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語婕

自小在桃園求學成長,新銳導演洪子鵬在故鄉的文化滋養下,在影視產業展露頭角,憑藉著編劇與導演的雙專業加持,作品備受矚目,今年的創作更跨足行動影音串流平台,抓緊新世代的眼球。

 

關注影視產業的人,必定會被近兩年來的公共電視新創電影很有感,不少新銳導演透過這個平台實現理想,更因此被看見、被關注,洪子鵬就是其中之一。在20172018連續兩年,透過提案、徵選、製作等歷程,他的作品「林投記」與「靈佔」在公視播出,2018年他又推出緯來自製電影「魚躍龍門」,今年3還將在LINE TV播映第一部電視劇「靈異街11號」。

 

桃園成長點滴 啟發藝文創作

洪子鵬是土生土長的桃園人,出生在大家族的他,世代都在桃園生活,由於住家鄰近桃園市政府,市立文化中心、圖書館都在生活圈中,他的童年就在充滿藝文的環境中度過。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小時候每天放學後,從西門國小步行回家,經過文化中心,經常有很多展覽、活動在進行,圖書館內也總是會有故事媽媽在說故事。」除了鄰近桃園市政府的童年印象,洪子鵬之後搬家到中央大學,身處在充滿文教氣息的大學城。

 

在桃園成長的歲月中,洪子鵬對於文化中心前的廣場特別有印象,他也時常遊逛在那裏舉辦的文化市集,嘗試著捏麵人等藝術創作,而身為小學生的他與同學們也用心手製燈籠,參加一年一度的元宵燈節比賽。許許多多兒時的生活體驗,點滴累積了他日後創作的養分。「我在小時候就可以聽到、看見各種文化元素,又有機會親自參與許多的文化活動,都是很好的啟發。」

 

「桃園很大、各區各有特色!」是洪子鵬對於故鄉桃園的觀點。「桃園市文化中心是我童年生活的重心,而中壢就是青少年時看電影、買光碟、逛夜市的地方。如今的中壢火車站,很有曼谷的FU,展現外籍移工的文化魅力,過去十年來,這裡有著菲律賓、越南、印尼人在桃園生活的軌跡,他們還擁有自己的市集、商店、錄影帶店,很有特色!」

 

南漂北漂求學 蓄積創作能量

洪子鵬在桃園完成了國小、國中與高中教育,高中畢業後,首度離開家鄉求學,第一站「南漂」至台南的長榮大學大眾傳播系,就讀兩年後,追隨著自己的電影夢,轉學至台北景美的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開啟了「北漂」的求學、創作歷程。離開家鄉,南漂、北漂學習成長,除了追夢圓夢,他也逐步向家人證明自己具備獨立的能力。

 

聊起台南、台北與桃園三座城市,洪子鵬指出,台南是熱情宜居的文化古都、台北是充滿機會的首善之都、桃園是家族所在的溫暖故鄉。「台南是我第一次獨立生活的地方,改變了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台北匯聚一流人才與各種機會,讓我眼界大開;桃園則是我們家族聚居的所在,是親情與故鄉的所在。」

 

大學時期的他,就非常積極地創作、參賽,還把作品的視角放在故鄉桃園。在中壢市由魯明哲市長執政的期間,他就曾經參與中壢市觀光行銷影片的徵選。當時他特地到中央大學拍攝取景,之後作品獲選,家人還在高速公路內壢路段下交流道的 LED大看板看見影片播放,他也因此帶給家人滿滿的驕傲!

