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撰文/樊語婕

2018桃園客家短片培訓計畫暨競賽」(簡稱客製映像計畫)2015年起跑,之後連續舉辦四年,2018年吸引49件作品參選,歷經初審、培訓、拍攝、作品觀摩、決選頒獎等歷程,本文專訪擔任初審並一路陪伴參賽者的朱俊仰老師,談談客製映像初審的觀點,也整理出吸引評審目光的作品特色!

 

在台灣,每一個人對於「客家」的詮釋都不同,可以用文字、歌曲、影像等方式傳達心中的意象與情感,為了吸引年輕族群、大專院校師生與社會大眾對於桃園客家文化資產的理解、接觸與認識,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在2015年辦理第一屆桃園客家微電影競賽,以青年學子為主體,邀請高中生與大專院校學生以桃園地區之客家文化內容為核心,透過鏡頭盡情揮灑創意,

 

徵件培訓陪拍 活動年年進化

2015年起,「客製映像」活動年年舉辦,不但吸引更多團隊參與,在參賽規模與培訓增能的設計上也不斷延展,在2016年第二屆擴大納入社會組,並辦理影音培植講座;2017年啟動培訓計畫及專業導師陪拍,希望透過徵件、培訓計畫以及專業導師陪拍等方式,為有志從事桃園客家映像紀錄的學生與民眾提供編導、攝製的培力增能。

 

2018年客製映像計畫邁向第四屆,活動在516日正式起跑,於516日到627日期間徵件,後續並持續以培訓及陪拍等多元方式輔導參賽者,吸引大眾用影像記錄桃園客家精彩的故事及感動的瞬間,並且適度融入客語,承襲客家文化,主題由參賽者自訂,以桃園地區的客家文化內容為核心,創作以信仰、美食、歷史、建築、語言技藝、音樂、文學、社區及人文風情等主題的微電影與紀錄片,還祭出拍攝補助新台幣10萬元與冠軍獎金新台幣7萬元的誘因。

 

後續並且透過公開放映及座談會,提供創作者展現作品的平台,增進與大眾對話交流的機會,也期待有更多民眾關注、欣賞、參與,貼近桃園客家在地,透過作品中的影像與故事進一步認識桃園客家在地的大小事。

 

童年客家村回憶 體驗客家文化

2018年客製映像計畫由世新大學負責執行,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助理教授朱俊仰O位老師共同擔任初選評審。在談到自己與客家的關係、淵源時,朱俊仰分享,自己是四分之一的客家人,祖父是客家人,祖母為閩南人,老家在新竹縣關西鎮。

 

童年的客家村回憶,就是回到關西,在深山之中、小溪流旁的紅磚老屋,祖母總要用扁擔到溪邊挑水回家,展現客家家庭的勤苦精神。當學會開車以後,朱俊仰有了尋根的念頭,前往位在新竹縣新埔和平街上朱氏家廟,與家族長輩話家常,尋訪周邊的客家美食,更因為家廟祠堂中有一幅立於昭和十六年的「紫陽高照」匾,而得知外號「紫陽」的宋代名儒朱熹亦是客家人,家族牌位的第一代就是從朱熹開始。

 

因為跟祖母很親,他從小就常聽祖母說:「客家人很不一樣!」祖母也常跟她說剛嫁到客家村時,感受到的種種壓力。「客家文化有很多很特殊的地方,外人可能會不太理解客家人,在我看來,客家人的優點就是很講道理,而客家人講究的道理是與生活結合、實證而來的,因此對於道理這件事情很是堅持。還有,就是大家常說的『客家人很硬頸』,也就是刻苦耐勞、勤奮、努力、獨立奮鬥、不屈不撓等精神特質。」

 

客家文化基底 引導創作思潮

對於朱俊仰而言,客家村與客家文化不僅只是童年的回憶,也是創作的靈感之一。累積每次回到新埔老家的感受,再加上自己身為客家子弟,想要嘗試在劇本創作上與客家文化產生連結,他曾在2010年創作電影劇本《麗珍的夏天》,獲得客家電視單元劇公開徵案初審通過。

 

「客家家族一向較為保守傳統,《麗珍的夏天》是一個探討同性戀在客家家庭的故事,娓娓道來主角在家族中遇到的各種挑戰,對於我而言,能夠進一步探索與我相關的客家家族文化,也從而對於客家文化進行深思與反省。」朱俊仰進一步說明:「客家人的個性很特殊,傳統、保守、團結、家族觀念非常強大,對內具有凝聚力,對外比較保護主義。」

 

