日本、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共七國11個組織,採取與國際間的比較研究,增進國際學術交流,開拓客家知識體系,共同推動全球客家研究。

 

蕭新煌為全球客家研究發展的脈絡做出整理,「因為客委會協助成立三個客家學院、二.五個研究所,帶動臺灣客家學術圈、培育人才,帶動東南亞客家研究,再帶動全球客家研究。」

 

客委會前主委鍾萬梅觀察到,跨客家學院、跨領域、跨國的客家研究與學術合作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他也期勉學界,跨國研究題材更廣、更深、更高,挖掘海外客家在地的特殊性。「台灣客家要做世界的客家,用台灣的獨特性,發展我們的品牌!」

 

動到族群多元的典範轉移:兼談客委會的任務”簡報PP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chieh16145 的頭像
    yuchieh16145

    樊語婕文字工作室部落格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