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29月,英國世界大學排名機構QS公布「2012/2013QS世界大學排名」,臺北醫學大學排名323名,大幅上升50名,更是台灣7所上榜前四百所大學中的唯一私校!身為頂尖生醫專業大學,北醫大在2013年擁有全新視野,醫學系與藥學系同時開啟新學制,透過特色課程、臨床實習、社團磨練、通識教育,打造能文能武的熱血白袍生力軍!

 

內文

小標~首創臺北聯合大學系統  培育跨領域人才

北醫大以國際一流醫學大學為目標,連續七年取得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總補助金額達4.6億元,更在教育部大學評鑑中,成為醫學院類組中,唯一在教學資源、通識教育、推廣教育與國際化程度皆獲評為表現優異的學校。

 

在成功的背後,北醫大有著許多創新的做法,從101學年度開始,北醫大與臺北大學、臺北科技大學組成臺北聯合大學系統,首開國內先例,學生可以跨校選課、選修輔系或雙主修,並開設「醫療科技與法律學分學程」,透過三校醫藥、科技與法商等不同專業背景,培育跨領域專業的多元人才。

 

北醫大教務至長黃士懿指出,除了專業能力之外,20年來19(個人與團體)醫療奉獻獎的肯定,更定位了北醫人「術德兼具」的態度與高度,北醫大特別重視通識人文教育,延請六位中研院院士完成《通識教育白皮書》,強化志工服務課程與社團活動,落實全人教育與服務精神,並持續與遍佈全球五大洲131所姐妹校密切合作,去年就有約300名學生赴海外見實習,成為交換學生、攻讀雙聯學位或進行暑期短期研究,拓展全球視野。

 

小標~特色課程團隊學習 完整掌握核心能力

自今年起,台灣的醫學教育有重大變革,取消大七至醫院實習的課程,大學醫學系的修業年限,正式從現制7年改為6年。北醫大醫學系主任林時宜表示,因應學制的改變,北醫大醫學系課程設計採基礎與臨床研究並重,更強調人文素養與團隊合作照護等軟實力,同步推動臨床核心能力精進與醫學人文精進計畫,培育台灣良醫仁醫。

 

北醫大醫學系早在2007年成立臨床技能中心,設計連貫式課程,結合知識、技能與溝通三大要素,其中跨學系整合性團隊學習課程(GOSCE)結合醫學系、護理系、醫技系、呼吸治療學系學生,共同組成團隊學習46項基礎臨床技能;整合式客觀結構式臨床評量(iOSCE)結合虛擬病人軟體與真人扮演的標準病人,培養醫病溝通、專業素養與臨床診斷等能力;醫療團隊資源管理(TRM)透過小組討論與現場模擬學習,反覆演練職場情境,學習跨團隊合作、醫學倫理、溝通能力、團隊資源管理等專業,在畢業前即完整掌握住院醫師的核心能力,獲得學生高度認同,相關課程的整體滿意度達4.3(滿分為5)

 

除了在校內的完整培育,多元的實習機會更是北醫人的利多,北醫大附設醫院、萬芳醫院與雙和醫院等三家附屬醫院病床數逾三千床,是大臺北地區最龐大的醫療體系,更是優良評等的教學醫院,提供北醫人最佳的臨床優勢。在海外實習機會上,學生可透過海外見習課程完成一個月的海外實習,自選臨床實習可至國外實習兩個月,六年級學生更可有一個月的時間可至國外姊妹校進行實習,從世界角度拓展視野。

 

小標~藥學系雙組設計 提升專業高度發展潛力

北醫大藥學系也於今年創新學制,在現有的四年制藥學組之外,新增六年制臨床藥學組,雙組設計的做法,為國內藥學教育之首創,強化學生的專業高度與發展潛力,從過去以「藥物」為中心的教育思考,轉型為以「病人」為導向,未來藥師的定位不再僅是藥事照護者,更可以扮演領導、研究、決策、教育、溝通、經營等專業角色。

 

北醫大藥學系系主任許秀蘊表示,在102學年度的206位藥學新生中,將規劃30名六年制名額,藥學組四年制畢業後取得藥學學士學位,臨床藥學組六年制的畢業生則擁有臨床藥學學士學位,不論四年制或六年制的畢業生,在畢業當年即可參加藥師國家考試取得藥師執業資格。

 

在課程設計上,兩組在一二年級時的生物醫學科學、基礎藥學與通識教育等課程皆相同,從三年級開始課程分流,在教育目標上,四年制注重培養藥理科學專長,未來職涯發展包括藥廠的研發、製造、品管專才、藥局的調劑、管理人才,以及藥業的經營、行銷專業;六年制則著重於醫院藥局的臨床藥事照護、政府相關單位的經濟、策略等行政管理,以及社區藥局的典範藥師等領域。

 

透過全人教育與特色課程,北醫大醫藥衛生學群學生能力大躍進,國家考試級格率皆高於全國平均,醫師高達97.86%,牙醫師的考照成功率更為100%!而藥師為85.8%,遠遠高於全國平均46.35%!在今年新學制帶動下,北醫大的創新育才術,將續寫台灣教育典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