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語婕

桃園區共有255座土地公廟,密度之高榮登全台第一,隨著時代演進,土地公更由原本守護五穀豐收的農業神明,加入了保佑商家生意興隆的財神等功能,而全台唯一、已舉辦第八屆的土地公文化節,將在9月18日登場,持續為土地公文化向下紮根。

土地公信仰在華人地區十分普遍,而桃園區更是愛戴尊崇土地公,在田間、社區內、大樓旁、學校中、公園內、大樹下、埤塘水圳旁、水源頭…等處皆可見到福德正神的身影,可說是走幾步就可以看見一座,在面積34.8平方公里的區域中,共有255座土地公廟,每一平方公里就有超過7座土地公廟,形成在地的信仰特色!

完整保留古今土地公廟形式面貌

桃園區龍鳳里里長黃進仕表示,由於桃園人敬重土地公,即使因為開闢新道路、建築新建物、都市重劃…等因素,都堅持保留土地公廟,不會發生拆遷的狀況,再加上新的土地公廟不斷設立,造就了桃園區土地公廟密度全國第一的盛況。

在98年首度的普查中,發現全桃園區的土地公廟有249座,近年來又再新增6座!桃園市土地公廟完整保留自古至今的形式,涵蓋三粒石、石牌、神像、小廟、中型廟、廟中廟、大廟等,而全桃園唯一還保留虎爺座騎的土地公廟,就在玉山街的福安宮,唯一保有麒麟獅座騎的土地公廟,則在市府附近、中興里的福興宮內。

桃園區土地公的神像也有著不同材質與造型,包括石質、木質兩種,有三粒石的石主、天然形成像樣貌的石主,還有石雕造型神尊,或是在石板上刻上福德正神字樣,也有在木牌上以毛筆書寫福德正神字樣的形式。

十五街庄福德宮 開基土地公源起

溯及桃園第一座土地公廟,就要從300年前的清代說起,桃園區公所人文課課長邱創正指出,先民自唐山過台灣,來到當時的桃仔園拓墾,也逐漸形成桃仔園街(今日的中山路老街),當時有位來自漳州的阿英師,做生意時總是背著土地公神尊,每到天黑就選在桃園十五街庄的一戶人家中供奉於神堂,漸漸成為「十五街庄福德宮」土地公的前身,也就是桃園市的開基土地公。

邱創正指出,隨著桃園地區社會與經濟的演變,人們敬愛的土地公也有了不同的守護職責。清代設有鎮守四大城門的城門土地公,日治時代因為街庄制度而有了街頭街尾的土地公,桃園早期以農業為生,農人在田頭田尾立石祭拜,土地公身負庇佑風調雨順、五穀豐收的使命,也因此有了守護水源的另一大功能。土地公也是墳墓的守護者,在許多墳墓的前方都有供奉后土牌位或土地公神像。隨著桃園地區經濟轉型,進入工商社會後,土地公於是加入了保佑商家生意興隆的財神功能。

為了發揚土地公文化、突顯桃園地區的特色,自2008年開始,當時的桃園市舉辦第一次的土地公文化節,之後年年都固定於農曆八月初八舉辦,由五大行政區輪值,活動凝聚社區熱血與創意、熱鬧非凡,更將桃園地區民俗信仰特色與文化傳承推廣出去。

今年的土地公文化節將在9月18到20日舉行,規劃土地公燈點燈、兒童劇團演出、踩街遶境、晚會表演、平安劇演出外,來自廈門仙岳山的150名信眾也將加入踩街遶境的行列,進行信仰交流。

活動BOX

土地公文化節 (9/18-9/20)

日期

時間

活動

特色與備註

9/18-20(五-日)

土地公文化體驗區土地公燈展示

9/18(五)

1900-2100

兒童劇團演出

土地公文化體驗區土地公燈點燈

9/19(六)

1600-1830

踩街遶境

百座土地公與地方藝陣團隊聯合踩街祈福

1900-2100

晚會表演

知名歌手演唱

9/20(日)

1900-2130

平安戲演出

薪傳歌仔戲劇團公演「王魁負桂英」戲碼

2100

土地公回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桃園 土地公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