 

進入影視產業 完整紮實訓練

懷抱著電影夢,洪子鵬進入世新大學學習,在畢業前規畫未來藍圖時,原本打算先做婚禮側錄工作,可以一邊創作、一邊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畢業前夕,他持續找機會接軌業界,好運就此降臨!他在參加壹電視《一天一蘋果》「我要成為傳播人」的比賽時,被評審葉天倫導演相中,開始成為團隊中的一員。

 

一開始他是團隊中最菜的成員,從負責開車、買便當等雜事做起,歷任製片助理、美術助理、導演助理、場記、副導演等工作。在葉天倫導演的麾下,經過約五年的歷練,他曾經擔任《含笑食堂》場記、《大稻埕》助理導演與後期執行、《台北愛情捷運》副導演與後期導演、《紫色大稻埕》後期導演與《外鄉女》後期導演。

 

當初進入葉天倫導演的團隊,洪子鵬就是希望學習成為一位導演,經過這些年的歷練後,他覺得學習到了一個階段、差不多了,便在兩年前離開葉天倫導演的團隊,以自己為形象品牌,開始正式擔任導演。

 

2012年大學畢業,洪子鵬以七年的時間快速成長,由獨立製作出發,從場記到副導到後期導演,完整建構了主客觀的平衡,獲得前期製作到後期製作的完整訓練。2017年與2018年透過公視新創電影的徵案,他陸續拍攝兩部公視新創電影《林投記》與《靈佔》。

 

洪子鵬以短片起家,《林投記》是他執導創作的第一部長片,這部驚悚恐怖片的背景取材自台灣民間傳說故事林投姐,從一開始提案到最後完成的作品,可說是他費盡全力的心血結晶,之後2018年的《靈佔》以及緯來自製電影《魚躍龍門》,更是他自編自導的代表作。

 

編導雙專業 帶領劇組深入腳本

除了導演專業,洪子鵬也是專業的編劇,他的編劇作品《曙暮光》曾獲得105年度優良電影劇本獎的肯定。此外,他還在台北民生東路上設立工作室,創立「導演。說表演班」,開設表演課程,擁有多年的表演教學經驗,林依晨等明星都是他的學生。

 

洪子鵬始終深信,「導演應該要會編劇,才能夠說服演員、引導演員表演。」因為具備多重專業,洪子鵬能編劇,還會以日式動漫的風格繪製分鏡表,幫助他在拍攝現場與攝影師、演員的溝通更為順暢,更能貼近他心目中的畫面。正因為具備多重的專業,洪子鵬不但是業界少見、會把分鏡表畫完的導演,更總是能夠帶領劇組進入腳本的情境中。

 

過往洪子鵬的作品在公視、緯來電影台播映,如今他也跨足線上影音串流平台,最新的作品、也是第一部電視作品《靈異街11號》將在今年3播出,取材自編劇劉存菡在2017年獲得文化部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的作品《臨異街11號》,這部電視劇由五個單元組成,故事描述復活、陰陽眼、禮儀師等等元素。

 

近年來,由於Netflix、愛奇藝、KKTVLINE TV等線上影音串流平台的興起,影視產業的生態有了極大的改變,洪子鵬強調,「不論任何平台,內容還是王道,內容要夠好,觀眾才願意付費觀看。由於觀眾收視習慣的改變,平台是未來的趨勢,很多人已經不透過電視收看,改以平板、手機追劇,而平台出資自製、享有獨家播映權更是決勝的關鍵。如果僅是將現有的影片換一個平台播放,就會缺乏吸引力。」

 

桃園拍攝取景 鄉親熱情應援

為了打造友善影視拍攝的環境,桃園市委託財團法人桃園市文化基金會經營協拍中心協助影視拍攝與發展中心,吸引許多影視作品到桃園取景拍攝。洪子鵬的首部創作《林投記》就曾在桃園取景。

 

「我們在八德一間偌大的三合院老厝拍攝,那裏相當符合當時我心目中的想法,就是要在屋後有整片樹林的畫面。那一個場戲是女主角的阿公講述屋後樹林後有林投姐的橋段,接著女主角進屋後就遇到了林投姐!」洪子鵬盛讚桃園鄉親熱情親切的幫忙,讓拍攝過程十分順利。今年將在LINE TV上播映的「靈異街11號」中,也有部分畫面在中壢工業區取景,洪子鵬特別情商親戚,在親戚經營的工廠中拍攝。

 