因為大學時就讀中原大學建築系的專業背景,2013年朱俊仰再度接觸客家文創,因位朋友承接了新竹縣北埔鄉的「鄧南光影像紀念館」專案,朱俊仰負責室內設計規劃,展現出這位出身於醫生世家的客家臺灣攝影先驅的生前點滴。

 

初審評審工作 關注觀點創新

談到參與2018年客製映像計畫的機緣,朱俊仰說明,因任教於世新大學,校內的全媒體中心負責執行本計畫,再加上自己多年的實務經驗,成為「2018桃園客家短片培訓計畫暨競賽工作小組」的一員,其它的初審評審也包括客家文史專家等背景。參與了2018年客製映像計畫後,朱俊仰的第一項任務就是擔任活動的初審評審。

 

2018年客製映像計畫注重參賽團隊觀點的表達與創新,以桃園市為拍攝場所,並適度融入客語為佳,分為紀錄片組與劇情片兩組徵件,自516日到627日期間徵件,共吸引49組參賽隊伍,其中經過篩選後,每組優選各八組進入初選階段。

 

第一次參與客製映像計畫,朱俊仰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活動,「要建立客家文化的主體性,除了主題要夠強大、夠精緻,行銷也十分關鍵。在過去幾十年來, 媒體一直是最有效強烈的行銷工具,這個活動透過媒體,以拍攝影片、徵件比賽的形式來推廣客家文化,非常直接而有效,更因為年年舉辦而不斷累積品牌價值與知名度。」

 

累積影響力 塑造品牌知名度

在與參賽者接觸的過程中,他更能感受到客製映像計畫累積的影響力,「因為這個比賽到了2018年已經舉辦第四屆,累積出品牌知名度,除了獎金的誘因以外,很多參賽者都是衝著這樣的品牌知名度而來,再加上活動內容的規劃都很不錯,塑造成功的行銷,真正達到活動的目的,就是透過比賽鼓勵民眾接近參與客家文化的行銷。」

 

朱俊仰舉例說明,其中有一組參賽團隊成員並非客家人,但是對於客家文化深感興趣,也已經鎖定了一位客家人物~資深助產士謝林霞妹阿嬤,卻一直苦無機會將想法晉升為作法,進一步呈現出作品,當團隊成員知道這個比賽後,便立即付諸行動,將企劃案投到這個比賽,從比賽中募集資金,啟動了拍紀錄片的行動。朱俊仰強調,「拍紀錄片其實很辛苦,往往需要一個動力促成行動!客製映像計畫室正扮演這個動力的角色!」

 

這一組參賽團隊的企劃案不但通過初審,也在陪伴導師的教導下進行拍攝,由於傳統客家人會採擷大風草,曬乾熬煮後讓產婦入浴,幫助祛風消腫,於是便以《大風草》為題,探訪紀錄住在桃園市平鎮區、高齡102歲的國寶級助產士謝林霞妹。團隊前後蹲點近一年的時間,紀錄對象除了謝林霞妹本人,還包括她的家人、以及曾被她接生的民眾等等,完成了15分鐘的紀錄片《大風草》,更獲得了紀錄片組佳作的肯定。

 

朱俊仰進一步說明,這個團隊剛開始其實只是對一個人物有興趣,但是因為客製映像計畫,讓他們將感興趣的人物跟客家文化作一個連結,可以運用一個比較形而上、文化的層次來記載謝林霞妹這位主題人物。「對於不瞭解客家文化的人,可能會因為這個比賽的品牌知名度或是獎金的誘因而參加,而對於一些關注客家文化的人,可以透過比賽的過程,更加確定對於客家文化的興趣!」

 

每一屆的客製映像計畫比賽都會吸引不少學生團隊參加,朱俊仰觀察到,透過這項活動,鼓勵學生走出熟悉的生活圈。「台北學生的生活圈經常不會離開台北,而桃竹苗客家村中,特別是桃園地區,其實離台北很近,當學生知道有客製映像計畫的比賽資訊,會促使學生跨出自己的安全領域,試著探索、了解客家文化,例如每一年世新大學的學生都會組成一兩組參賽,從田野調查為起點,挖掘對於客家文化有興趣的面向,再轉化為影像。」

 

書審企劃提案 培訓啟發增能

初審評審所評選的內容,屬於書審性質,也就是參加者的企劃案,包括故事大綱或劇本兩大類別。在進入初審的十多個企劃案中,必須在紀錄片組與劇情片組中各優選四部,獲得正取的團隊學員即可參加培訓課程,從728日到819日期間,初審的評審群組成陪伴導師,修改學員的企劃案,並且透過課程引導學生學習拍攝的相關知識、資訊,並增進團隊的拍攝手法與技巧。

