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達到「低碳城市」及「永續生活」的目標,高雄市積極制定「高雄市環境維護管理自治條例」,透過綠色採購、空污管理、水污染管理、環境清潔管理等努力,落實低碳永續城市行動。

在全球追求低碳永續的風潮中,高雄市加快實踐腳步,制定「高雄市環境維護管理自治條例」,自1029月提送高雄市議會審議,最終順利於104108日經行政院核定,其中共分為總則、永續發展、空氣污染管理、水污染管理、環境清潔管理、罰則、附則等七章,內容涵蓋環境保護各類範疇,以維護高雄市環境品質,為低碳城市願景奠定法治基礎。

高雄市政府從自己做起,在自治條例中規範主管機關應擬定綠色採購政策,並優先採購中央環境保護主管機關或主管機關公告之環保標章產品;也規範溫室氣體排放,明定經中央環境保護主管機關公告為應申報溫室氣體排放量之固定污染源的公私場所,應訂定溫室氣體自主管理計畫,嚴格規範高雄市轄內大型排放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並制訂高雄市溫室氣體自主管理實施辦法,確保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環境衝擊。

完善配套措施 全面降低空污  

在空氣污染管理方面,由於高雄市二行程機車數量為全國之最,因此在自治條例中特地明定推廣使用低污染運具及清潔能源車輛,劃定低污染運具示範運行區,分階段公告高雄市轄內禁止使用二行程機車之時程及區域,最遲於民國1091231日前禁止高雄市使用二行程機車,未來將實施獎勵補助配套措施,鼓勵民眾汰換老舊二行程機車。

在市民最常見的空氣污染部分,餐飲業油煙為高雄市民眾居家環境污染與陳情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包括餐廳、自助餐、流動攤販等,在自治條例中也規範一定規模的餐飲業作業場所,應該設置集排氣系統及空氣污染物去除設施,並維持正常操作,期許藉由法規依據降低餐飲場所製造的油煙污染。

管制餐廳工廠 降低水污染源

在水污染管制部分,廢油水污染是高雄市民最重視的環境議題之一,許多餐廳廢油水直接排入下水道,油脂堵塞管線情況嚴重,這些脂化物不僅堵塞下水道,也嚴重影響餐飲環境衛生。業者若裝設油脂截留器,可分離廢油水的油脂達90%,大大降低對環境的衝擊。依據空氣污染防制法第31條第1項第5款之規定,餐飲業排放油煙廢氣為我國空氣污染防制法中明定禁止之空氣污染行為。而餐飲業主要污染物除來自料理過程中之油煙外,亦含食材本身油脂及受熱逸散之水份。

工廠排放的廢水更是高雄市水污染的重要來源,因此在自治條例中,限制了廢水處理專責人員的兼職身分,認為廢水處理專責人員應專職於處理廢水問題,期許藉由專員專責的方式,讓專責人員能夠專心處理廢水事務,降低高雄市轄內廢水所造成的污染及危害。

記取氣爆教訓 規範地下管線

高雄市在103年發生有史以來最大的氣爆事件,造成32人死亡、321人受傷,起因於丙烯管線不當包覆,造成管腐蝕並日益減薄,無法負荷輸送管壓力而破損,導致丙烯外洩並引起爆炸;為避免未來發生同樣的災難,自治條例中也特別獨立為地下管線設立法規規範,要求既有工業管線及天然氣輸氣管線所有人,應每三年對其所有金屬管線辦理自輸出端至接受端之全線管壁厚度腐蝕檢測,並且需在自主管機關依規定公告後一年內辦理第一次檢測,徹底為高雄市地下管線做地毯式的掃描健檢。

為了實現宜居城市的願景,在自治條例中針對市容整潔制定相關配套法規,規範路燈、變電箱等定著物不得張貼、噴漆或懸掛廣告物。登革熱也是高雄市非常重要的議題,因此高雄市環保局在自治條例中,規範公私場所相關負責人應該確實維護環境整潔,避免影響環境衛生,更重要的是透過環境維護,降低登革熱或其他傳染病的媒介出現。

儘管高雄市環境維護管理自治條例已囊括許多環境面向,但高雄市仍存在著其他環境議題,例如降低細懸浮微粒排放、逸散性粒狀污染物質堆置於封閉式建築物內、登革熱議題主動預防、舊衣回收箱管理…等。高雄市環保局持續精進自治條例,提出自治條例修正草案,已於今年3月提交至市議會排定審查,期許未來在自治條例的法治基礎規範下,不斷努力強化,逐步將高雄市打造成為低碳永續的宜居城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