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語婕
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的關鍵動能,持續學習創新、保持巔峰戰力,更是企業前行的要件,為了推動終身學習,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持續舉辦「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主題講座,邀請AR擴增實境、醫療器材產業、群眾集資等領域的創新先驅在高雄開講,分享「創新商業模式 再造企業價值」的成功心法。
(內文)
科技進步一日千里,產業動態瞬息萬變,唯有持續學習精進、永保創新動能,才能在一波波趨勢浪潮中,帶領企業立於不敗之地。當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AI(人工智慧)應用已經成為日常環結,當產品研發圍繞關懷生命的企業初衷,當一個又一個新想法、酷議題透過群眾集資萌芽茁壯…,創新就連結了科技與人心,在中小企業不斷求新求變、突破傳統的同時,也造就最難得的珍貴價值與利基!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說:『不創新,就滅亡!』」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林志成主秘在致詞時特別提到。根據KPMG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對全球執行長的調查中顯示,72%的執行長認為,新興科技、線上消費、產業融合…等趨勢,將在未來帶來顛覆商業模式的巨變,未來三年的變動將超越過去五十年!「中小企業在不斷轉變的環境要突圍而出,必須具有顛覆性的思維,為品牌塑造額外的獨特價值,才能建構出獨特商業模式環境!期待中小企業在科技應用與新經濟體系的浪潮, 學習優良典範、以智慧製造提升生產力、透過物聯網進行創新創業,再造彈性生產、敏捷製造、活力創業的動能!」
(小標)光禾國際善用AR 科幻電影成真
看好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AI(人工智慧)的市場,光禾國際王友光執行長帶領創業團隊,結合視覺定位、擴增實境、電腦圖學、電腦視覺算法、人工智慧演算法,研發出全球首創室內定位AR系統VBIP(室內定位技術),在2016年底獲得海峽兩岸新媒體創業大賽第三名的佳績,更在今年成功打進泰國市場,將在36個曼谷鐵路系統導入數位AR廣告看板。
VBIP被王友光譽為是「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接口的技術」,組成了使用者、場域、廣告商、電商使用者、電商運營者,串成生態系的概念,「未來在曼谷將會浮現出特殊的AR效果,旅客只要下載當地的Rabbit Rewards app,人站在車站,系統就會得知確切方位,透過系統精準投放的贊助廣告,只要用手指點選就能操控浮在半空中的AR互動遊戲!過去大家看到的科幻電影情節,已經真實在發生了!
目前光禾國際正攜手產業應用在生產管理上,未來管理幹部戴上AR眼鏡,就能看出庫存區的數量、辦公區同仁的上班情況…等,落實智慧工廠;心臟外科手術也可以AR結合X光,更快找到病灶、下刀前更精準模擬。王友光預言:「未來AR的成本將越來越低,每個人都用得起用得到,應用將會無所不在!」
(小標)崇仁科技關懷生命 堅守使命與價值
今年成立滿三十周年,崇仁科技是全球知名的呼吸治療醫材大廠,林家群執行長首先提醒,「不要陷入創新的迷思,而是應該思考價值,創造被客戶認可的價值,更要回歸企業的初衷與使命!」崇仁科技聚焦於「關懷生命Caring For Life」,始終堅持製造最安全的產品。他也建議,「大家要思考怎麼做唯一,讓別人一想到某個領域就會想到你,成為唯一為企業帶來的價值是遠高過第一的!」
由於公司的使命是關懷生命,因此產品安全勝過一切,每次公司產生一個新產品的動機,都是起源於想要解決臨床醫護人員與使用者的問題,然後再去思考產品設計,「一定先要有安全、便利、舒適,然後才有獨特與創新,絕對不會為了獨特、創新而不舒服,顧客也不會買單。」林家群強調。
多年來崇仁科技的新事業部門都蘊含著社會責任與關懷,十多年前就率先投入早產兒呼吸系統研發,「早產兒佔新生兒人數的8到10%,經濟利益不高,公司卻願意投入數百萬美金研發,就是本著回饋社會的心意。」近年成立新事業部,發展呼吸訓練器,期待研發健康民眾使用的產品,透過產品讓大眾活得更健康!
(小標)透過群眾集資 貝殼放大讓創意成真
群眾集資讓許多寶貴創意得以成真,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在2012年成為產業先驅,如今扮演服務商的角色,帶領年輕團隊連結贊助者與創作者,成功推廣看見台灣、世大運、ARRC前瞻火箭等專案,更曾募資破新台幣五千萬,寫下台灣團隊在Kickstarter募資最高紀錄。
林大涵比喻,「我們就像是在照顧早產兒,這些早產兒可能是一個創意、點子或企業,貝壳放大連結有才與有財的人,讓這些贊助的資金變得更有意義。」群眾集資在台灣走向第五年,歷年來包含所有國內外的集資總金額為20億元台幣。「台灣是人均捐款最多的國家,是最適合做群眾集資的國家,我相信這一群心腸軟、包容性高、願意出錢人,是推動社會創新重要的力量。」
在全球的群眾集資服務商中,貝殼放大是唯一提供無限負責的公司,林大涵笑著說,自己在做的是很笨的商業模式,「我們服務沒有錢的人,只有當他們成功了我們才會賺錢,一天不做就賺不到錢,但因為我們做別人不想做的,做得比別人更好,知道很多別人不知道的事,我們變成了唯一!」談到創新,他提醒要打破舊規、思考與發現背後的根本因素,並且不要被認知閉合困住,即使擁有了曾經是最好的答案,還是要思考更多的可能。
本次講座活動善用網路科技,除了現場數百位聽眾與講者實際面對面,也同步開放網路直播與會後重播,打破時空界線,線上收視的觀眾超高達十八萬人,現場與線上的聽眾更踴躍提問互動,在QA時間再向三位講者詢問產業創新的實務做法,預約未來在職場上的創新行動方案。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自二○○三年開始經營「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會員人數超過六十四萬名,已協助一千兩百家導入企業組織學習,每年為中小企業人才培訓撙節兩億元以上經費,成為中小企業進步的有力推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