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撰文/樊語婕

台灣15到24歲的青年勞動參與率只有29%,遠低於整體勞動力參與率58.54%,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究竟我國青年失業的癥結為何?高學歷高失業等問題是否有解?勞動部「明師高徒」計畫是否有助於提升青年就業力?在下文皆由專家一一剖析。

近年來台灣就業市場有著幾個特異現象,包括高學歷高失業、企業大缺工、88%的失業青年屬於自願性失業…,台東大學教育學系及幼兒教育學系教授陳嘉彌與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辛炳隆皆認為,學校、人力政策主管單位、家庭等都有責任協助青年,強化專業能力、建立就業正確態度,成為就業市長的生力軍。

明師高徒計畫 重現技藝傳承傳統

為了提升青年就業力,自102年起,勞動力發展署啟動「明師高徒」計畫,針對18到29歲非在學未就業青年,提供師傅指導費每月5000元、徒弟訓練津貼每月一萬元的經費補助方式,協助青年取得一技之長,補助期間1年,陳嘉彌與辛炳隆皆肯定此計畫的推動。

陳嘉彌欣慰地說:「臺灣終於再度重視傳統師徒制,並且由政府人力主管單位以政策推動宣示,真的很棒!我在兩年前從媒體上一得知「明師高徒」計畫啟動,立刻就寫email給承辦單位主管表達肯定!」辛炳隆也認為,「明師高徒計畫跳脫僵化的教育訓練制度,不受限於一定的學生人數、教材內容、訓練場地等制式約束,更彈性地重現過去技藝經驗傳承的優良傳統。」

貼近年輕世代 網路手機政策宣導

為了擴大宣傳「明師高徒」計畫,陳嘉彌認為勞發署應該以貼近年輕世代的方式溝通,以新興媒體進行宣傳,例如多使用網路廣告、開發智慧手機應用程式(App)。

此外,陳嘉彌更建議,勞發署不一定要站在第一線執行,可以仿效德國師徒制,扮演資源提供者的角色、製定師徒制的方略,透過職業工會、協會、學校等中間組織,執行師徒媒合與經費補助。在考量產業整體人力的需求後,當預見人力供給不足時,工會就會推出優質的師傅,吸引有志青年習藝。這種透過中間機構的做法,也正是德國師徒制成功的重要關鍵。

陳嘉彌舉例說明,台灣許多企業早已攜手高職端與科大,以從高職階段開始,以產學專班方式培育人力,為青年提供就業、技術、知識、學歷等多重誘因,勞發署可以以經費補助的方式,委託企業擴大執行產學專班方案,逐步將將師徒制發展成為臺灣人力發展的DNA!

加入學校功能 為學徒添多元能力

辛炳隆認為明師高徒計畫確實有助於提升青年就業力,但他也指出,現今青年普遍傾向從事無技藝性、無學習性、進入門檻低的工作,憂心新世代對於技藝學習的意願低落,再加上本計畫的經費有限,成功培育的人才數量並不多。台灣應該由政府帶頭,師法日本尊崇、培養產業大師級的工匠,才能逐步促進產業精緻化, 擺脫廉價代工的命運。

德國師徒制採雙軌制,結合學校技職教育與職場實務操作,台灣「明師高徒計畫」少了學校教育的輔助,陳嘉彌認為,由於師傅不是全能,如果加入學校的角色,可以為受訓學員增添視野、創造力、閱讀素養等多元能力。辛炳隆則認為,明師高徒與德國師徒制性質十分不同,明師高徒是在彌補學校三明治學徒教育不足之處,學校首先要扮演好關鍵功能,行有餘力時再加入明師高徒的體系中。

陳嘉彌與辛炳隆皆建議,身為一個全新的政策方案,明師高徒計畫應該進行成效評估、實證研究,做為日後修正規劃、是否擴大實施…等依據。此外,由於「明師高徒」計劃採取補助津貼,辛炳隆強調,所有補助都有道德風險,提醒勞發署需了解補助的對象是否符合計畫的目標對象。

強化即時服務 就業服務加值

根據統計,15~24歲青年運用的求職途徑中,運用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求職成功的比例只有26.07%,遠低於「求才廣告」的71.97%。陳嘉彌直指,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應該擺脫傳統職業介紹所的形象,不再給予求職者「填表格、等消息」等印象,必須加速強化即時化服務。

辛炳隆認為,就業媒合市場本就是大者恆大,建議就業媒合可以委由民間企業主辦,政府以經費補助為誘因,鼓勵強化失業與弱勢勞工的就業媒合,而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朝向實體加值功能努力,例如青年就業讚計畫、補助訓練課程等。

職場加分 態度熱情學習行動

根據勞動部「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過去8年,失業的青年中,88%是自願性失業,辛炳隆直指,年輕人眼高手低,再加上媽寶現象,都是原因,而1990年代以來,解僱、低薪等職場環境,讓青年覺得不友善、不安全,引發缺乏職業承諾、一切向錢看的短視現象。

去年人力銀行職缺數創新高,許多企業找不到人,但青年失業率仍居高不下,陳嘉彌認為是青年的態度與專業皆不符合企業選才期待,再加上薪資低、工時長、責任重等苦勞就業環境使然。辛炳隆則解讀,製造業大缺工的原因,與台灣傳統認為「做工不好」的價值觀有關,而高等教育擴張不僅造成學歷貶值,更使得青年空有文憑卻缺乏學習意願與能力,建議青年不要一路讀書,就算18歲就業也不嫌早,在接觸職場後更能了解自我性向,再回歸學校學習更有效益。

臺灣的大學錄取率來到了107%的驚人數字,而高教擴張、文法商學院擴大招收研究生的結果下,同時造成了眾多擁有碩博士學歷者失業,當高學歷已經無法成為就業保證,陳嘉彌給予新世代「態度、熱情、學習、行動」八字箴言,並建議強化社交能力、人脈網絡,為投入職場持續加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青年就業 勞動參與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chieh16145 的頭像
    yuchieh16145

    樊語婕文字工作室部落格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