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語婕

在臺灣,大專院校與研法人研究單位一向擁有強大的創新研發能量,為了將這些龐大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社會與經濟效益,教育部推動「新型態產學研鏈結試辦方案」,鼓勵師生創新創業,成立新創公司或技轉加入企業,促成征戰世界舞台、市值超過十億美金的新創獨角獸企業!

 

我國大學校園的創新力強大、師生團隊參加發明獎獲獎無數,卻少有形成新興產業或新創企業,為此,教育部自今年開始推動為期四年的「新型態產學研鏈結試辦方案」,集結跨部會、跨校園、跨國界的產學研資源,以創新為起點,以創業為目標,讓全民共享高教智財研發成果,帶動整體產業發展。

 

法人進校園 匯聚人才技術資金

過往的大學與法人的合作型態,多是學校老師借調、合聘至法人單位,或是法人單位將一部份的研究計畫委託學校辦理,皆未能真正鏈結產學研能量。高教司司長李彥儀強調,本方案匯整教育部、科技部與經濟部的努力,翻轉過往大學與法人合作模式,真正將研究法人菁英引入校園,與學校師生組成團隊共同研發,匯聚一流人才、頂尖技術,引進國際創投資金,創造校園內的創業生態體系,持續培育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

 

「近二十年來,我國的新創企業中,市值超過十億美金獨角獸企業不到二十五家,而其中力旺電子、景德製藥、基亞生技等三家皆是由高教校園的老師創立,顯見教授創業成功且做大的機率是高於平均值,然而,過去老師們不想、不敢創業,就是因為擔心觸法、或是成功率不高。」新型態產學研鏈結試辦方案計畫辦公室主持人、台灣大學工學院機械系教授陳炳煇點出過往的盲點。

 

為此,教育部集結跨部會的努力,透過本計畫清楚界定利益迴避與鑑價兩條紅線,並在紅線中給予最大彈性,搬開學界在新創時面臨的小石頭(阻礙),包括兼職與借調相關制度等相關法令鬆綁、新創公司成立後五年緩課稅、由專業團隊輔導、給予產學研鏈結中心主任一級主管位階…等做法,讓學界新創更為自在寬廣。

 

國際級價創計畫 引動校園創業

教育部於去年八月徵求「新型態產學研鏈結試辦方案」價值創造計畫,吸引具有技術破壞、市場破壞、符合五加二產業創新領域主題,全台各所頂大及典範科大共提出一八四件申請案。為了確認新創團隊具有國際競爭力,審核計畫的首要條件,就是具有國際級的專利,也必須具備引進國際創投資金的能力,計畫審核團隊委員更是來自產業界及創投界,以市場角度篩選最具商機與潛力的團隊,期待能培育出市值超過十億美金的臺灣新創獨角獸。

 

為了確認創業計畫是「玩真的!」,杜絕僅是著眼於經費補助的狀況,除了第一階段徵選計畫構想書,之後更要求繳交完整計畫,並與計畫主持人面談,真正嚴選出具有創業決心與能力的團隊。目前已篩選出48個團隊,來自23所大專院校,與30個研究法人單位有合作關係,分別聚焦在智慧機械、生技醫療、新農業、國防航太、綠色能源、高質材料循環、亞洲‧矽谷等五加二等產業創新領域,具有商業化潛力,逐步將專利變為產品,從校園進入市場。

 

產學研鏈結中心 輔導育成創業

本計畫仿效美國矽谷新創天使加速機制,今年3月底將成立產學研鏈結試辦方案示範中心,全國各區則將在重點發展大學成立數個「產學研鏈結中心」這些中心為國家級加速器位階,集結國內頂尖新創團隊集中輔導,彼此競爭、學習、交流。

 

陳炳煇指出,高教校園內有許多很好的專利發明,卻因為缺乏市場經驗,無法進入到商品化、市場化的階段,因此,示範中心與產學研鏈結中心內將設有法律、會計、智財、創投、行銷、人資等國際級專業業師,輔導通過審核的計畫團隊,並將協助新創團隊赴國外參訪、實習,帶進國際級市場經驗。

 

本計畫在今年將獲得科技部預算十五億元、教育部預算五億元,共二十億元經費挹注,點燃高教校園內的創新熱火,打造友善創業的環境,為每一個新創團隊挹注上限五千萬元的創業基金,也嚴格建立出場與退場機制,在四年計畫期滿前,所有團隊都將陸續創業。

 

透過「新型態產學研鏈結試辦方案」,教育部扮演點火的角色,集結專業輔導的伯樂團隊,在大學校園掀起變革巨浪,匯聚全國頂尖腦礦,讓創新專利走出校園,走出實驗室,走進市場、產業與國際,實現高教社會責任,不僅催生新創獨角獸,更引領經濟與產業革新向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chieh16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