為了進一步建構影視重鎮的基礎建設,桃園在影視硬體部分持續加碼,桃園光影文化館於去年106日重新開放,變身為一座具有192席座位的電影館,定期推出主題影展,中壢馬祖新村活動中心也活化成為桃園光影電影館,提供藝術片、紀錄片及懷舊片放映。洪子鵬十分認同,「這樣可以讓更多人看到藝術片與紀錄片作品,我也聽說,未來桃園地區的許多OUTLET都將會有電影院開幕,對於培養觀眾群很有幫助!」

 

建構生態圈 打造桃園影視基地

自從2013年起,桃園電影節年年登場,是我國繼台北與高雄之後,第三個持續舉辦電影節的城市,更在2017年起加入紀錄片競賽性質的獎項「台灣獎」。洪子鵬期許,桃園電影節再做大一點、塑造專屬的影展品牌,而在電影播放的硬體方面,也期待出現更多有如台北光點華山一般的小眾電影場域。

 

他進一步指出,「桃園發展影視產業的優勢,就在於鄭文燦市長對於文化建設上十分用心,桃園電影節如果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展現桃園願意支持影視產業的形象,必定能夠吸引更多創作者參與!」

 

洪子鵬建議,桃園要成為影視基地,建構生態圈很重要,有兩大面向可以努力,一個是培育影視人才,另一個是培養觀眾群。在培育影視人才方面,除了目前的紀錄片人才培訓課程外,也可以增加編劇的課程,加深創作人才的文化基底。

 

此外,年輕的創作人才最缺乏的就是經費與舞台,洪子鵬指出,如果桃園市可以提供短片獎助徵選,不但可以拿下影片的獨家播映權,更將搭建創作人才向上提升的階梯,「就像當初我透過公視的新創電影徵集,一步步累積實力,當年公視成為我的階梯,桃園市政府也可以成為年輕創作者的階梯,輔導金要夠大、名額要夠多,鼓勵年輕的創作者以桃園為題材、到桃園取景!」

 

桃園人拍桃園事 聚焦異國家族元素

身為導演,洪子鵬擅長說故事,他認為桃園也有許多好故事可以訴說,他就對於異國元素、大家族這些主題特別有感。因為中壢工業區,再加上與台灣人聯姻的新住民,桃園非常具有異國氣息,「記得大學剛畢業時,有一次從外地回桃園,當時我走在中壢火車站,卻有一種置身曼谷的感覺,充分展現這座城市的多元包容。不同種族的人們,因為中壢工業區、因為擔任看護工、因為異國聯姻,來到桃園,有著很多的故事可以發揮。」

 

針對這一群因為工作或是因為婚姻而在桃園生活的外國人,洪子鵬想要探究他們在桃園的故事,例如兩個不同國籍的戀人,在交往與生活上的文化衝擊,又或者是外籍移工發展出自己的社群與集會等等細節。「例如在中壢工業區工作的越南人,跟在桃園擔任看護工的印尼人,如何去追求他們的跨文化愛情,這一定很有趣!」

 

大家族的生活則是洪子鵬對於桃園的另一個興趣!比起他目前居住的台北市,桃園市的家族生活氣息濃厚,就像是他的家族一樣,如今聚居在中央大學周邊,桃園有著很多大家族聚居,過年的時候,充滿趣味的畫面!

 

「我想要從第三方的角度出發,探究這些家族的成員怎麼過年,紀錄每年大年初一、初二上演的團圓畫面,了解外地回鄉的孩子眼中的故鄉,探索這些南漂或是北漂的青年是以怎樣的觀念觀看桃園這座城市、他們是如何看待不同文化的衝擊!」洪子鵬進一步分享。

 

如今的洪子鵬,在台北工作、創作,與故鄉桃園有著緊繫的親情,每一次回到桃園,都有著一份「家的安心感」,而人不在桃園的時刻,他也持續透過家族群組的分享,貼近桃園市的跨年晚會、鐵玫瑰音樂節…等活動,隨時關注桃園最酷的動態。在他的眼中,桃園市一座持續進步的城市,文化底蘊深厚,市中心的展演中心、跨年晚會場地青塘園、青埔棒球場、華泰名品城…標示著城市不斷的躍進,他也期待,桃園有更多有趣的建設與文創活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