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語婕
農業是台灣傲人的軟實力,寶島生產質優味美的稻米、蔬菜、水果,背後除了農民辛勤的照護,農業用水更是農產的命脈!在2020年10月1日,我國農田水利署揭牌成立,積極優化農業用水,帶領農民挺過去年的百年大旱,更善用科技守護水質、精準灌溉,讓農民與環境雙贏共好。
去年台灣遭逢56年來最嚴重乾旱,農水署在評估水庫蓄水量無法完全滿足農業灌溉使用後,果決決定水庫灌區110年1期作停灌,並給予停灌區農民補償措施,照顧農民生計。農水署各管理處更實施分區輪流灌溉、間歇灌溉、啟用備用水井及取回歸水利用等抗旱應變措施,如期完成第1期作灌溉作業,守護國人糧食安全需求、協助農民度過缺水難關。
窮盡所有方法 度過乾旱難關
回想去年的大旱挑戰,農水署長蔡昇甫對於農民的支持與同仁的辛勞,有著滿滿的感念,娓娓道來幾個令人動容的小故事。例如農水署積極到各地舉辦座談會,農民更改原本的農務計畫,都願意按照政府的規劃錯開整田期,攜手共度難關。為了優化分區輪流灌溉,農水署17個管理處的同仁更是全天候輪班,與各地水利小組長、班長輪流控制調整閘門, 24小時將水源引至不同田區, 確保作物擁有最基本的水量。
蔡昇甫欣慰地分享,「去年真的是窮盡所有方法,透過多元抗旱措施,幫助了23.6萬公頃農地度過乾旱難關,所有農田如期收穫,甚至單位面積產量更高、價格更好。」他也強調,去年的大旱為台灣農田水利進行最佳的身體健康檢查,讓農水署團隊更了解灌溉系統需要補強之處,尋求未來精進的做法,為極端氣候做更好的準備。
農水署也祭出高效率照顧農民生計!過去農田水利會時期,宣佈停灌後,往往需要半年農民才能收到補償款。去年停灌補償創下史上最高金額,農水署卻能將作業時間壓縮到一個月,在農曆年前將補償款全部匯到農民戶頭,安定農友生活。正所謂患難見真情,農水署發揮與農民站在一起的用心,拉近了跟農民的距離,建立了信任感,成為推動創新政策最大的支柱。
推進三大任務 嘉惠全國農民
自2020年10月1日創立以來,農水署持續推進三大重要任務,包括強化農田水利建設、提高用水效率、維護良好灌溉水質。
以維護良好灌溉水質為例,蔡昇甫強調,好的水質才能夠種出好的農產品。我國在農田水利法三讀通過之後,有了法律強大後盾,公權力得以遏制污染事件的發生。他進一步說明,過往17個農田水利會在全國2388處設置水質監測站點,每2個月進行水質抽樣、化驗,然而有心人士卻會利用空檔或時間差偷排廢污水。農水署與環保署合作,引進「水盒子」監測水質,透過物聯網技術,24 小時回傳水質訊息到中控中心,發現異常可立刻通報處理,去年就曾在高雄岡山破獲電鍍廠半夜偷排廢五金污水,守護水質與國人食安。
台灣整年降雨高達908億噸,能夠使用的水量卻不到20%。農水署透過各種因地制宜的做法,留住珍貴水資源灌溉大地,例如打造埤塘、蓄水池等簡易積水設施,改善過去灌區以外地區農民的生活。這樣的方式已在全台27處陸續開展,嘉惠灌溉3萬多公頃農田、4萬多位農民,讓農民有了穩定的收成與收入,吸引青年返鄉務農,創造肥料、農業資材、加工等多元就業機會,翻轉農村面貌,南投縣埔里鎮大坪頂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智慧灌溉系統 永續農田水利
展望未來我國農田水利的長期策略,科技將扮演關鍵角色,農水署力推智慧灌溉系統,善用科技為作物提供最剛好的水量。蔡昇甫說明,「要在什麼時候給作物多少水,必須經過精密計算,農委會正在推動一個大型科技計劃,在田間放置感測器,收集即時氣溫與土壤濕度等數據,上傳雲端資料庫,紀錄不同作物需水特性與時間點。」
當田間感測器收集到土壤溼度等數據,傳送到雲端,經過計算後,將訊息傳送到不同閘門,決定該放多少水量,最後到了田間,透過自動控制的噴頭完成精準灌溉。每一滴水從天上落下,在之後的幾十公里旅程中,透過全智慧化的方式決定灌溉水源的旅程節奏,最後灑到田間幫助作物良好生長。
從田間感測、雲端運算、智慧控制到精準灌溉,一氣呵成,讓水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智慧灌溉系統已經選定兩個示範區,包括嘉南管理處的灌溉區以及桃園石門水庫的灌溉區,展開為期4年的計劃。未來智慧灌溉系統擴大實施後,農民只需要拿著手機就可以做好灌溉,樂當科技農夫。
在訴說一個又一個農田水利未來的願景時,蔡昇甫感性地說道,在農委會服務超過20載,持續留在農業領域的動力,就是來自台灣可愛的農友,「未來將繼續與農友並肩作戰,把基礎建設做好、持續為農村服務,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Podcast文字
臺灣是全球排名第十八的缺水國家,全年降雨高達908億噸,能夠使用的水量卻不到20%。2020年10月1日,我國農田水利署揭牌成立,去年台灣遭逢56年來最嚴重乾旱,農水署是如何窮盡所有方法多元抗旱,守護國人糧食安全需求、協助農民度過缺水難關?展望未來,智慧灌溉系統又將如何翻轉農民的面貌、讓農業與環境永續共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