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訪者:林智仁/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特聘教授
- 主要經歷:
- 研究實驗室訪問首席研究員
- 研究訪問教授
- 研究訪問科學家
- 研究領域:機器學習、資料探勘、最佳化
第十七屆有庠科技講座-資通訊科技類得主林智仁為AI研究先驅,現職為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特聘教授。早在2000年開始,他就率領研究團隊持續開發資料分類軟體LIBSVM,至今已被下載超過120萬次,助攻全球眾多機器學習、大數據應用。
產業思維需融入AI創新文化
近幾年許多台灣產業開始專注於收集數據並使用AI技術,已展現初步成果,例如製造業用於優化生產流程與安全監控,醫學領域善用AI提升病歷分析與國際疾病分類(ICD10)的高效能應用。
林智仁指出,結合AI與強項產業領域是台灣的優勢,例如擁有強大的製造產業,導入AI應用可以提升產品的價值。但他也提醒,「現有的產業軍事化、標準化的思維與AI領域講求創新、open-minded敞開胸懷的文化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如何做到良好的結合是我們的機會和挑戰!」
在美國曾經在eBay、Yahoo、Google從事研究,在台灣也曾攜手華碩等企業進行產學合作,林智仁建議,所有行業都應該投資於數據的收集和分析,例如聘僱軟體工程師進行資料保存收集、聘僱資料分析師進行資料分析應用,或是與外部的專業數據公司合作,而上述種種相關投資都將有助於企業的產品與業務發展。
扎根基礎 在台實現最好的AI研究
2019年人工智慧服務公司Element AI發布《2019年全球AI人才報告》顯示,全球僅有3萬6,524位「AI專家」,較2018年增加66%。林智仁觀察到,台灣
在AI應用方面已經培養許多人才,有許多學生著迷於AI應用,渴望進入這個領域,一些學生卻錯誤地認為,只要學會使用一些深度學習工具,就已經足夠了解AI,然而,計算機科學領域發展非常快速,即使目前掌握關鍵技術,在3、5年後也許就落伍了。他建議有志於進入AI領域的未來人才,「就讀各大專校院的資訊工程系,將基本課程唸好,擁有紮實的數學和程式設計技能是從事AI相關工作非常重要的基礎。」
在AI研究領域,我國已有較多的資源投入於應用研究,對於基礎研究的投入略顯不足。林智仁進一步指出,目前AI研究領域太過熱門,學者們急於發表論文,他期待大家紮紮實實地做研究,在台灣實現最好的AI研究就會成為可能!
從1998年開始,當AI在全球還屬於冷門領域時,林智仁就已投入機器學習研究,可謂是AI先行者,自此堅持超過20載至今。獲得有庠獎,林智仁認為是一大肯定,他更欣喜於有庠獎在2020年增設「人工智慧(AI)」領域獎項,「此舉將會鼓勵更多研究人員進行頂尖的AI研究,這是非常有意義的!」展望未來,他笑著強調,AI還有許多關卡需要突破,老老實實地做研究非常重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