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語婕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搶先導入教育4.0與工業4.0,不斷提升校園內研發能量,打造跨域未來人才,更精準掌握物聯網、大數據、雲端、人工智慧等先機,引領產業升級!

身為典範科技大學,勤益科大提早培育下一波工業革命所需人才,緊扣資訊化、智慧化服務商機。校長趙敏勳指出,學校搶先將工業4.0的概念導入校園,規劃「創新綠能智慧化工具機產業學院」,跨領域整合工具機、綠能、工程、電子、管理、人文等專業,爭取到四年(102~105年度)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獲得教育部挹注二億四仟萬經費。

軟硬體同步升級 引領產業躍進

趙敏勳強調,勤益同步自軟硬體著手,首先,將工業4.0專業融入課程中 校內四大學院都緊扣工具機與綠能商機,例如電資學院鎖定智慧生活科技主軸,早已開設物聯網、大數據、雲端、人工智慧等前瞻課程,為產業培育未來人才。

在硬體方面,自2014年初開始,勤益攜手工研院,在校園內打造台灣國內學術界首創的「工具機專業檢測實驗室」,今年底更將動工興建工具機產業學院大樓,配備智慧化實習工廠,成為國內唯一實踐工業4.0的教育現場。勤益並透過產、官、學、研成立工業4.0研發聯盟,扮演產業升級的火車頭。

創新研發導向 為學生增能加值

勤益定位為創新導向的優質科大,研發亮點不斷,今年工管系李國義教授帶領學生,研發「汽車停車狀態車內之溫度控制裝置」專利,藉由遙控發射器、接收器、控制器等,控制電動車窗與空調系統,只要開窗10公分,就能在10秒內排除悶熱空氣與有毒物質,2分鐘內將車內溫度由70度降至28度!這項專利在10月中舉辦的2015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發明競賽中獲得金牌獎,更將赴德國紐倫堡發明展發表,搶佔全球商機。

李國義率領的研發團隊今年還有另一項發明亮點:「氣罩導向之排油煙裝置」專利,吸取高達98%油煙,解決傳統排油煙機的問題,設計上還兼有客家花布的文創風!師生不僅透過科技發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在發明過程中更強化了創新創意、解決問題、克服挫折、團隊合作等多元能力。李國義強調,「透過分段任務指派,為學生營造闖關的動機,更有學習效益與成就感!」

在瞄準工業4.0育才目標的同時,勤益校園內已實現教育4.0的願景,積極培養跨資訊、電子與機械的T型人才,成為合作創作時代的先趨菁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勤益科大 工業4.0 高教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