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建築人遇到科技人,理性加上感性,調配出沛渥綠思最佳經營團隊,在桃園大溪、台北石碇、苗栗通霄、台北新店…打造一座座永續住所,短短幾年即成為綠建築領域的明星,更形成強大吸力,陸續納進綠色永續人才。


內文

99630日,新北市石碇區的綠意之間,出現了一座深棕色生態建築,沛渥綠思未用一根釘子,以可永續收成、天然零甲醛的實木木材為結構,採用大面開窗自然採光、通風,透過模組化在短短100天內完工,達成低損耗生產過程以及低排放建造, 該案並入圍2010台北縣都市設計大賞,榮獲2010台灣室內設計大獎 TID獎!

 

小標~以木構造綠建築 打造北台灣地標

近年來,沛渥綠思已陸續在北台灣興建木構造綠建築,包括桃園大溪、台北石碇、苗栗通霄、台北新店…等地,並在校園、展覽、媒體持續曝光,研發設計部總監朱苡俊與執行長潘建儒的經營團隊是幕前幕後的要角,一個主修建築,一位擁有科技專業,理性加上感性,打造綠建築產業的響亮品牌,除了作品獲獎外,2009年沛渥綠思獲得學學文創協會第一屆學學獎「綠色時尚行動類」特別獎,隔年受邀參加2010台灣國際綠色產業展,與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台達電共同組成綠色建築科技館,成為唯一參展的綠建築廠商。

 

談及沛渥綠思最感榮耀的一個案子、也是2007年公司接到的第一個案子~大溪老街上的黃宅,不同於一般建築事務所為居住者打造空間,朱苡俊希望業主須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忠於生活所需,而在執行開放式木構造的設計時,也帶有實驗性質的冒險精神,他直言屋主夫妻「心臟很強」,而在完工後,屋主一家不但愛上這個膩稱為「姥窩綠建築」的家,為了推廣綠建築理念,自2010年以部落格紀錄房屋從無到有的歷程以及居住的幸福感,還開放預約參觀親自導覽,而為大溪老街上的名人,繼續寫下一頁頁的綠建築故事。

 

小標~重視人格特質 從合作中找人才

為了持續傳達綠建築的理念,早在沛渥綠思前身綠思創意時期,朱苡俊就深入學校建築系、民間團體,舉辦研討會或工作營隊,爭取曝光機會,而潘建儒則思考著,綠建築如何有趣又能被大眾接受,並透過模組化、標準化的過程增加量能,讓更多的消費者都能參與。

 

打從2006年結合相同理想的兩個人,到如今小而美的公司,沛渥綠思的團隊包含建築師、設計師、生態研究者、綠建築法規顧問、綠能系統顧問、飯店管理顧問、行銷企劃…等專才,在選用人才時,除了專業能力外,沛渥綠思更注重跳脫貫性思考與熱情等軟實力,「善良、單純、熱情、關懷等人格特質是訓練不來的,卻是從是綠建築產業的必備。」然而,上述特質卻不容易在短期了解,因此,沛渥綠思從未晉用不認識的新進員工。

 

潘建儒表示,「我們從來沒有以傳統面試的方式應徵人員,也極少刊登徵才廣告,不像許多公司徵人面試是與應徵者第一次見面,我們的潛在夥伴都是早有接觸的熟朋友,透過長期互動,我們了解他()的特性,對方也了解沛渥綠思,許多現職員工在正式成為公司的一份子前,都曾有過合作經驗」

 

朱苡俊則指出,「在結交朋友、在工作互動時,沛渥綠思隨時都在累積人才資料庫,也透過聚會,集合藝術、建築…等不同領域的朋友,加以與學校的建教合作,更將觸角伸入校園,讓實習生從學生時代就開始了解沛渥綠思。」


小標~老闆換人當 鼓勵創新與易位思考

尊重員工的想法、鼓勵創新思考是沛渥綠思的另一項主張。「我們喜歡丟問題給員工,提供開放式思考的機會,形塑學習進步的氛圍,激發員工思考的勇氣很重要,如果連想的勇氣都沒有,更不可能去行動。」潘建儒每三個月都會與每位員工聊上一個小時,將議題拋給對方,讓員工易位思考:「如果我是老闆,需要怎樣的資源才能完成這個工作?」潘建儒以三點式觀念設定現在、跨出第一步與目標等三個座標,從傾聽員工的想法與需求中發掘特質、找出性向,放在設計、研發、工務、業務或行銷等適當的位子上。

 

沛渥綠思也鼓勵員工接受外訓課程的訓練,前提是可以運用在工作上,員工必須提出申請、說服主管,並在課程後繳交教材和上課內容錄音,匯總到公司的訓練課程資料庫,成為共同資源,其他同事也能夠借閱學習,「在員工認真找課、實際學習、分享所學的過程中,都能看得到進步。」


在不斷發展擴張中,沛渥綠思在定期設定目標或組織調整時總是十分透明,所有同仁都是以一個團隊向同一個方向一起行動,朱苡俊與潘建儒都認為,目前沛渥綠思處於草創到快速發展的過渡階段,未來引進的人才必須擁有跨國管理的經驗、具有整合性與專案管理能力的人才,未來期許從台灣出發邁向世界級永續建築的推手,並成為提供開放式建築服務的領導品牌,讓這股「綠色熱情」不斷循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