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語婕
由《遠見》雜誌主辦的《2013綠色經濟高峰論壇》,加以台灣證券交易所、中國信託與APP亞洲漿紙的合作贊助,邀集各界探討企業社會責任、綠色創新與企業永續競爭力。
APP綠色創新 兼顧獲利與永續
在第一場「企業永續的關鍵與趨勢」專題演講中,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指出,企業社會責任(CSR)與企業永續(ESG)是一體兩面,任何公司要達到永續發展,都必須結合治理、社會與環保三隻腳,產生策略、創造競爭力,應從企業老闆帶頭,由上而下的領導推動,形成優質的公司永續發展文化,從而創造員工歸屬感與向心力,並且結合消費者、環保團體 人權與反貪組織、投資基金等 ,形成國內外社會共同的壓力,並且善用企業永續報告書,以透明的方式建立公司企業永續成果的公信力。
亞洲第一、全球前十大的漿紙企業APP亞洲漿紙集團,由永續經營暨利益關係人管理部門副總監Aniela Maria分享「綠色創新 前進永續」的經驗,她強調,APP不僅致力維持全球產能第一的地位,更兼顧獲利與永續,成為全球最受尊敬的造紙公司,因此在2012年6月5日公布「2020永續藍圖願景」,將保護印尼天然資源納入經營發展策略核心,設定2015年所有來源材料全部來自人工林,
並在2013年2月提前達成目標,發表「森林保護政策」(Forest Conservation Policy, FCP),實踐零天然林砍伐的承諾,今年4月更開始協助保護及復育100萬公頃的印尼熱帶雨林。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在9月23日於紐約舉行並宣示「紐約森林宣言」,APP也參與簽署,支持減緩全球氣候變遷,邀請台灣企業加入此宣言的行列!
在「We are Family的CSR幸福學」的講題中,中國信託金控主任秘書高人傑講述,中信集團創辦人辜濂松在三十年前就曾說過,「企業的存在價值,不在於獲利,而是對於社會的貢獻與正面的影響力!」舉凡1985年點燃生命之火、2004年企業公益假期、2011年臺灣版的窮人銀行「信扶專案」 等,都是公司創辦人與總經理提倡、全台灣首創的公益活動。在2004年起,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成立,更有效利用企業動能與平台串聯公益活動,如今中國信託共有1808名員工志工,平均每8位員工就有一名志工,持續深耕CSR幸福學。
企業誠信經營 打造三贏三好
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李述德以「公司治理‧三贏三好」為題發表,他指出,
OECD(國際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為公司治理歸納出六大原則,包括資訊揭露與透明度、保障股東權益及發揮其重要功能、落實董事會之責任、公平對待股東等,企業經營複雜,必須透過正派經營、童叟無欺的良好治理,打造服務顧客、照顧員工、回饋股東的三贏,達到經濟繁榮、社會和諧 、環境永續等三好。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於99年起陸續發布「上市上櫃公司誠信經營守則」以及「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希望上市櫃興櫃的1700家公司發揮標竿的作用,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緊接著上台,根據自身在流通產業四十年的經驗,交流「聚焦核心‧創造永續」的心法。徐重仁以創新經營模式,提供顧客滿意的優質服務、幫助弱勢族群、讓社會社區更美好,將全聯福利中心打造為具有幸福感的超市,帶動第二次流通革命。透過推動小農政策,全聯提供平台讓更多小農直接銷售,提升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活 ,鼓勵更多年輕人回鄉務農 ,而全聯愛心福利卡的設計,讓低收入者與需救濟家庭 每用能夠定額購買日用品, 兩年來已有八萬人受惠。針對食安問題,全聯更與台北醫學大學合作,成立第三方食品安全檢驗技術研發中心,確保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權益。
在五場專題演講中,來自國內外的意見領袖揭示,企業社會責任做得越好的公司,獲利能力皆有亮眼表現,透過良好的企業文化,企業領導人、股東與員工共同努力,環境永續、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獲利可以並存共榮,更是未來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價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