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語婕

放眼未來的世界,人們生活將全面迎來AIoT(智慧物聯網)的科技應用!全球產業都看好AIoT的前景,廣達集團練兵多年,懷抱人本創新、解決人類問題的思維,將裝置、技術、人工智慧廣泛應用於醫療、製造、交通、農業等領域,更瞄準下一個十年的願景「智慧醫療」,持續以AIoT實現未來美好生活!

 

2019年科技部舉辦之「科技領航閃耀一甲子—全球科技領袖高峰論壇」,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以「透過5G擴展AI(Driving AI expansion with 5G)為題開講,將雲端比喻為一架飛機,5G是引擎、人工智慧是機長,乘客就是物聯網,預言在未來七年內,5GAIoT將創造高達4.3兆美元商機。他更看好從系統與半導體、端對端的解決方案等面向,在整體應用硬體層面,台灣都享有很大的優勢!

 

無論是穿戴裝置Apple Watch、車用電腦、筆電、無人駕駛、百元電腦、雲端運算……等領域,廣達都是先行者、領頭羊,具備從感測器裝置到雲端基礎建設、軟體平台、大數據、5G等串接優勢。過往,廣達從個人電腦跨足雲端運算事業,現在則是瞄準智慧 AI 產業,以人為本、以終為始,以解決問題、創造社會影響力為起點,架構優化AIoT技術!

 

萃取資料價值 AI領航AIoT

AIoT的概念是由廣達率先提出,從一個創新的字眼,開始在產業界擴散,變成流行趨勢。」廣達電腦技術長暨副總經理張嘉淵進一步說明,過往當大家都在談IoT時,廣達強調AI的原因,源自於台灣的產業特性,「台灣硬體太強大,講到IoT的時候只會看到T(),忽略AIInternet(聯網)的部分。然而,真正有未來價值的,是善用儲存在機器Internet裡面的資料,而提煉價值最佳的方式就是AI!」

 

早在2005年,廣達就攜手麻省理工學院(MIT)進行「T-Party 計畫」,著重在Human-Centred Comupting(人本運算),瞄準全球計算機資訊產業布局,2010年雙方合作「QMULUS 計畫」聚焦雲端運算,更提出QOCA雲端健康照護系統,[U1] 布局智慧醫療。為了將科技帶進真實世界、幫助更多人類,2015年廣達創立第12個事業部(BU12),是集團內唯一兼備軟硬體整合能力的單位,逐步將AIoT觸角跨足醫療、農業、交通、製造……等多元領域。

 

例如,2018年攜手交大新創團隊,開發農用感測設備與控制模組,搭配AgriTalk平台蒐集即時資訊,助攻智慧農業;2019年廣達瞄準下一個十年的願景「智慧醫療」,發展包括智慧醫院、遠距醫療兩大重點領域;2020年完成兩廳院全新售票系統「OPENTIX」,廣達為消費者、表演團體、場館管理同步獻上數位翻轉體驗,更打造台灣藝術文化生活平台。

 

為了持續推進創新優勢,去年廣達與當時的交大(現為陽明交大)合作成立「廣達-交大聯合AI研究中心」,獲得科技部計畫經費支持。張嘉淵說明,企業處理的是當前(Today)的事務,學校著眼的是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的議題,透過產學合作,廣達持續布局各個時間點的創新,同步演繹對於CSR的獨到詮釋:嚴選貼近人類需求的題目,幫助社會發展、創造對於世界的意義。

 

AI+IoT+5G 實現ABCDEF迴圈

放眼AIoT的時代,各個領域都將出現越來越多的物聯網裝置,從各個應用場域收集資料,透過平台儲存運算,匯聚為大數據資料庫,運用各種演算法進行分析,將資料的價值提煉出來、加以應用,再回饋至使用者端的裝置上,就形成了迴圈。

 

廣達已整合相關的ABCDE技術應用,包括AlgorithmBig DataCouldDeviceEdge Computing,再加上商業模式,還能夠達成F(Fintech,金融科技)應用。2020年為我國的5G元年,5G帶動的低延時、高速傳輸特性,更將加速AIoT的創新。張嘉淵強調:「當AI結合IoT5G,就能夠快速實現ABCDEF的迴圈。」

 

創新技術將會驅動科技,通往未來世界的各種應用。張嘉淵以智慧醫療為例說明,以後人類將會穿戴眾多感測器,累積個人專屬的大數據資料庫,透過智慧醫療系統進行判讀,幫助醫師進行更有效、更精準的診斷與治療方案決策。工業4.0也是一樣,透過機台回傳的資訊,優化製程細節,實現智慧製造。

 

公私協力推動 跨國技術流通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推動遠距醫療等智慧醫療的龐大需求,而在智慧醫療發展的路徑中,法規是一大關鍵!當前已進入「軟體即醫療器材(Software as Medical Device, SaMD)」的現實,顛覆傳統醫療的定義,亟需全新的界定與規範,也因此我國行政院科技會報推動「智慧醫療創新實驗法規」沙盒,跨部會規劃智慧醫療政策,並且有賴PPP「公私協力夥伴關係」共同推進。

 

「未來AIoT的概念將會越來越放大、越來越落地,科技將會更貼近生活、有助於解決人類問題!」張嘉淵分享,自己擔任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企業諮詢委員會(APEC Business Advisory Council, ABAC) 持新興科技(Supporting Emerging Technology)任務組共同召集,今年大力推動人工智慧數位醫療技術,分享各國以科技解決問題的成功案例,「或許在台灣新竹縣尖石鄉做的遠距醫療剛好會是智利安地斯山須要的解決方案!透過AIoT、透過新的網路雲端運算,很多服務可以跨國界進行、透過公私協力促進國與國之間的技術流通。」

 

防疫零接觸+高齡化 加速智慧醫療

因為新冠肺炎的零接觸、社交距離、防疫隔離等需求,再加上高齡化的趨勢,遠距醫療與居家照護將會是全球未來的趨勢。所有的城市設計都必須考慮到居家養老(Aging In Place),打破醫院圍牆、把醫療帶出醫院帶進家戶,遠距、雲端都會是未來智慧醫療的關鍵字,由AI協助克服距離的問題、解決醫護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

 

在不久的將來,陪伴機器人、車聯網、遠距醫療……等可望普及化,即將成為科技生活新常態,隨著AIoT發展的無限可能,張嘉淵預言,現在的創新科技都會進入人類未來生活!「過去科幻小說的許多想像都會成真,發展出創新科技,再化身為各種產品,進入並改變我們未來的生活!」

 

 


 [U1]資料來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3590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