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語婕

明年8月台北市將主辦世大運,整座城市將迎接來自全球的選手與團隊,這樣的活動是帶領下一代接觸國際的最佳機會,但是,當我們的孩子扮演主辦城市主人,迎接面對世界各國的貴賓,除了語文能力之外,還須要真正具備國際溝通的深度與廣度,才能真正善盡接待的角色。

只要提及國際教育,在台灣的各級教育現場,皆是從英文考試為出發點,透過大量的紙本教學、課文閱讀、單字背誦,讓孩子不斷地考試,或許能夠在考試中取得高分,然而,大部份的學生只要一遇到外國人,就把所學的英文單字與文法全部忘光,既聽不懂也無法表達,失去了學習英語的真正目的~運用英語與全世界溝通交流!

打造英文環境 多元溝通應用

英文是國際溝通的共同語言,國際教育不應該只有英語考試與背誦,打造一個英語環境更為重要,帶領學生從生活中學習英文,透過文化交流與多元活動運用英文,真正讓孩子了解學習英語的目的與用處,絕對不是僅有在課堂與教室中,為了應付考試、拿到高分,而是在生活中可以善用的最佳溝通工具。

在台灣,康橋雙語學校是國際教育落實得最為徹底的校園,學校不僅擁有「西方教育聯盟」WASC國際學校、美國大學先修課程(Advanced Placement,簡稱AP)及國際文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簡稱IB)等認證,同時設置SATACT等國外升學考試的專業考場。

豐富課程活動 深度國際交流

在落實國際教育上,透過課程及活動設計,康橋雙語學校打造多元學習的機會,帶領學生從日常生活、文化交流等寬廣的層面中,進行更深更廣更多元的國際交流,真正了解尊重異國文化,成為地球公民。

去年12月康橋雙語學校管弦樂團首度赴日跨海演出,於德島文理大學演奏《將軍令》、《高山青》等樂曲,達成藝術文化交流。今年7月康橋雙語學校絲竹樂團參加加拿大德拉蒙世界文化藝術節,手持中華民國國旗踩街,還在「台灣之夜」帶動唱「你是我的花朵」,揮毫寫上翻譯各國舞團的成員中文名字、致贈小紅包,不僅行銷台灣文化,也拓展人脈,結交來自全球的好友。

國際競賽發光 讓世界看見台灣

新北市在今年7月辦理第50屆國際少年運動會,康橋雙語學校高中部的學生中,有48位學生擔任活動的學伴大使,參與國際服務,透過流利英語與親切態度、多元話題等方式款待外國友人。

為了與世界接軌,同時激發榮譽感與團隊合作精神,康橋鼓勵學生參與各式國際比賽。高中部和國小部的學生就耗費整整1年製作網頁,發揮關懷心與科技力,向全球推廣台灣的書畫修復師與獨立書店等文化特色,在今年的「國際學校網界博覽會」中,奪下2個白金獎和1個金獎,還引起國際專家的矚目,成功連結台灣與世界!

從小啟動國際觀 向全世界學習

康橋雙語學校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帶領學生進入世界村,從國小開始就啟動與國外姐妹聯盟學校互訪,讓學生習慣與國際人士交流,除了互動見面外,學生並且入班共同學習。學校也透過活潑的課程設計,引導學生掌握國際脈動,在經濟學課堂中,學生就分組熱列討論敘利亞難民潮新聞,並且探究難民湧入歐洲衍生的各項問題。

學生還經由視訊科技與世界交談,並與外國學生成為筆友,透過口說、筆談等方式,進行生活與跨國文化深度交流。今年223日康橋國小五年級的教室好熱鬧,學生與日本上志津小學學生正在進行視訊交流活動,雙方透過英文介紹學校、分享學習與生活趣事,在歡樂的氣氛中增進對彼此文化的認識。

對於康橋雙語學校的學生來說,學習場域不分國界,學校每年都會為九年級學生規劃為期12天的海外教育旅行,在海外的校園中入班學習,體驗在地文化精髓,參與各式文化、藝文、體育等活動。例如星馬國際教育旅行,就帶領學生學習東協自由貿易區、認識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經濟現況,更造訪熱帶雨林生態、,深入探索馬來、回教、印度、娘惹等多元融合文化,並經由團體教學、小組合作及入班上課、浸潤式文化體驗等教學活動,深入東協國家現場,掌握亞洲國際趨勢。

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台灣的下一代更須要連結世界,康橋雙語學校堅持設校願景:「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社會菁英,許孩子一個美麗的未來。」在美麗的校園中,以雙語教育為起點,以國際化為目標,引導學生胸懷國際,配備站上全球舞台的多元競爭力,培養隨時帶得走、一生受用的能力,成為國際級未來領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