 

由於曾任朝陽科大朝陽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系與微電影文創中心創意總監,朱俊仰接觸過很多影視相關比賽,他認為,「客製映像計畫的比賽與活動設計,是一種負責任、優質的比賽模式。因為活動並沒有限定參賽的對象,因此參加者的實力與經驗差異很大,有的團隊具有相關能力,有的卻僅有手機拍攝的經驗,透過上課培訓的過程,幫助這些團隊更有說故事、落實想法的能力。」

 

在初審的重點中,朱俊仰分享幾個觀點,在影像藝術創作中,可分為形式與內容,通常都應該內容為先、形式在後,這是為什麼活動要求要先提企劃案。通過初審的企劃案中,內容具有一定的品質,即便如此,有些的企劃案的原始創意不錯,但當要轉化成影像劇本或是拍攝大綱的過程,卻有可能因為參加團隊沒有經驗沒有概念而打折扣。「初審評審必須要分辨企劃案的潛力,例如企劃案簡陋不專業,但是蘊含極佳的創意,達到客家文化訴求的重點,後續就會需要很長的時間輔導陪伴。」

 

對於素人參賽的現象,朱俊仰從積極正面的角度解讀,「表示客製映像計畫真正吸引到一般民眾,而非僅只號召到專業影像工作者。這個比賽本來就是希望吸引更多一般老百姓,因此第二階段的培訓課程很重要,陪伴導師可以幫助參加者強化影像製作的能力,也形塑出另一項參賽誘因。」

 

初審評審要點 內涵創意切題性

初審評審注重的要點,分為企劃內涵、創意與切題性三大部分。在企劃內涵部分,朱俊仰強調,企劃就是表達對於主題的想法,可以依循企畫案既定的格式發揮,接著依照標題、企劃立意、表達重點等項目闡述。「各項項目要寫得深入,寫得精彩,就在於對於主題的瞭解程度,建議先進行大量田野調查,蒐集足夠的資訊與深度的瞭解。

 

朱俊仰進一步說明,在對於客家文化的主題有了基本了解後,怎麼去看待這個文化主題,就是創意表現的部分,這個部分以劇情片較容易發揮,因為它有一個故事主軸,故事要訴說得動聽,並且在動聽之餘,引導觀眾思考到關於客家文化想要表達的面向,整個創意脈絡都是很清楚的。

 

紀錄片的企畫書則是不同的狀況,可以完全仿效網路上的內容、複製貼上,但是缺乏對於主題的想法,就不能稱為是一個好的企劃案。因此近年來公視或是紀錄片的部門經常常倡導一個觀念:「對於紀錄片紀錄對象的觀點」,而這就是創意。「創意其實就是想法,拍攝者要去貼近想要探討主題的想法。在創意的判斷上,初審評審會去檢視參賽者對於客家文化的想法,而這個想法是否可以成立?是否能夠獲得大多數人的認同?」朱俊仰說明。

 

在切題性方面,必須要有客家元素在內,並且要具備代表性。朱俊仰舉例,有一個企劃案聚焦在三義木雕,可是三義木雕對於客家文化的代表性並不是每個人都認知,他又以美食為例說明,白斬雞、薑絲大腸大家都知道是客家美食,但是如果參賽者想要探討新竹某個客家村的美味糖醋排骨,就必須要再看後續提出來的故事內涵。

 

進入培訓課程 抓觀點抓想法

通過初審的團隊,進入培訓課程階段,以紀錄片組而言,朱俊仰都在幫助學員「抓觀點、抓想法」,他分享到,「所謂創意的標準是,你對其中有沒有觀點或是想法,可是大部分的人的觀點都是不清楚或是只有一些,在上課時我們就要去建構學員對於紀錄片的觀念,不是只是新聞報導,因為新聞報導不需要觀點,紀錄片需要對於這個主題的想法。」

 

反觀劇情片組,則相對比較容易,因為透過一個好故事的陳述,很容易將觀點置入其中,引起觀眾的興趣,喚起觀眾的認同感。當劇本中的角色感動到觀眾,並且在感動之餘連結到客家文化,就能夠稱為是一個不錯的劇本。

 

2018年客製映像計畫希望鼓勵年輕朋友用「影音映像」紀錄生活中觀察到的「客家印象」,朱俊仰認為從參賽作品中,的確有呼應到這樣的訴求,而且在後續的陪伴過程中,除了補足參賽者在製作能力的不足,還有觀點的矯正。透過拍片活動與徵件,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行銷,藉由上課過程中推動學員們去尋找觀點,重新去反省與思考客家的文化意象。

