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撰文/樊語婕

展望臺灣經濟願景,連結兩岸交流商機,遠見雜誌攜手中華兩岸文化經貿交流協會、中華工商業聯合總會,於在68日舉辦兩岸經濟論壇,齊聚產官學界,研討翻轉創新、企業社會責任、ECFA、城市轉型,聚焦於未來贏家軟硬實力,推升台灣下一波經濟發展動能!

新時代輪廓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致詞時指出,台灣與中國同文同種,若加強合作,前景將大有可為。「這個開放的時代,台灣更要有開放的心態,繼續開放的道路,持續吸引世界的人才、資本、科技!」

 

副總統吳敦義在演講時表示,中華文化是兩岸最深的連結,雙方保有和平穩定發展的默契,在經貿上期許兩岸以大中華全球視野,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打造經貿互利雙贏。中國企業家發展聯合會會長副理事長張紅衛在致詞中指出,「我們正處於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新時代,希望兩岸持續協商,進一步推動兩岸經貿合作,加強企業交流,增進兩岸互惠互信,共創利益、實現共贏!」

以人為本 文化加值 翻轉未來

在五場專題演講中,台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郭瑞祥首先以「創新思維‧翻轉企業未來」為題進行演講,他指出,世界正在改變,大家都有機會翻轉未來!以智慧型手機為例,真正翻轉的不完全是科技,而是消費者的潛在需求與全新使用習慣。

以往講究經濟規模、以科技工程為本,現在則是要以人為本,拼創新、掌握潛在需求,蘋果就是靠著三D模式:DefineDesgin Desire,將企業帶上世界頂端舞台。中國人一向腦筋聰明,兩岸將可以靠創意衍生龐大機會。將來所有企業的人才策略都要思考多元開放,以人為本、以文化為底蘊,並在設計中融合藝術、美學、使用者渴望等元素。

展望金流前景 引導資金聰明投資

在「兩岸金融的交流與前景」專題演講中,全國農業金庫總經理鄭貞茂指出,在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上,台灣有獨特利基,台灣人對人民幣非常熟悉,香港花10年時間,才將人民幣資金池累積到89千億元,台灣在短短3年就突破33百億元。

鄭貞茂期待將來兩岸三地企業都可以共同參與股票市場,「台灣企業在會計制度或公司治理上,比大陸企業早一點,大陸企業在台灣掛牌,不僅可以提升企業形象,發行成本也比在大陸與香港發行低廉。資金是聰明的,各種金融創新持續進展,兩岸政府應持續進行交流,對企業與民眾創造更大貢獻。」

 

提升產業競爭力 連結新世代與ECFA

在「ECFA協議及兩岸合作展望」講題中,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剖析,台灣內需市場太小,以出口導向為重,不可能關起門不參加自由貿易協定,但他也提醒,FTA並非萬靈丹,產業競爭力與產業升級才是關鍵,台灣必須提升競爭力、創造被需求的角色!

王健全指出,2005年起台灣製造業外移,如今服務業佔就業市場七成,相關企業規模太小,造成低薪現象,唯有擴大市場,朝向大型、國際化、連鎖、加盟發展,才會產生全球高階人才需求、提升薪資。服貿對台灣有多元幫助,絕對利大於弊,關鍵在於利益分配,應該要建立生態系統,讓各領域關係人都得到好處,將年輕人的未來與ECFA連結起來,年輕人就沒有理由反對。

兩岸攜手 相輔相成 共創商機

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接著發表「我所看見的兩岸機會」,他提及兩岸都在推動自由經濟,台灣設有六海一空兩園區,大陸則在上海、天津、廣東、福建四地發展自由貿易區,未來發展商機無限,雙方應相輔相成、相互對接,為兩岸廠商創造最大的機會。

台灣包容不同意見,整體持續進步發展,大陸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進出口國、吸引全球最多外資投資,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將以創新趨動取代效率與投資趨動,兩岸應共同協助企業轉型升級,憑藉經濟巧實力及文化軟實力進軍全球,優勢互補,相互提昇,共同引領全球發展。

環保節能愛地球 企業永續經營

台達集團縛總裁蔡榮騰則講述「CSR策略與永續經營方針」,他指出,台達集團不論在產品、研發、事業範圍等面向,皆視環保、節能、愛地球為企業核心價值。台達集團主動關注氣候變遷,參與國際碳揭露專案(CDP),更是大中華區唯一入選氣候績效領導指數(Climate Performance Leadership Index, CPLI)之的企業。

此外,台達環境獎學金長期捐助台灣師生到歐洲學習,推動中達環境法學者計畫,與北京清華大學合作,舉辦中達環境法論壇,並設置曾虛白先生新聞獎暨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企業環境倫理研究獎學金,更將企業總部打造為台灣第一座既有建築改善類「鑽石級」綠建築!

國門之都桃園市 年輕都會工商重鎮

桃園市長鄭文燦分享城市轉型與地方產業發展的經驗,他表示,國門之都桃園市是一座持續成長的年輕都會,兼容高科技與傳產、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並存,擁有完整產業上下游供應鏈優勢,市政目標為公共建設迎頭趕上、城市基礎建設急起直追,包括提升汙水下水道接管率、打造地標級總圖書館、機場捷運通車營運、實現綠色經濟版航空城、產業多元化…等。

 

在各項市政建設中,機場捷運是全台單一路線最長的捷運路線,直達車從台北到桃園機場僅須35分鐘,在今年年底通車後,將串聯北北桃生活圈。桃園航空城名列《世界商業年報》「世界100大商業投資機會」,更將鎖定生技醫療、綠能、雲端、物流等產業,打造綠色經濟版航空城。

社會企業在台灣 兼具公平公義獲利

在「未來的贏家:注重公平、公益及獲利」專題論壇中,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副處長林美雪表示,英國自十多年前開始推動社會企業,以商業營運獲利達到照顧弱勢、社會創新、環境永續等社會公義,如今產值達已達到GDP 1.5%,而美國也興起了類似的B型企業,全球趨勢揭示:兼具公平、公義又可以獲利,才是未來的贏家!

去年行政院啟動社會企業行動方案,結合經濟部、勞動部及衛福部等單位,更將行政院長金華官邸打造為社會企業共同聚落,成為推動青年創業、社會創新的基地。台灣已經有活水社企投資專注於社企創投,更發展出主打生態環保的大愛感恩科技、幫助原住民部落的光原社會企業、帶動南投竹山偏鄉在地經濟的小鎮文創…等數百家社會企業!

結合消費者力量 助長B型企業

主要產品為LED與太陽能的DOMI綠然能源公司,在去年世界環境日獲得B型企業認證,首席園丁連庭凱指出,B型企業正在全球累積全新的標準與能量,包括世界大二大化妝品公司natura、群眾募資平台kickstarter都已經通過B型企業認證。

連庭凱分享,最終端消費者的力量強大,應用B型企業的力量,會幫助企業成長更快,因為消費者在乎生存的環境,而企業在獲利的過程中,更對於環境與社區有所幫助。DOMI嘗試以三個步驟:Change 改變action 行動Ripple漣漪,與消費者溝通互動,更串連企業、家庭與社區,一齊運用LED與太陽能,從日常生活中降低對環境的負擔!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遠見 兩岸 經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chieh16145 的頭像
    yuchieh16145

    樊語婕文字工作室部落格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