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生長在新竹縣新埔鎮照門社區,在傳統又美麗的農業客家村中,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講座教授林明璋有著在田間挑秧苗、幫母親種菜施肥、吃番薯籤等等童年往事。由於父母親都是客家人,海陸腔客家話成為他的母語,而客家文化與打拼勤奮的精神,更深植在他的DNA中。

 

為了至新埔初中求學,林明璋每天來回步行12公里,即使颱風來襲、道路坍方也繞道山路、堅持全勤。這樣的客家勤奮精神,從幼年時代一直延續,他在77歲成功攀登玉山,如今每日皆於5點起床,在住家周圍步行運動1小時!

 

中學啟蒙化學 數十年專注研究

中學時代化學老師生動的教學開啟了林明璋對化學的興趣,從化學符號、化學反應的世界找到邁向研究的起點!大學他考進台灣師範大學理化系,並在理化系分組時選擇化學系,隨後在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僅兩年就完成學業,畢業後至美國康乃爾進行博士後研究。

 

完成學業後,林明璋到美國海軍研究所擔任研究員達十八年,結合化學雷射與化學動力學,利用強光多光子成功研發電離自由基的方法,並應用於火箭推進劑相關研究,之後他轉往美國艾默里大學擔任Woodruff 講座教授。林明璋的專長為物理化學領域的化學動力學,曾經運用電腦模擬各種粒子的交互作用,例如成功模擬出碳氫化合物燃燒時氧化氮如何釋出,一舉推翻過去數十年的假設。

 

推動分子科學研究 帶動綠能發展

2002年時,由於交大只有應用化學系,希望提升基礎物理化學的理論研究,在交大校長張俊彥的邀請下,林明璋先以留職停薪的方式回到台灣,與清大教授李遠鵬合作,在交大成立分子科學研究中心。2005年他更放棄美國的職位,擔任分子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在台灣推動分子科學研究。而在教學時,他總會針對學生的背景,分別進行包括福佬話、客家話、英語三語授課。

 

回台後林明璋主要研究方向除了化學動力學外,也包括奈米光觸媒產氫系統等綠能相關研究,並與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合作,研究奈米點太陽能電池和乙醇轉氫發電。林明璋帶領的研發團隊不斷精進,經修飾之二氧化鈦奈米材料的光催化轉換效率已達2%,未來更希望朝向5%的目標邁進!

 

氫氣不但是最乾淨、更是能源效率最高的燃料!林明璋預言,未來再生能源必定是氫能源的天下,他期盼台灣應該以交通運具為起點推動再生能源,強化儲氫電池的研發與應用,就能在未來的電動車時代超前部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chieh16145 的頭像
    yuchieh16145

    樊語婕文字工作室部落格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