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彰化長期深耕教育,從下一代堅實的閱讀力,奠定城市可長可久的軟實力,近年來持續推動閱讀主題活動,讓彰化縣內書香無所不在!今年彰化縣以「彰顯幸福 Reading Go」為系列活動主題,在125日舉辦面對教育創新挑戰【教育高峰論壇】,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志朗、臺中教育大學校長楊思偉、101年度彰化閱讀推廣大使吳若權等專家,為彰化縣第一線的教育人員及家長會代表開講,共同展望台灣教育的大未來。

 

內文

彰化縣副縣長林田富在致詞時指出,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更是國家未來競爭力的關鍵。近年來彰化縣深紮根教育,每年將50%預算投資在教育領域,持續提升縣內215所國中小學軟硬體環境。為了培育彰化孩子的閱讀力,縣府補助一億四千萬經費,全面改善26個鄉鎮28個圖書館的硬體設備,並將縣內中小學校的閒置空間變身,設立150所「社區閱讀中心」,也在八所國中成立活水書庫。此外,連續兩年編列兩千萬購置二十萬本好書,同時舉辦國小老師閱讀專業訓練課程,提升教學力,引導學生愛上閱讀!

 

身為101年度彰化閱讀推廣大使,吳若權認為,推動閱讀不僅只是文化建設,更關乎經濟發展層面,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他十分感動於彰化縣持續推動偏鄉閱讀的努力,也看到偏鄉孩子因為閱讀而產生的自信心,進而影響學習的成績。熱血的吳若權不但參與推廣閱讀,更共襄盛舉募集了一千套辭海捐贈給彰化縣的學校,他也期待彰化的孩子不只為了考試而閱讀,未來不論做蛋糕、學跑步、畫畫、旅遊…等,都能透過閱讀得到成長的經驗!

 

小標~閱讀力非天生仰賴後天學習培養

被譽為最會說故事的科學人,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志朗以「我與科學共舞不要停止好奇」為題風趣開講,他舉出自己在哈佛大學任教時,研究生將四歲的孩子帶到研究室「讀書」,在好奇心的趨使下,他測試孩子是否真的懂得「閱讀」,進而觀察到年幼的孩子確實能夠分辨中文、英文、西班牙文的不同,更因為長期閱讀習慣的養成,已經擁有拿書、翻頁等十分到位的閱讀動作。曾志朗表示,國小一年級新生的課堂上,有的學生早已坐在位子上開始閱讀課文時,卻還是有人總在東摸西摸,立刻能夠看出家庭閱讀教育的影響力。

 

「與口語溝通不同,閱讀並非人類天生就具備的能力,必須仰賴後天的學習與環境支持培養。許多研究都證實,孩子的閱讀成就與家中書櫃的藏書量有正相關!閱讀是一切的基礎,一定要讓每個孩子及早掌握閱讀能力。我很欽佩彰化縣政府的遠見,在推動閱讀的努力上,已經跨出一大步!」

 

曾志朗指出,人類的DNA與猿猴相近,卻因為文字與閱讀讓人類與其他動物大不相同。人類透過閱讀產生各種能量,因為閱讀,讓醫藥、交通、科技等能力隨之提升,在閱讀能力不佳的地區,平均壽命僅有45歲,反觀台灣地區的均壽,男性接近76歲,女性更超過82歲,因為閱讀,讓生命歷程大不同,40歲可以是人生的中場,卻也是某些人的暮年,無形中造就了所謂的「生命的不公平」。

 

小標~重現師道與「視生猶親」的教學信仰

長期參與台灣教育政策制定的臺中教育大學校長楊思偉,接著以「新時代的良師─專業力與創新力」為題,期勉台下的教育工作夥伴,珍視師道、提升自我專業與教學力,與時代一齊進步。楊思偉提到,教師評鑑即將制定於教師法中,隨之而來的觀課、評鑑等挑戰,讓老師必須調整心態、與時俱進,而彰化近來研擬推動教師國外參訪交流的活動,更是一個讓老師擁有國際視野的創新作法,值得鼓勵。

 

楊思偉表示,國家的未來在教育,教育的品質在良師,良師的關鍵在高品質的專業發展!人師親師的等「師道」的觀念,是東方文化最重要的精神之一,現代的老師應該具備教學熱情、敬業精神,具有宗教家的奉獻精神與使命感,培養「視生猶親」的教學態度,此外,在成為好老師前要先成為好學生,期許每位老師都能不斷接受新知、嘗試新的事物,成為破除框架的創意老師。楊思偉特別提到,許多韓國教師自動自發、自掏腰包參加各種教學研習,追求自我成長,不是為了提升學力或加薪,而是基於教學熱情與使命感,十分令人感動!

 

十二年國教即將上路,是回歸教育本質極佳的契機,楊思偉期待在第一線教學現場的老師們發掘孩子的優勢能力,找回學生的專注力與學習力,將孩子放在對的位子,成就社會多元的菁英組合,為台灣長遠的競爭力努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