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語婕

9月20日的下午,台北市松江路93巷人文空間裏,充滿了詩的優雅氣息!數十位大小朋友參與「母語詩朗讀研習營」活動,發揮創意、運用想像力,專心地「聽,詩在唱歌」,悠遊在唸詩、玩詩、寫詩、畫詩的樂趣之中!

2015「媽媽教我的詩」少年兒童創意朗詩大賽系列活動開跑了!這個由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與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共同舉辦的活動,今年邁入第五年,邀請全國老師、家長與孩子們共同參與,感受以國語、閩南語、客家語等母語朗詩的美好!

在今年的系列活動中,「讀好詩 拿大賞」邀請國小學生朗誦現代詩,只要錄製3分鐘的影片上傳至youtube,並在2015「媽媽教我的詩」活動網址填寫資料、完成報名程續,就有機會拿到獎金與好書,徵件截止日為10月16日,趕快加入朗詩的行列吧!(報名網址:http://www.readapoem.com.tw/apply.html)

全家出動 體驗詩意與家庭溫馨

2015「媽媽教我的詩」系列活動中還規劃了「母語詩朗讀研習營」,在9月20日下午吸引了親子檔、兄弟姐妹檔出動,還有阿公阿嬤也加入陣容,在兒童文學作家林芳萍的引導下,活動現場充滿詩意與家庭溫馨。

林芳萍首先帶領大家認識詩,傳達詩擁有的動人情感,而詩更透過文字形像化展現生動的畫面,經由節奏音樂之美傳達情意與聲音。在《看羊的孩子》一詩中,大小朋友在「小河唱歌給我聽 小河唱歌這麼輕」的簡單文字中,歷經情感、畫面、聲音與節奏等不同的感受,也嘗試著以獨誦、合誦、輪誦、疊誦、滾誦等各種唸詩的方式,以及快慢不同的步調,體驗《月台》不同的意境。

加入視覺數字聲音 童詩好好玩

進入到玩詩的時間後,林芳萍以詩人管管的作品《春天的鼻子》為題材,引導大小朋友透過肢體的律動,經由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感受,試著觀察、傾聽、想像,與詩的內容結合,更深入詩的文字中。例如,以雙手突出於嘴巴來代表詩中「春天的嘴」,雙掌捧著臉頰展現「春天的臉」!

隨後親子一同欣賞圖像詩、數字詩、文字詩的特殊美感。排列起來有如一個蛋糕形狀的《生日誕糕》詩作、有著尖頂屋頂的《家》,都傳達著視覺的美好,而「蘋果+蟲子=許多甜甜的隧道」,以及「南瓜x陽光=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黃」則運用數學,展現詩作的創意!

接著林芳萍介紹詩人林煥彰的作品《夢中樹》,分享詩中排列的技巧呈現,例如「我是一顆樹,高大的夢中樹」,以及「我是高大的,一顆夢中樹」的變化,而詩中「孩子們咯咯咯的笑聲」、「鳥兒們嘰嘰喳喳的歌唱」則加入了聲音的元素,讓詩作更為豐富生動。

寫詩畫詩 以樹為題玩創意

進入到大小朋友期待的寫詩與畫詩活動時,小朋友全部圍坐在大桌,以「樹」為主題發想文字與畫面。在林芳萍的聯想引導之下,小朋友與身後的父母討論,在白紙上寫下許多與樹相關的具體事物,包括小鳥、花朵、家具、毛毛蟲,也有人聯想到抽像的長壽、巨大、綠意等詞語,更有的小朋友衍生了與氣候災難相關的內容,例如水土保持、土石流等。

小朋友還在原本全黑的刮畫紙上進行圖像創作,運用竹籤、鉛筆尾端、硬幣、鑰匙、髮夾等手邊的工具,刮出一條條繽紛的線條,畫出自己專屬的樹木,還加上昆蟲、水果、小鳥等元素,讓畫面更為活潑。在畫畫的同時,也將創作的詩作寫在畫上。

詩畫成果發表 小小詩人分享作品

在成果發表的時間,第一個上台的洪子媛,分享她的創作《空中花園》:「我在花園裡 我看到一個美麗又動人的空中花園 我看到一棵開心樹 為什麼叫開心樹 因為我會在這棵開心樹上許願」,接著李昀柔分享了她腦海中的《蓮霧樹》。

楊同學朗誦他的創作《樹》:「樹是大家的遮陽傘 讓我們不受太陽的照射 樹是大家的避風港 保護我們不受土石流的傷害 樹是大家的守護者」,其他小朋友輪番上台發表《四季與樹》、《我喜歡樹》、《大樹》、《昆蟲的家》等創作,贏得台上台下熱烈的掌聲與歡呼。

在「母語詩朗讀研習營」的一整個下午,親子、手足與爺孫一同沉浸在詩的世界中,在親人的互動中、在創意的激盪中,開啟了通往詩的賞析創作之路!

 BOX林芳萍老師簡介

兒童文學作家、大學兼任講師。著有兒童詩歌《誰要跟我去散步?》、童話《ㄅㄆㄇ識字童話》、圖畫書創作《紅花仔布的祕密》等共七十餘冊。曾獲「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開卷年度最佳童書獎等,作品常收錄於兩岸三地的語文教材讀本。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未來兒童 親子朗詩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