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89日公布氣候變遷評估報告,預計2030年地球表面均溫將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1.5度,比起3年前預測2040年升溫攝氏1.5度的時間點更提早10年!當極端氣候步步進逼,我國學術界持續為地球與人類覓解方,成功大學接軌國際永續,積極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研究,並在7月參與撰寫、發表支持「2021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馬拉喀什全球氣候行動夥伴交通運輸部門氣候行動路徑」聲明,推進國際永續運輸。

 

對接SDGs 成大推動2030願景

成大是我國第一個將SDGs納入校務發展計畫的大學,推展NCKU 2030教研策略,提出5大永續發展策略準則,以人(People)為本促進福址、共融設計永續環境(Planet)、創新突破加速成長(Prosperity)、尊重多元促進和平(Peace)、跨域整合繁榮發展(Partnership),以永續發展思維提升成大的全球影響力。

 

在接軌國際永續的實際行動上,成大研發處2020年與各學院系所共舉辦6場相關學術研討會,2021年也規劃11場研討會,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研究;今年1月,成大永續知識與實踐辦公室揭牌,建構圖像式文獻網頁平台,讓各國研究人員在收集、搜尋文獻時更直覺、更方便,提升台灣在SDGs研究領域的國際曝光度和學術影響力。

 

成大教師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接軌國際永續,例如曾任交通管理科學系系主任的特聘教授陳勁甫教授就曾借調擔任高雄市政府交通局局長,推動「永續綠交通」[U1] 等政策,並於2017年在高雄主辦ICLEI(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生態交通全球盛典;交管系教師也將永續融入教學中,例如助理教授鄭祖睿開設「永續運輸」課程,帶領碩博士生深入政策、法規、國際趨勢等面向。

                                                      

研究倡議行動 鏈結國際永續運輸

鄭祖睿曾任職於ICLEI高雄環境永續發展能力訓練中心,之後在20182020年間擔任ICLEI德國世界秘書處永續運輸部門負責人,在印度、哥倫比亞、阿根廷共9座城市推動生態物流,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17,更於20172019年三度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

 

多年來聚焦於永續運輸研究與倡議,鄭祖睿將永續思維向下扎根,在2018年主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青年領袖訓練工作坊;永續發展目標與健康永續城市」,結合台灣醫學生聯合會,號召醫護相關科系學生關注SDGs 3,也擴散影響力至其他16SDGs,並起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台灣健康照護青年領袖宣言》向國際發聲。

 

在德國環境部支持下,鄭祖睿擔任2017-2021年「生態物流: 永續城市的低碳貨運」計畫主持人;他也曾赴烏干達引導地方政府對應SDGs 11、推動永續運輸,並積極協助菲律賓、不丹、越南……等新興經濟體減量交通碳排,落實SDGs 7,還參與優化國際碳揭露計畫(CDP)的氣候變遷調查問卷,幫助世界各城市在制定減碳策略時,更精確地計算、掌握碳排細節。

                    

20208月至成大交管系任教後,鄭祖睿持續鏈結國際永續運輸,在去年11月參與東協與德國合作計畫「東協都會區的永續交通運輸」Smart Card and MaaS in Taiwan網路研討會,並且帶進國際永續運輸資源、人脈、創新思維,例如串聯ICLEI經營的生態物流社群,邀請桃園市擔任社群主席城市,發揮機場城市、航空城、物流中心、製造重鎮等優勢,推動低碳、智慧、永續的物流政策。

 

成大國際發聲 對焦2050淨零願景

延續國際永續運輸多元經驗,鄭祖睿參與撰寫「2019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馬拉喀什全球氣候行動夥伴交通運輸部門氣候行動路徑」聲明,該聲明於2020年因疫情暫停發表,鄭祖睿今年再次參與撰寫,並以任教之成功大學署名發表支持7月發布的「2021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馬拉喀什全球氣候行動夥伴交通運輸部門氣候行動路徑」聲明(以下簡稱本聲明)

 

在國際「淨零競逐」(Race to Zero)的浪潮中,台灣勢必參與其中,鄭祖睿強調,透過參與本聲明,能夠藉由學術經驗帶動國際社會影響、持續參與氣候變遷議題、維持國際合作關係,對於成大、學術圈、台灣都有重大意義,可望發展雙邊或多邊政策研究或學術合作的國際夥伴關係。

