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語婕
在節能低碳的行動上,新北市以國際標準自我要求,在4月10日召開的「巴黎協定後 面對氣候變遷論壇」中,邀集專家共同研商,同時提出2030年與2050年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並將全面推動「防災型都更」、「海綿城市」,將新北打造為台灣的低碳永續首都。
新北市是我國的低碳領頭羊,連續四年獲得全國低碳生活評比「特優」殊榮,領先全台各縣市,更具備國際低碳城市競爭力,率先於去年加入全球最大抗氣候變遷行動組織「市長聯盟」,成為亞洲第1個完成所有徽章核定的城市,同年再獲得國際碳揭露組織肯定,評選為2015年全球10大優質城市,並獲得專刊報導的機會,將新北市因應氣候變遷的經驗與驕傲,分享給國際社會。
5大低碳主軸 實踐低碳永續
新北市持續推動綠建築、綠色能源、綠色交通、循環資源及永續生活環境等5大低碳主軸工作,「綠建築」部分,推動公有建物與閒置空間設置綠牆與屋頂綠化,補助社區推動低碳社區改造,並公告新北市推動綠色城市環境影響評估審議規範,透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機制,鼓勵業者取得綠建築標章。
打造捷運三環三線,實現綠色交通願景,導入低污染公車、優化公車路網,提升大眾運輸使用率,並建構427.5公里自行車道建置及270個公共自行車租借站。「循環資源」部分,施行垃圾隨袋徵收政策,讓全市家戶垃圾清運量較97年度實施前,每日減少1,150公噸,家戶垃圾減量達46.06%!
新北市22萬盞高耗能路燈已全部改為LED節能路燈,並設置117處公有房舍及123處非公有房舍屋頂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另外,成立跨局處「新北市智慧節能城市推動委員會」,推動智慧節電計畫,帶領市民改變用電習慣,落實環保行動。
新北市並且積極建構低碳社區,創立「新北綠華陀」,提供免費省電診斷,結合「地區低碳推廣中心」深入社區宣導低碳概念,培訓「新北市低碳社區規劃師」,協助社區申請低碳改造補助,全市已有117處社區、校園取得「低碳社區/校園標章」認證。在環保署縣市認證評比中,新北市成為全國第一個低碳永續家園銀級認證的城市。
氣候變遷論壇 宣示減排願景
新北市推動節能減碳政策有成,已成為國際肯定的低碳示範城市,更以最高環保規格自我惕勵,在4月10日召開「巴黎協定後 面對氣候變遷論壇」,邀請產官學者及公民團體,共同討論因應氣候變遷的行動方案,同時提出新北市2030年與2050年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以及推動「防災型都更」、都市計畫朝「海綿城市」設計等目標,逐步將新北打造為宜居的韌性城市。
在論壇中新北市長朱立倫強調,去年底召開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通過的《巴黎協定》,是首見全球氣候協定,明確倡議「非締約國利害關係者(如城市)」的參與,讓新北市更有機會透過這個機制來展現減量作為與成果。新北市推動5大低碳主軸工作,已經得到初步成效,當初設定2016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回到2008年水準的目標可望達成,朱立倫在會中再訂出減排願景,期待在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05年降低25%、2050年再減50%。
新北低碳經驗 帶領台灣前進
新北市的低碳努力在論壇中備受專家肯定,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簡又新董事長特別讚許,新北市的經濟與人口不斷成長,還能兼顧低碳成就,在去年度行政院節電比賽中,節電1億三千萬度、節電率2%,比後面4名縣市加總更多,遙遙領先,高居全國之冠第一名!在20個民間環保團體進行的全國性環保政策評估調查,新北市也是高居全國第一名。新北市的低碳努力與成就,可望形成一股風氣,帶領台灣前進。
財團法人富邦文教基金會楊順美總幹事指出,自從去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的氣候峰會(COP21)之後,大家發現城市力量可以大幅度發揮,新北市把可以做的能量發揮到最大,除了節能減碳成效為六都之冠,最讓人推崇的是,新北市透過市民參與機制,從下而上達到最大效果。未來還有更多挑戰,須透過教育讓更多的市民了解節能減碳的重要性,「新北市是很有野心的,我也相信新北市可以做到!」
在第一場面對氣候變遷論壇中,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楊志彬秘書長表示,韌性城市是城市面對災難後,回復到新的平衡系統,是長期學習力。就像新北市在蘆荻社大和永和社大推動參與式預算,凝聚民眾的創意與理想,透過鄰里系統有效溝通與腦力激盪,社區居民已有相關自治條例的主張,也感受到新北市的誠意,「從社區著手是個手段,也是目標,一個韌性城市必然有很多韌性的社區,而這樣的社區可以提供城市最好生活實踐的教案!」
透過創新政策、經由市民參與,新北市打造台灣第一的低碳城市,成為國際肯定的低碳示範城市,更持續推動「防災型都更」、「海綿城市」、韌性城市,打造台灣的低碳永續首都,為後世子孫留存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