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專家預言,乾旱缺水將成為地球的常態,水資源已經從民生議題提升為國家戰略層級,保水、集水成為各級政府單位的重要目標,彰化縣自去年開始,率全台之先研發水田伏流水收集技術,將蘊藏在彰化地區水田中的數億噸伏流水,運用低成本截留技術再生活用,為彰化地區的民生、農業、工業水源找到了最佳的解答,也成為台灣捍衛水資源的領頭羊!

 

反聖嬰現象發威,等不到梅雨、苦旱半年,5月上旬的台灣土地極度乾渴,各地水庫見底,旱象達到近七年之最;6月初的大陸華南地區,50年不遇的大旱災民人數高達3500萬人,農民望著一片乾裂的田地發愁。目光轉到西方國家,大半個法國國土苦於乾旱,只有實施限制用水應對,美國德州已經連續8個月未降雨, 面臨1895年以來最嚴重的旱災!

 

小標~超完美集水計畫在彰化誕生

風調雨順的寶島台灣,用水一向不是問題,曾幾何時,苦等降雨、分區供水成為大家共同的生活經驗!水資源已經從民生議題提升為國家戰略,眼見人類的搶水大戰即將一觸即發,當許多人的焦點放在建水庫、等颱風等方向,彰化縣政府早在去年開始,為彰化地區建立一個可長可久、便利廉價環保的永續保水方案~水田伏流水收集技術,這一個超完美集水計畫經過一年的驗證後宣告成功。

 

彰化縣長卓伯源指出,下雨時,農田有保水的作用,以彰化縣為例,有灌溉地區的農田為46,214公頃,依據民國97年的統計,可容納有14億公噸的水,其中5億公噸的水經由土壤吸收或蒸發,9億公噸的水處於水田牛踏層以上的土壤,其中的6公噸的伏流水到處亂竄,以往無法利用,在無聲無息中浪費了,如今彰化縣結合台大團隊,運用探測器或放流技術,加以收集後充份利用,只要收集其中一成的伏流水,就等於一座雲林湖山水庫的蓄水量!

 

小標~水田即水庫 珍存水資源

67日,卓伯源宣告,彰化縣在水資源開發應用有了重大突破!上午十點,領著大批媒體,來到彰化縣溪洲鄉三條村的農田灌溉區,為活用水資源歷史的一刻作見證!站在灌溉溝渠中,卓伯源親自示範汲取伏流水,打開一個個觀測孔,伏流水有如湧泉一般迅速冒出,「農田就像平地水庫一般,運用低成本的截留技術,就能達成伏流水集中回歸再使用的目標,不浪費老天爺賜予的珍貴水資源,更重要的是,這個技術是目前最便利、最便宜、又最環保的方法。」

 

彰化縣水田伏流水收集技術的故事,要從去年開始說起。境內未建水庫的彰化縣,近年來也因為氣候異常,陷入分階段限制用水的困境,為了因應彰化地區中長期用水需求,有效利用水資源,縣府於是著手推動「彰化地區可利用水資源之初步調查與調配計畫」,並將目標瞄準在既有的水資源架構中,尋求再生水資源活化的方法。去年縣府結合由台大名譽教授甘俊二領軍的專業團隊,利用彰化農田水利會溪州工作站轄區內約50公頃的灌區,突破以往僅以主流河川微分的方式取得水資源,改採伏流水積分的方式,僅動用150萬元經費,以最環保經濟的方式再生利用水資源,獲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李鴻源的大力支持。

 

小標~同步整治舊濁水溪 親水綠廊再現

在彰化縣與台大團隊實驗初期,採用低成本的水田伏流水探勘技術,利用定點滲流管判定伏流水流向,接著利用排水溝混凝土側面截留伏流水流動,再以排水溝定點開孔的方式讓水田伏流水流入排水溝,最終達成伏流水集中回歸再使用的目的,即使在以旱作為主的灌區中,仍可見伏流水由排水溝開孔中湧現,足見彰化地區農地伏流水豐沛的蘊藏量與水資源潛能。

 

67日彰化縣水田伏流水收集技術成果發表後,立刻引起中央與其他縣市的興趣,要求赴彰化取經學習。彰化縣計畫,未來不但要擴大計畫灌區,逐步將此技術普及到彰化縣境內1536個輪區,共4.6萬公頃的灌溉面積上,建立彰化地區以灌溉輪區為單元之農業回歸水再利用機制,同時也將這項技術應用在彰化縣舊濁水溪(東螺溪)的整治上,藉由鄰近農地回歸水的注入與社區污廢水的截留,重現舊濁水溪往日風華,打造宜遊宜居的親水綠廊。彰化縣政府更希望將此技術推廣到全國,為每一位台灣人民保留最珍貴的水資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