 

劇情片佳作 故事吸睛趣味

2018年客製映像計畫最後共有四部劇情片及六部紀錄片入圍培訓計畫,其中紀錄片組佳作《大風草》讓朱俊仰有感以外,劇情片佳作《揉道》也吸引他的目光,至今仍印象深刻。「這部由世新大學學生創作的作品中,故事架構就設計得十分有趣吸睛,還設計了一個老人灶神的角色。」

 

朱俊仰指出,近幾年文化議題的影像創作,都喜歡從「原鄉」的角度出發,《揉道》也是如此,女主角小柔已經離鄉很久,客家對於她來說就是一個意象,在大都市混得不好、失意,覺得人生混亂、價值觀混亂,就回到原鄉去尋找自己的起點,有一種反璞歸真的概念。

 

《揉道》的女主角小柔在睡午覺時,在半夢半醒之間遇到灶神,教導她客家揉麵團的方式,串起女主角過往在客家村的回憶,也回憶與父親相處的片段,不管是在心靈上,或是實質上,做麵、揉麵的技巧都是一種很好的解答。

 

行銷客家文化 建構文化主體性

今年客製映像計畫邁入第五年,朱俊仰期許透過這樣的計畫,對於桃園客家文化持續產生影響,能夠透過這樣的活動,慢慢建構文化的主體性。他也建議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先優選想要行銷的客家文化主題,率先聚焦在某一些真正值得宣傳的主題上,論述這些值得推廣的主題的特色,就會有很清楚的宣傳內容。 

 

「客製映像計畫是一個好活動,未來還可以做得更多,不要僅只於活動,可以配合更上層的策略,在推廣客家文化上,可以分為不同面向、逐年分次推廣,例如今年是以美食為主題,並且由市政府擔任提供標準的單位,界定在客家美食中,有哪些美食具有客家文化代表性、可以經得起時間的淬鍊考驗的。」朱俊仰強調,在行銷上最忌諱的,是花了很大的功夫行銷宣傳推廣,最後消費者因為被宣傳吸引而去使用後卻大失所望。所以要建立主體性、精緻度要足夠,必須要精緻到建立某種美學典範。

 

朱俊仰建議,桃園市政府必須提供更高的標準,定義出在客家文化面向上,哪些文化產品是能夠達到美學的層次,一年推出一項進行推廣,輔以靈活的行銷,除了比賽之外,也可以配合市政府相關的觀光旅遊活動共同行銷。

 

完善活動規則 先期教育啟動

「一個好的活動必須從好的活動規則開始,在徵案時主辦單位提供充足的相關資訊,就是對於參賽者進行最佳的影像企畫先期教育,引導潛在的參賽者如何撰寫企劃案,例如將田野調查明列在參賽規則中,要求必須要置於企畫書的附件中,自然就會引導參賽者做足準備。」朱俊仰指出,從第一屆到第四屆,每一屆的規則不同,衍生了陪伴導師這樣良好的設計,表示主辦單位一直不斷地進化、改善活動。

 

2018年的初審評審老師們討論到,希望鼓勵下一屆多一些紀錄片參賽,因為對於素人來說,劇情片的拍攝難度高、進入門檻太高,也因此劇情片組往往都是由影視科系相關的學生主導,因為這群學生受過專業訓練。反觀紀錄片,由於影像工具的進步,數位單眼就可以拿來拍攝紀錄片,對於一般大眾沒有太大的難度,在器材操作容易的前提下,紀錄片的進入門檻相對低,內容的掌控上 也相對容易,參賽者在短期內就能夠具備拍攝紀錄片的基礎能力。

 

針對有志想要參加比賽的創作者,朱俊仰建議,可以多接觸客家文化,並且透過田野調查了解客家文化,逐步培養自己的短片/紀錄片/以影像說故事…的能力!

 

配件:

朱俊仰教授人物小檔案

中原大學建築系學士、美國芝加哥藝術大學電影系碩士、澳洲格里菲斯大學視覺藝術博士,現任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助理教授,曾任朝陽科大朝陽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系與微電影文創中心創意總監、台中頑石劇團視覺創意總監

、大葉大學視覺傳達系兼任助理教授。學術專長及研究包括影視導演、劇本寫作、電影美學、廣告宣傳片影視製作,曾於2010年創作電影劇本《麗珍的夏天》,獲客家電視單元劇公開徵案初審通過。

 

>配件:

書審評審評點重點

  • 企劃內涵
  •  

 

  • 創意
  •  
  • 切題性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chieh16145 的頭像
    yuchieh16145

    樊語婕文字工作室部落格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