 

本聲明鎖定聯合國會員國、非會員國、非政府組織,建議在實現2050「淨零競逐」(Race to Zero)的過程中,交通運輸部門實施的相關氣候行動路徑,在內容中提供「避免」(Avoid)、「移轉」(Shift)、「改善」(Improve)三大架構,其中「改善」廣泛關注陸運、海運與空運。

 

在邁向淨零的三大架構中,「避免」指的就是避免不必要的移動,以及減少客運和貨運的運輸距離;當無法避免移動時,透過「移轉」採用步行、騎單車、搭乘大眾運輸等低碳或零碳排的模式;「改善」則聚焦在優化車輛、飛機、船隻的燃料與營運效率,例如駕駛電力來自再生能源的電動車,以及降低貨車空車率、提升配送效率等。鄭祖睿補充說明,根據各國的過往經驗,「改善」最能立竿見影,因此吸引52%國家選用,「移轉」、「避免」則分別為38%10%

 

由於陸運與大眾最為相關,一向是每年聲明的重點,今年更突破性地深度探討海運與空運減排改善方案,是極大的特色與亮點!此外,由於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今年的聲明特別標記了「韌性」二字,提醒新建與現有的運輸基礎設施應對氣候變化、傳染病疫情必須更具韌性,而疫情讓人類見識到封城、居家辦公、運輸乘客驟減等真實上演,也看到減碳、淨零的可能性。

 

描述關鍵時間點 對應利害關係人

在聲明中描述2021202520302040年等關鍵時間點,以達到2050年實現淨零、具有韌性的世界。以2030年為例,針對先進國家提出貨運車輛電動化的願景,期待電動車佔有75%小貨車市佔率、40%大貨車市占率,更達到100%公車電動化;在軌道交通部分,也設下30%貨運由火車執行、高鐵乘客倍增等減碳目標。

 

不僅只聚焦在碳排,聲明內容更廣泛對應政府單位、金融機構、科技創新、商業經營、公民社會等利害關係人的行為改變與願景目標。以金融機構為例,減碳已經成為資金挹注的重要指標,全球最大開發銀行「歐洲投資銀行」自2020年起付諸行動,要求申貸方在還款報告中加入氣候行動方案,以減碳表現作為是否核貸的要項。

 

電動車早已進入我們的日常,本聲明中透過圖表說明政策制定者、汽車製造商、技術研發人員、消費者……等利害關係人的電動車「移轉」行動細節。當中央政府宣布2030年新售汽車全面電動化的時間表後,地方政府對應祭出「淨零碳示範區」等政策,汽車製造商啟動產業轉型,消費者也提前規畫下一輛車的購車時間,充電樁等電動車設備與基礎建設前景看好,帶動投資意願。「在政策的驅動下,電池技術研發、產業人力轉型、基礎研究推進、商貿與公協會合作、投資者進場……等,就會一一發生。」鄭祖睿進一步說明。

 

展望整合商機 台灣低碳契機

在這份聲明中期許,2025年前,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都應提交都會運輸減碳計畫。鄭祖睿提醒,台灣為海島國家,在極端氣候下更顯脆弱,我國有許多城市都應加緊腳步規畫,也期許立法院9月開議後排審《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加速我國推動2050淨零碳排的行動。

 

展望未來,鄭祖睿預告,由於「整合」(Integrate)在過去幾年廣泛受到重視,未來可望加入聲明架構中,敦促交通部門與其他部門跨界合作,整合土地利用規劃等城市政策,進一步優化永續運輸。他也看見台灣的機會與優勢,建議善用ICTOEM強大能量,在電動機車、汽車、貨車、公車等產業鏈中提供關鍵技術,並透過跨界協力、國內外合作,在永續運輸領域發揮關鍵影響力!

 

備註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3: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7:確保所有的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的、永續的,及現代

的能源。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11: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13:採取緊急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17:強化永續發展執行方法及活化永續發展全球夥伴關係。

 

 


 [U1]資料來源

https://www.tbkc.gov.tw/Message/Bulletin/News?ID=c42bd7b1-8bf2-462f-ae3d-8445b583be8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chieh16145 的頭像
    yuchieh16145

    樊語婕文字工作室部落格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