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出身於金融界,許志平因為對於數字沒興趣,轉而投向藝術領域,在充滿雅致的世界中如魚得水,進而成為專業的佛畫藝術經紀,更多次受邀參加國際性展覽與研討會。

小標~佚名工匠創作 移動式的壁畫
釋迦牟尼創立佛教,並在西元六~九世紀的南北朝到唐朝間傳入中國,形成三論、瑜珈、華嚴、天台、禪宗、淨土、律宗與密宗八大派別。由於佛教在中國的盛行,民間的信仰與寺廟的供奉儀式,帶動了佛畫藝術,歷代的高僧、畫家紛紛在虔誠的信念下,盡心繪製一幅幅莊嚴的佛畫,而這些或大或小的佛畫,因可隨時捲起收藏、隨時展開陳列,向來被稱為「移動式的壁畫」。

佛畫的目的包括佛教徒供養敬奉之用、寺院殿堂莊嚴之用,以及供人們欣賞的畫家寫意之作。佛畫的內容可以是佛、菩薩、明王、護法、羅漢、天龍八部、高僧等,也常描繪佛經中所講的故事,種類繁多,形態各異。
在90年代許志平接觸古董藝術的初期,當時市場上一窩蜂地崇尚西藏文物,不但價格越趨高漲,市場上能見到的精品也越來越少,在偶然的機會下,許志平在國外接觸到一本介紹佛畫的專書《Latter Days of the Law: Images of Chinese Buddhism, 850-1850》(中譯為晚期的佛法),立刻被書中的美麗佛畫吸引,更深深覺得中土的佛畫比起西藏文物更具魅力、更值得注視。
小標~一度成為被遺忘的藝術
許志平自1999年開始經營佛畫,當時以中國的山西省藏有最多佛畫,之後他又前往北京與國外收購佛畫。憶起當年,許志平說,不論東西方學者都忽視了這些佚名工匠創作的宗教工藝,佛畫較不受到重視,可說是被遺忘的藝術,但近年來佛畫藝術被重新認識,並被收入許多國際知名博物館與畫廊,例如居美美術館、克利夫蘭美術館、休士頓的亞洲藝術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等,佛畫並在市場上流通,許多十年前售價約一萬元美金的佛畫,如今已有超過二十倍的身價。

佛畫中展現的張力與對比、嚴整工藝、宗教意涵與地區意義,在西方學術界造成強大吸引力,在中國也掀起熱潮,2004年起在甘肅省河西走廊進行研究,當地發現超過五百張佛畫,年代從明代到民國年間,這些曾是山西、河北與北京地區寺廟的文化財產。可惜的是,現今台灣對於佛畫的重視程度,仍遠不及歐美與鄰近的日韓等國。

小標~著迷宗教美術 多次成功策展
許志平自稱不諳佛教的宗教教義,卻十分喜愛宗教中的美術,雖然許多佛畫作者並未具名於佛畫上,但其表現出的工藝水準卻已達到當時藝術家的水準,加以部份佛畫出自於潛修佛法的僧人之手,更具佛意。許志平喜愛不拘形式的羅漢主題畫作,喜愛它多樣多變、有老有少的羅漢神情。歷代許多名家曾創作精彩羅漢畫,包括五代貫休、唐代閻立本、南宋劉松年、寧波匠人畫家周季常與明代的丁雲鵬等。

身為國內少數專業佛畫收藏者,許志平曾多次成功策劃舉辦佛畫展,包括2003年3月的「中國佛畫之美羅漢篇~揭諦阿羅漢」、2003年10月的「中國佛畫之美護法篇~震四方 護正法」、2005年6月的「中國佛畫之美菩薩篇~法語慈雲」、2006年6月的「中國佛畫之美佛陀篇~善緣無量」,一次次將莊嚴瑰麗的佛畫展現在世人眼前。展出的作品中包括敦煌殘絹、唐宋寫經、重彩絹本與粉本(摹本、樣本、臨本)等。(註:2007年 8月份耶魯大學也曾向許志平借4件佛畫參展)

以2003年10月的「中國佛畫之美護法篇~震四方 護正法」為例,當時展出14件威武雄偉的護法畫像,包括中原風格與京藏風格,其中一對名為「持國天王」佛畫一左一右,相相對襯,怒目張口,臉部肌肉感十足,年代可追溯到唐代。

除了多次成功的策展外,許志平出版的佛畫圖錄深入專業,細細描述佛畫的佈圖、設色、人物配置、手勢儀態、款識,以及四大天王所持之各式兵器、兵器與樂器等細節,在歐美等地備受各大博物館及藏家好評,許志平並獲沙可樂博物館、舊金山博物館之邀參加「中日韓的宗教研討會」。

小標~審視大小材料年代落款工藝
在佛畫的挑選上,許志平建議,可從大小、材料、年代、落款、工藝等方面判斷。首先,從佛畫的材質上,絹本的佛畫就優於紙本佛畫,絹本對於色彩的附著力與保存度都比紙本強,且絹本容易展現色澤細節。在年代方面,宋代的佛畫受當時世風影響,充滿文氣與淡雅氣息,到了明代,開始以沉穩的重彩表現,而清代的佛畫則符合當時的繁複風格,展現輕誇與豔麗的特色。

越早期的佛畫工藝越細膩精緻,明代的佛畫勝於清代佛畫,而宋代的佛畫比明代佛畫更為細緻,許志平說,現存的佛畫中,以明代的作品最多,且現今世界上十六世紀的佛畫僅存可能不到一千張,實在非常珍貴稀有。

若佛畫上具有重要的落款更能提升身價與典藏價值,許志平曾於2001年購入一張明永樂年間的佛畫,上有「永樂元年七月山西崇福」款與「乾隆官印」款,證明此張佛畫曾在山西的崇福寺,並曾被清朝乾隆皇帝收藏。

小標~勤閱讀多賞畫 培養鑑賞力
許志平認為,藝術品無法規格化,因此增加鑑定的困難度,研究佛教繪畫在市場中仍是一門新興主題,還有許多方向尚待考據與研究。若要辨真偽,有幾點可以注意,現代的仿品為了做舊,刻意造成畫作上顏色灰暗,此外,真品的絹布會因為時間流逝而漸漸變薄,因此,太厚的絹布佛畫就不可能是年代久遠的作品。

龜裂的方式也是觀察重點,由於佛畫大多捲起收藏,因此龜裂處一向為不規則分布,且會出現直與橫的捲收痕跡,古老的佛畫會因為保護畫作而在背面貼條 由於佛畫捲起後,內外接觸空氣造成的風化程度不同,若有破損,大多出現在捲起時較外層的佛畫部份,這些狀況都是仿品無法複製創造的。

對於有志收藏佛畫的民眾,許志平建議,入門階段可先閱讀大約十本佛畫相關專書,即可培養對佛畫主題的認識與鑑賞力,但尚無法鑑定年代,唯有多看原件,也可以帶把放大鏡細細端視,並且能夠近觀手觸,就能漸漸加深專業知識與眼力。若已收藏佛畫,須小心妥善保存,將收藏處的溫度維持在28度以下、濕度降至50%以下,避免反潮與水滴,並將佛畫捲起收藏,可避免氧化,這樣就可維持佛畫的永恆之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